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第77期(2003 年3月)

 

科协精神

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登)

 

 

学会工作

我会领导向主要支持单位领导汇报会纪要

第六届第十二次秘书长会议纪要

2003年春节座谈会纪要

中国方圆认证委员会勘探勘察认证工作站2002年工作总结

 

学术交流

第十八届学术年会“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前景及研究前沿”、“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油气储层预测与描述”、“金属与非金属矿勘查技术及成果”、“水资源、环境、工程勘察及工程质量监测中的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专题会纪要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的天灾预测对策

翁文波预测学术研讨会暨2002年天灾预测总结会议总结

翁文波预测学术研讨会暨2002年天灾预测总结会议纪要

 

地方学会

上海、云南、河北、江苏、北京、浙江地方学会2002年工作完成情况

 

云南、河北、江苏、北京、浙江、河南地方学会2003年工作计划

 

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举行首次敬老祝寿活动

 

科技信息

欧盟第六个科技框架计划开始第一轮招标

一种高效浮油回收分离机

 

   

中国科协2003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在京召开

一次受欢迎的培训班

   

关于举办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的通知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第一号通知

中国科协学术部关于推荐候选创新研究群体的通知

第六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第一号通知

2002年交会费人员名单

搬迁通知

(封三)

 

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摘登)

2003年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履行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职责,努力发挥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和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要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用十六大精神统领科协工作。围绕国家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启动《2020年的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努力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加大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工作的力度,把推动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围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做好科技兴农工作;要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继续抓好“千厂千会协作行为”等项活动,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作出贡献;繁荣学术园地,办好学术年会,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贯彻科普法,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外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认真做好中国科协作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非政府组织咨商机构的申请工作;进一步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在继续努力为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同时,把做好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组织中的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科技工作者组织摆在重要位置,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会议号召,各级科技及所属团体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我会领导向科协和主要支持单位领导汇报会纪要

2003年元月10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了向科协和主要支持单位领导汇报工作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协学会管理处姚丽彬同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钱荣钧和傅同庆同志、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武德运同志、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学玲同志、中科院资环局周绍平同志,学会副理事长陈、周佰修、秘书长朱日祥、副秘书长曲克信、钱玉好、臧绍先、姚振兴、姜朴及办公室苏枫同志。

会议由副理事长陈院士主持,秘书长朱日祥同志以书面形式,提交了2002年度的工作总结、财务决算和2003年的工作计划、财务预算,对其内容做了详细汇报和说明,并代表学会全体理事,对一年来与学会相互配合,给予学会人、财、物等各方面工作支持的主要支持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学会是科技人员之家,这个家要靠大家扶持,才能有活力和生命力。与会领导对学会工作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接着陈副理事长表扬了本届学会领导和工作班子,“是个团结的班子、办实事的班子、积极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热情服务的班子,保证了学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的十六大特别为新阶段的学会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目前学会秘书处深感人力不足,适应新形势有一定的困难,工作力量急待加强。面对2003年工作任务的新需求,学会全体领导和秘书处工作人员,将全力以赴地搞好学会各项工作,在深化改革的同时,继承和发扬成功的经验,大胆创新,办好“会员之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扩大地球物理专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进学科发展;提高学术交流水平和办会质量,使综合性学术年会更具有吸引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为提高全民素质多做贡献。

大家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落实中国科协下达的各项任务,为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推进学会工作,共同努力,与时俱进。

 

第六届第十二次秘书长会议纪要

2003年2月11日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了第六届第十二次秘书长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副秘书长曲克信、钱玉好、臧绍先、姚振兴、姜朴和办公室苏枫。

会议的主要内容:

一. 通报了有关200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的具体安排,根据理事长和秘书长的建议,基本与2001年相同,通知各主要支持单位和各专业委员会组织推荐工作,2月25日前将材料送到学会办公室;

二. 研究和布置学会换届改选工作,按六届十二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的方案,秘书处分头给主要支持单位和各专业委员会、各地方学会发送通知,按协商一致的原则推荐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6月底前各单位将名单报学会办公室;

三. 讨论并决定按科协“关于推荐科技优秀人才”的通知要求和我会的实际情况,将推荐重点放在边远地区和基层工作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具体操作由副秘书长钱玉好和姚振兴负责;

四. 讨论了有关2003年年会的主题设立、专题内容及会议通知等事项,提出了建议上报常务理事会。

 

2003年春节座谈会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03年春节座谈会”于元月7日上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科协和各主要支持单位的领导、学会常务理事、荣誉理事和会员代表以及部分关心和支持学会工作的同志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常务副秘书长曲克信主持。

一. 副理事长周佰修致辞。他祝贺大家新年快乐,给大家拜早年。他指出:2003年学会面临换届改选,任务很重,要继续努力做好以下三项主要工作:①继续贯彻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深化学会的改革工作;②继续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的方针,努力建好“会员之家”,为会员办实事;③按照科协的精神,诚信创新,通过发展推动学会和科研工作。

二. 秘书长朱日祥汇报2002年学会工作和2003年工作计划。主要有五点:①理事长刘光鼎院士提出的“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的科学建议,经国家批准,已开始启动;②制定并上报了学会改革方案,启动了职称评审工作;③科普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文明建设上;④学会工作有所进展,年会申办工作引入竞争机制,在提高办会质量的前题下,解决学会人力、财力不足的问题;⑤“学报”、“进展”2003年改版,内容增加。秘书处今年主要任务:①继续加强学术交流工作,注重学科的前沿,通过学科综合交叉,不断提高会议质量,使年会国际化;②加强科普工作和网络建设,扩大学会和学科的影响力;③组织好换届改选工作,完善和健全组织。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学会的工作,使地球物理学会越办越好。

三. 副秘书长臧绍先宣布2002年“顾功叙科技发展奖”获奖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幼铭研究员,并介绍了他对学科发展的主要贡献;副理事长周佰修为他颁发了奖金和荣誉证书。李幼铭研究员也讲了话,他对学会给予的荣誉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地球物理工作者,他一直牢记顾老的教导:靠空喊不务实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科学研究必须有创新,有独道的见解,要对生产(国家建设)有所作为。自己只是努力按照顾老的教诲,做了应做的工作。“顾功叙科技发展奖”是地球物理工作者最高的奖励,能够得到这个奖,也是自己一生最大的荣誉。今后要加倍努力,为学科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 由主管学术交流工作的副秘书长臧绍先教授通报了2003年年会的准备工作,开会时间10月中、下旬,地点初步定在南京市。为使《年刊》提高质量,在办刊水平上上台阶、上档次,今年还想尝试刊登每篇两页的短文,专题的设立也可以再议,请大家关注并提意见和建议,使年会常办常新,更有吸引力和推动力。

五. 自由发言:

石耀林院士特地插空从另一重要会议跑来参加本次座谈会,他说:地球物理学会是办得很有特色、很有生气的学会,地球物理学会的会议我是一定要参加的,祝学会越办越好、越兴旺,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

钟世航代表科普委员会向大家做了工作汇报,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和关心科普继教工作,加强对学科和学会的宣传,各专业委员会如能自做展板,科普委将组织宣传工作。

杨文采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大陆钻探工作的进展。他说2002年资料已验收了,在完成二维探测的同时,建立了实验室,资料今年二季度对外开放,大家可申请查询,只收成本费。2003年年会期间如有机会,欢迎大家到大陆钻探来参观指导。

《科学时报》记者马晓中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关于欧共体为创建欧洲研究区和创新的研究、技术开发和示范活动的第六框架计划(2002-2006年)的决议”及“中国-欧盟科研合作平台初步介绍”等内容,为大家提供了信息。

徐忠信做了“贫困地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建议”的报告;陈昌礼做了“再论我国沙尘暴的治理—海水西调”的报告;李曾中做了“组织西北科学考察一百周年纪念建议”的报告。

与会人员相互交流、亲切问候,共祝在新的一年里地球物理学科有新进展,地球物理学会有新活力,我们的会员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学科的优势和自己的才智,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方圆认证委员会勘探勘察认证工作站2002年工作总结

勘探勘察认证工作站在学会秘书处的领导下2002年的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1.培训国家注册审核员;2.开展认证工作和实施“厂会协作”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咨询服务。

一、培训国家注册审核员

2002年工作站在2月、4月、10月分别在北京、南京共培训了55名国家注册审核员,合格率达100%,其中36人已经取得或即将取得“国家注册实习审核员证书”。55名学员中的19名是为地质学会、测绘学会和冶金学会代培。

二、开展认证工作和实施“厂会协作”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咨询服务。由于我们的人员未取得国家注册审核员的资格,开展认证工作和实施“厂会协作”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咨询服务的工作直至2002年7月份才开始启动。

工作站于12月20日开始对第一家勘探勘察单位进行认证审核。计划中明年一季度将要审核认证2家。

已经报名实施“厂会协作”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咨询服务要求的勘探勘察单位4家,非勘探勘察单位3家。

目前正在实施“厂会协作”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咨询服务的勘探勘察单位1家,已经进入到试运行阶段。第2家即将启动开始进行。

 

第十八届学术年会专题会纪要

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前景及研究前沿

本专题为第一专题,提交会议的论文有16篇,年刊录用13篇,年会做报告6人。

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

1. 空间物理研究中双星计划的概述,探测方案、研究目标及重要意义。

2. 地球重力场及其变化的卫星重力探测理论与方法的介绍。

a. 地球重力场的研究现状;b. 卫星重力介绍;c. 我国开展卫星重力研究的必要及研究目标等。

3. 差分干涉雷达监测大陆地震动力过程的原理方法简介及实测。

4. 地震灾害问题日益突出,迫切期望提高地震速报的水平,报告人介绍了国际、国内地震速报的实例,表明实时地震学在地震减灾的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5. 应用地球物理基础方面新方法、新技术等进展。

a. 幔坳构造与大型矿床的关系及成因探讨;

b. 声波工程测井方法的新进展介绍。

   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空间物理

双星计划的开展在科学、应用和政治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

1. 推动我国空间探测技术跨越式发展提高我国空间物理研究和空间环境预报的创新能力。

2. 为保障我国航天活动和空间军事活动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数据,依据和对策。

3. 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空间科学界的地位和作用。

4. 双星与Cluster的结合首次实现对空间区域的六点探测。

5. 培养空间物理科研人才。   

二、大地测量

1. 重力场——卫星重力研究。   

2. 形变场——雷达信息,DInsar应用等。

    a  Chanp, Grace, Goce卫星的发射为卫星重研究提供了基础。

    b  研制卫星重力的基础软件,形成有我国特色的卫星重力系统。

    c  用地面资料进行外部检验,以及冰后回弹、温度、水质、地震监测等。   

三、应用地球物理

1. 提出幔坳构造与超大型有色贵金属矿床有相关性,提出矿床靶区等建议。

2. 声测井方法取得可实用的进展。

 

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本专题为第二专题,提交会议的论文有40篇,年刊录用40篇,年会做报告12人。   

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

1. 多分量地震勘探

主要包括叠前噪声衰减、转换波速度分析、各向异性和压力预测等。

2. 复杂区地震勘探

主要包括正演、静校正和偏移等。

3. 油气藏预测与监测

主要包括近海天然气藏地震预测、用四维地震进行水驱油藏动态监测。

4. 综合物化探勘探

包括综合物探技术应用,综合物化探勘探应用。   

取得的主要成果:

1. 多分量地震勘探

发展了多分量聚束滤波压制多次波方法,提出了考虑介质垂向非均质性的转换波三参数速度分析方法;对多分量地震在各向异性和压力预测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

2. 复杂区地震勘探

发展了交替式混合寻优静校正方法,提出了变参考慢度Kytov近似傅氏偏移方法。

3. 油气藏预测与监测。

应用多种技术(亮点技术、AVO技术、四分量地震技术)对近海天然气藏进行预测,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表明,水驱油藏动态监测的四维地震方法是可行的,并在实际监测中见效。

4. 综合物化探勘探

利用综合物化探技术,提高了勘探成功率,在柴达木盆地等多个地区应用效果较好。

 

 

油气储层预测与描述

本专题为第三专题,提交会议的论文有50篇,年刊录用49篇,年会做报告18人。

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

1. 勘探与开发地球物理理论研究,包括地震波传播理论,地震波传播理论模拟和物理模型模拟研究。

2. 油气储层地球物理描述与预测方法研究。

3. 用于储层描述与预测的地震资料处理新方法。

4. 储层描述与预测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

5. 地球物理测井新方法、资料分析与解释应用研究。   

取得的主要成果:

1. 针对裂缝储层开展了裂缝走向、密度、张开度变化引起波场响应变化的理论与物理模型研究并进行实际应用,开展了成像测井资料计算裂缝宽度方法的研究,并通过综合研究识别储层流体类型。

2. 储层描述与预测:开展了方法技术与应用研究,在地震属性,特别在频率属性、振幅变化率、相干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开发地震理论与模拟取得新成果,开展了流体饱和双相介质的理论研究,开展了油气开采引起的地面形变模拟和时间推移地震正演模拟新方法的研究。

4. 用于储层研究的精细地震资料处理和其他方法,包括基准面校正方法、人工神经网络及地质统计技术、构造建模技术、航空物探技术。

5.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研究,包括同态处理与谱域加权相似法,电阻率径向反演方法。

6. 测井资料分析与解释应用,包括声—电平面波低频分析,高频感应井下等参数探测资料解释。

 

 

金属与非金属矿勘查技术及成果

本专题为第四专题,提交会议的论文有4篇,年刊录用20篇,年会做报告4人。

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

1. 论文内容涉及重、磁、电、放射性等主要勘探地球物理方法,其中重磁6篇、航空物探6篇,电磁法6篇,综合物探2篇。

2. 方法技术方面的文章共10篇,占一半篇幅,涉及到了地球物理正反演方法、三维成像、地形改正、数据处理与成图方法等前沿问题和生产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3. 应用方面的文章共9篇,内容涉及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构造分析、寻找金矿和隐伏多金属矿等方面。

4. 国产物探仪器的介绍。   

 

取得的主要成果:

1. 地球物理反演中的变异遗传算法、航空伽玛能谱地形改正、直流电阻率井中三维成像等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创新性。

2. 航空物探GZS彩色矢量成图系统的开发成功,解决了多年来人工着色、清绘成图效率低等问题,具有很大的实用与推广价值。

3. 航空物理等地球物理方法,在基础地质调查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我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水资源、环境、工程勘察及工程质量监测中的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

本专题为第五专题,提交会议的论文有49篇,年刊录用48篇,年会做报告21人。

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

1. 环境地球物理

2. 工程地质调查

3. 灾害地质的探查

4. 工程质量检测及对工程施工和设计的反馈

5. 水、工、环物探方法的技术及仪器进展

6. 资料处理方法及方法理论的研究    

 

取得的主要成果

1. 物探技术在探查地下水和热水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成果和进展,表现为综合物探、电磁方法应用的好效果。

2. 对环境的研究方面,主要表述环境地球物理的进展。

3. 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检测方面的应用继续拓宽,并力图将单纯的检测向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向设计反馈方面拓展的进展。

4. 某些方面的探查效果有了突破,例如探查深小溶洞、多层溶洞方面,在探测江底抛石厚度方面,采用了新的方法已得到了成功实例。人们更加注意了热门方法如雷达等应用上的问题与提高措施。在探查某些堤坝隐患技术方面提出了新的构思。

 

天灾预专业委员会的天灾预测对策

马年即去,羊年将至。2003年元月18日,在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

利用春节座谈会之机,探讨天灾预测对策。郭增建、耿庆国、陈菊英、任振球等20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副理事长言静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办公室主任苏枫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郭增建教授主持。

会议内容是:1. 学术讨论:地球科学中的复杂性及其在天灾预测中的对策;2. 关于专业委员会2003年及其后的工作意见、建议。

会议发言踊跃,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关于地球科学复杂性问题的讨论中,各位学者认为,由于天灾预测涉及到“三要素”的预测,特别是涉及时间这一要素,所以天灾预测实际上研究的是“演化的地球物理学”。我们研究复杂性的目的不是把国外复杂性的研究复述一遍,然后以丧失预报信心而告终,而是要了解复杂性,重视复杂性,然后提出对策,以实现天灾预测。我们所说的复杂性包括分维,但比它范围广的多。

经过认真讨论,大家提出了以下对策:

1. 从整体性角度,从天地气耦合角度,从全息和从多学科综合角度,从非常规思维角度,从演化角度提取复杂性中的预报信息。

2. 为了从复杂性中提取预报信息,必须重视致灾结构的研究,重视旋转的研究,重视“形”的研究,即图象的研究(包括穴位,当然“数”和“理”也要研究)。重视场中差异性所在位置的研究。要发展中国传统思维在天灾预测中的应用。

3. 要重视现代物理学中“挠场”的研究。

关于专业委员会的工作问题,与会者针对本专业委员会特点、难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主要是要加强与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认真搞好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学术年会中“中国巨灾综合预测与中国环境变异”专题的组稿、审稿,组织好本专题年会分会场的讨论,提高讨论的学术水平;在已连续11年出版《黄皮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调大灾的预测,强调提高预测质量,与此同时,还要有不低于行业标准的、简易可行的预测效果检验标准;着手筹备专业委员会改选,改选中尽可能多的吸收年轻人进专业委员会;活动经费是关键,筹措经费之事要落实,要争取多渠道资助。

会上,专业委员会常委李均之教授报告了“北工大地震研究所准确预测2002年3月31日台湾以东7.5级地震”被选入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十大新闻。

 

 

翁文波预测学术研讨会暨2002年

天灾预测总结会议总结

会议分三个阶段,现总结如下。

一、第一阶段——继承和发展翁老预测方法。会议代表系统回顾了翁老的预测思想,并指出了翁老信息预测思想的独创性和重要性。该思想避开了复杂性成为可操作性。代表们在具体方法上对可公度性的选“元”标准进行了讨论,有的同志还列举了自己应用可公度性预报地震成功的实例,指出了还要继续开发浮动频率和干支预测等方法的应用。指出了今后继续研究翁老预测方法物理基础的必要性以及补充发展翁老预测方法的必要性。

二、第二阶段——2002年天灾预测总结。4月下旬中山会议形成了三个预报文件:

一个是给中山市政府的《2002年广东省中山市雨情、水情预测意见》,认为2002年是中等洪水,主要防暴雨和台风。实况接近。这个预测意见是综合分析的结果,也与李国琛同志长期在中山地区坚持工作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另一个是《2002年中国重大天灾综合预测意见》,“认为全国旱涝分布形势从2002年夏季(7月底)开始即将发生转折性变化,黄河流域将从少雨干旱变为多雨洪涝。从2002年起必须特别关注和落实黄河防洪工作,全国防洪重点应转移到黄河”。具体的预报指标是“2002年7月中旬—9月下旬,应高度警惕黄河在花园口天然洪峰流量超过10000 m3/s以上的大洪水问题”。实况是未发生大洪水,而是少水,个别支流有特大洪水。除上述集体上报意见外,其他同志所作的预报较好,在此就不介绍了。2002年黄河未发生大洪水的原因,下面还要作详细分析。

2002年的地震预测。2002年未发生原预测的地震,仅在玉门发生本年最大的5.9级地震,该震落于有的同志预报的2002年可能发生7级地震的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区。

与会代表指出,地震越大,时空规律越明显,其时间规律可能与外因调制和触发有关。还有同志认为渤海冰薄时附近易发生强震。不少同志认为今后若干年内还要注意国内8级大震发生的可能性。另外,会议还对今年厄尔尼诺的成功预测作了总结。

第三个是给国家防污抗旱总指挥部的《2002年及其后黄河洪水预测》,并报呈温家宝同志。本报告虽未提黄河大洪水的量级,但基调是要警惕2002年及其后2003年、2004年黄河大洪水的可能性,并从黄河大洪水的历史分析,震洪关系,地热异常,可公度分析,地气耦合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但如前面讲的,2002年黄河未发生大洪水。现在我们作年终总结,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可公度性方法的跨年度性还未被认识;沿35度线的强震震中迁移未出现;青海大震后仍干旱,未估计到,华北南部地温7月开始下降;四川水汽未向黄河流域迁移;引潮力共振与副高配合不佳。若干同志认为2002年黄河出现了转折性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2003、2004年黄河大洪水问题。

三、第三阶段——二倍法讨论。大家对磁暴二倍法、磁暴月相二倍法和地震二倍法预报大震很感兴趣,认为这是原创性方法。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志们列举了许多成功的实例来论证二倍法预报信息的存在。这鼓舞了进行地震预报的信心。

会上也对各种二倍法形成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讨论,还对二倍法如何预报发震地点进行了讨论。有的同志认为还需对各种预报的效果进行评分检验。

这次会议原定是要对预报方法进行物理机制讨论。在这方面虽作了一个开始,但还不够,还扣题不够紧,今后还要深入,例如对孙威同志的方法还要讨论其物理机制。

在会上同志们对存在的物理学和演化的物理学与天灾预测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预报有复杂的一面,也有简单的一面。建议在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内设一研究复杂性问题的组织或进行专题讨论。

(郭增建)

 

翁文波预测学术研讨暨2002年天灾预测总结会议纪要

(2002年12月25日  北京)

翁文波预测学术研讨暨2002年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于2002年12月21——25日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第二届翁文波预测学术研讨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翁文波科学发展基金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2002年天灾预测总结由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翁文波科学发展基金、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北京市凯利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水利部、国家海洋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关公司的专家、学者共59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第二届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第一副主任许绍燮教授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在认真听取了代表们的学术报告和讨论后,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与会者的预测精神给予了鼓励,对如何提高预测水平给予了指导。

会议共收到论文63篇,其中57篇分别收入《第二届翁文波预测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2年天灾预测总结会议文集》和《2002年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磁暴二倍法”、“磁偏角二倍法”、“磁暴月相二倍法”专题讨论(会前研究资料论文集)》。

会议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翁文波预测学术研讨”;第二阶段“2002年天灾预测总结”;第三阶段“中国式天灾预测物理基础研究讨论——磁暴二倍法异常判别、震例、机理及有关手段总结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郭增建、副主任王明太、耿庆国、陈菊英、任振球,常委徐道一、李纪生、李均之、毛桐恩分别主持了各段的讨论和会议活动。

应会议代表的要求,会议期间组织参观了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参观者对该所的观测条件、观测环境、观测资料的质量和地震预报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

郭增建主任在开幕式上致了开幕词,闭幕式上对会议做了总结。他的总结重点是对三个阶段讨论的情况、对重点问题讨论的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与会者认为郭教授的总结是客观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既肯定了会议讨论所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不足之处,特别指出天灾预测物理基础讨论今年刚刚起步,还有扣题不紧的现象,要吸取本次会议的经验和不足,搞好今后的讨论。

耿庆国副主任在闭幕式上对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2003年的工作提出了九项意见,需待会后逐一安排落实。

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会议开得圆满成功。本次会议除继承了以往各次会议讨论热烈、一丝不苟、态度严谨、学术气氛浓厚的优点外,还有下述特点:

1. 准备充分。为了开好这次会议,提高讨论效果,王明太、耿庆国二位副主任于会前多次

召开筹备会议,评选论文,商议如何开好会议,拟定专题讨论的题目。为了搞好二倍法的讨论,陈一文顾问组织人力将论文于会前打印发送有关专家,供会前研究,准备讨论意见。

2. 多方支持。本次会议除翁文波科学发展基金、北京市凯利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外,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的全体同志,在坚持日常观测的情况下,全力以赴,筹办会议,做好会议的各项服务,特别为会议的召开花巨资购置了多媒体仪,对提高会议报告的质量和讨论效果起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与会者的称赞。

尽管会议期间北京连降大雪,路滑交通不便,但未住会的代表仍按时前来参加会议,自始至终会议规模基本保持不变。代表们对会议的参与热情很高。

3. 新人多。有三分之一的代表是第一次参加天灾预测会议,增加了活力,拓展了交流范围。许多代表反映,这次会议为他们提供了与仰慕已久的老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表示要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利用会上会下的一切时间进行交流。

4. 实事求是。多年来的预测总结会议强调既要总结成功的,也要总结不成功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前进。这次总结会议上任振球副主任首先从自己的预测方法中总结了2002年黄河没来大水的原因,郭增建主任在所做的大会总结中从六个方面科学地、客观地对2002年黄河没来大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许多代表反映,这样的总结很有利于预测水平的提高。

与会代表对翁文波科学发展基金、北京市凯利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资助表示感谢!对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李均之教授及其他同志给会议周到的服务和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

 

二○○二年各地方学会工作(学术活动)完成情况表

 

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

序号                      论文集      通信录

1  地下管线探测新方法新技术交流活动  2002年3月  上海浦东京海公司 

上海非开挖信息工程公司等10多家单位  3

2  “神舟三号”发射情况学术报告会  2002年4月  上海市科学会堂  我学会与上海红外遥感学会共同组织  1

3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座谈会  2002年3月  中国极地所(上海浦东)  共10单位的有关领导    1

4  学术活动  2002年7月  上海同济大学  35人  1

5  国际性科普报告会  2002年7月  上海展览中心  300多人  3

 

 

序号                      论文集      通信录

 

6  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  2002年9月  上海海洋石油局  30多人  1

7  举办上海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信息化与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  2002年

11月  上海科学会堂(新楼)  100多人  5

 

 

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8  云南物化探学术交流会  2002年9月  曲靖市  57人  1  1  1

9  2002年世界地球日科普报告、展览、宣传  2002年4月22日  丽江  35人

10  全国第二届科技活动周  2002年5月17日  昆明市  18人

11  丽江玉龙雪山冰川演化与人类自存环境立项研讨会  2002年6月15日  昆明市  18人

12  学会举行第一次为70岁以上的老同志祝寿活动  2002年12月8日  昆明市  30人

13  2002年春节座谈会  2002年1月26日  昆明市  50人

14  贵州地球物理座谈会  2002年8月20日  贵阳市  23人

 

河北地球物理学会

 

15  河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交流会  2002年11月20日  河北涿州市  45人    1  1

16  专家学术报告会  2002年11月20日  河北涿州市  45人

 

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

 

17  学会四届一次全体理事会议  2002年4月  南京  80人    1  1

18  南方地区物探技术研讨会  2002年6月  无锡  160人    1  119  减灾预测研讨会  2002年7月  南京  50人

20  测井技术研讨会  2002年11月  合肥  60人      1  1

 

 

北京地球物理学会

 

21  北京科技周科普宣传  2002年5月18—19日  陶然亭公园

22  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2002年6月28日  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50人

 

 

序号                      论文集      通信录

 

23  北京市学术活动月学术报告会  2002年9月12日  北京科技活动中心  40

24  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2002年9月20日  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0  3

 

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

 

25  学术年会暨迎新座谈会  2002年2月  杭州  40人

26  承办地方学会秘书长会议  2002年3月  宁波  30人

27  世界地球日活动  2002年4月  杭州  200人

28  岩土工程软件培训  2002年7月  杭州  40人

29  工程物探检测技术培训  2002年10月  杭州  40人

30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讲座  2002年11月  杭州  30人

31  “浙江省生态地球化学研究”项目  2002年12月  杭州  5人

 

二○○三年学术活动计划表

 

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1  2003年春节座谈会  2003年1月  昆明市

2  2003年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  2003年4月22日  保山或大理市

3  2003年全年第三个科技活动周  2003年5月  昆明市

4  资源开发中的地球物理方法研讨会  2003年9月  昆明市

5  工程地球物理和环境地球物理学术交流会  2003年10月  昆明市

6  丽江玉龙雪山冰川演化与人类生存环境研讨会  2003年6月  丽江市

7  桥梁安全检测评价研讨会  2003年8月  昆明市

8  基桩高应变检测的PS曲线方法鉴定会  2003年  昆明市

 

 

 

河北省地球物理学会

 

9  河北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  2003年11月份  石家庄

10  科普宣传活动  2003年6—7月  石家庄

 

 

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

11  学会四届二次全次理事会议  2003年1月   

12  物探技术研讨会  2003年4月   

13  资料处理新方法研讨会  2003年5月   

14  减灾预测会议  2003年6月   

15  测井技术研讨会  2003年10月   

 

 

北京地球物理学会

 

16  北京科技周科普宣传  2003年5月  北京

17  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2003年  北京市地质勘探技术研究院

18  北京市学术活动月学术活动  2003年9月  北京科技活动中心

 

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

 

19  学术年会  2003年1月   

20  理事会  2003年1月   

21  地球日科普宣传  2003年4月   

22  学术交流       

23  地球物理专题讲座或培训       

24  经济实体的经营活动  全年

 

河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25  河南省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  2003年11—12月   

26  发展条件合格的新会员       

27  推荐优秀论文评选  按河南省人事厅要求   

28  地球物理学科普活动  按当地科协要求  郑州、新乡、南阳、开封

29  学术交流  不定时

 

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举行首次敬老祝寿活动

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首次敬老祝寿座谈会于2002年12月28日在昆明举行。年过70的阚荣举、毛朝屏、胡秋谷、刘岳东、曹沂风、宋永庆等六位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会员被恭请到会。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负责人、学会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同志及部分老同志和年青同志三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云南省科协唐兵副主席、学会部赵晓云副部长出席了座谈会。

首先,学会理事长谢应齐致词。向六位老科技工作者表示祝贺,祝他们健康长寿,并向他们赠送了纪念品。到会同志畅述了这六位老科技工作者在各自学科工作领域取得的成就,地球物理科学技术与相关、相近学科的交叉结合以及地球物理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中所做的贡献。

随后,省科协唐兵副主席做了讲话。他祝六位老同志健康长寿,并对他们为云南省科技发展及为学会工作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他说敬老祝寿活动是学会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希望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将此活动继续下去。同时也希望将这项活动推广到云南省其他学会去。

(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欧盟第六个科技框架计划开始第一轮招标

根据1998年12月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共同体科学技术合作协定》,欧盟科技框架计划对华开放,中国的科研机构可以全面参与该计划。“欧盟第六个科技框架计划”(FP6)第一轮招标已于今年12月17日正式发布,囊括了其所有的科研领域,总投入约50亿欧元。这是第六个科技框架计划第一次对所有科研领域的国际伙伴(包括中国)提供经费支持。其中,对生命科学、关于健康的基因和生物技术投入5.13亿欧元;对信息社会技术(IST),投入11.9亿欧元;对纳米技术、智能材料和新生产过程,投入5.2亿欧元;对航空航天投入4.47亿欧元;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投入1.67亿欧元;对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陆面交通、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分别投入3.38亿、1.62亿和2.71亿欧元;对知识社会的公民与管理投入1.01亿欧元;在欧洲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和机会,以及巩固欧洲一体化方面的政策导向研究,投入1.491亿欧元;对国际合作投入0.5亿欧元,对欧洲原子能研究投入0.67亿欧元;以及支持互派专家等。

具体内容可登陆http//:www.cordis.lu查询。

 

一种高效浮油回收分离机

根据国家海上溢油应急处理计划和排放废水中油脂管理的规定,为解决我国海上、江河湖泊溢油应急处理和厂矿餐饮废油污染环境,达到变灾、变废为宝之目的,由森翰科技公司推荐旷世达公司作为中国独家代理推广的YD型系列浮油回收分离机是一种高效回收浮油的高科技设备,主要特点有:①可有效分离油水,浮油回收纯度可达98%;②泵系统采用漩流技术可防止撇油乳化;③采油器使用陀螺技术,在八级风力下,在水面采油器可照常工作;④系列产品具有高效、灵便、不易损坏和适用广泛的特点,其规格可达20余种。

现介绍四种:①YD-1500sg-T 每小时回收浮油15吨的海上型;②YD-1000SG-T 每小时可回收浮油5吨的海上型;③YD-1000GY-OE-T 每小时可回收浮油5吨的江河湖泊SKIM BOY型;④YD-450GC-T 每小时可回收浮油300公斤的标准型,供有关单位参考。

详情请电话查询:010-68417744转1010,13611364216  北京旷世达中心  姜朴或学会网站:http//:www.cgs.org.cn

 

中国科协2003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科协2003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于2003年2月25—27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冯长根教授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学会学术部部长马阳教授主持了会议。

我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郭增建、副主任陈菊英作为中国科协《白皮书》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委员周家斌作为代表参加了会议。郭增建代表我会在全体大会上作了《2002年天灾预测回顾与2003年天灾预测展望》的报告;陈菊英、周家斌在分组会上分别作了《2002年汛期旱涝预测意见检验和2003年汛期旱涝预测意见》和《我国华北和西部地区未来50年旱涝趋势预测》的报告。

今年已是中国科协召开的第五次年度减灾研讨会。前四次我会参加过该会议的除专家组成员郭增建、陈菊英外,还有代表王涌泉、耿庆国、李纪先、赵得秀、强祖基、杜乐天、张元东、韩延本、徐文耀、周家斌。他们为会议认真准备论文,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向会议提供年度灾害预测意见,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汪纬林)

 

一次受欢迎的培训班

针对铁道部将要求对高速、提速铁路的路基和新建铁路隧道用雷达等手段作检测,铁道部铁路继续教育高新技术基地在我学会科普及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支持与协助下,2002年11月底在北京办了一期共5天的“铁路工程地质雷达检测”培训班。参加者70余人,主要是各铁路管理局和部分铁路工程局的有关人员,大部分未使用过地质雷达。

科普及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近几年除了向青少年、广大民众、各级领导作地球物理的科普和科学素质的科普,以及注意向学会会员作跨行业的科普和继续教育工作外,还通过各种途径向非地球物理专业的科技人员和有关领导作地球物理技术的科普和继续教育的工作,以拓宽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市场。这种类型的培训班已在2002年办了3期。考虑到参加培训班的人员大部分将引进仪器组成自己的队伍,希望听到更多的实质性内容和探查资料的实际定性、定量解释经验;还考虑到物探技术在这些单位一下推开可能出现的问题(它将会影响物探的声誉和进一步使用),培训班除第一天由赵永贵研究员作现状和基本原理的讲解外,后四天由有丰富雷达使用经验的钟世航研究员主讲,侧重讲解基本操作、参数选择和设定,并用实测雷达资料作启发式的定性定量解释讲解和可能的错误分析;还邀请了5家在国内销售和研制雷达的公司,带着他们的雷达作讲解和演示;同时对学员带来的资料中的疑难问题答疑,即做了示范,又指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大部分学员们的书面反馈意见对此表示了肯定与满意。从学员们带来的疑难问题中,特别从他们带来的由合同检测单位作的成果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和错误,这有利于今后雷达检测技术的提高,并为2003年雷达检测培训提高班提供了资料。

(科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

 

关于举办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的通知

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以下简称学术年会)定于2003年9月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科协和辽宁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现在开始进行报名组织工作。具体报到通知将于2003年7月下旬发出。

 

一、学术年会的主题宗旨和目的

2003年学术年会的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2003年学术年会的宗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组织专家学者研讨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通过学术交流,展示科技进展和学术观点,为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2003年学术年会的目的:

(一) 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科技工作者,围绕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和建设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广泛交流学术思想,充分展现科技发展的创新思想和观点,促进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二) 召开综合性、开放性、大规模的学术年会,构筑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集中展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最新科技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贡献。

(三) 举办开放性学术交流盛会,满足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身发展需要,通过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和研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人才成长,为在关键领域和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条件。

(四) 通过有影响、有特色、有集成度、有显示度的学术年会,充分体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挥中国科协在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方面主渠道的作用和大团体的整体优势,调动科技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将促进辽宁省及沈阳市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为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作出新贡献。

 

二、学术年会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一) 学术年会的大会主题报告和特邀报告。

学术年会开幕式及特邀报告大会会场设在沈阳师范大学文体馆。学术年会全体代表参加开幕式及特邀报告大会,时间为2天(9月13日和14日,双休日)。邀请著名科学家作学术年会大会主题报告,邀请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和著名专家学者作大会特邀报告。

(二) 学术年会的主题会场和分会场学术交流。

主题会场和各个分会场同时开展学术交流,时间为2天(9月15日和16日)。主题会场组织学术报告和主题研讨,分会场组织学术交流和热点问题讨论。

(三) 学术年会期间,将组织科技期刊展示和科技成果发布等活动。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点问题,还将组织参加学术年会的专家学者献计献策。

三、学术年会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一) 时间:2003年9月13日至16日,会期4天,9月12日报到。

(二) 地点:辽宁省沈阳市。

(三) 规模:正式代表3500人左右。

联系地址:北京复兴路3号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100038)

报名联系人:孙公民   

    话:(010)68578086;68518822-21815

    真:(010)68571884

注: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见学会网站(www.cgs.org.cn)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第十九届年会第一号通知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定于2003年10月中、下旬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具体见二号通知)。

一、本届年会主题是“地球物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本届年会组织及安排的基本原则:

1.2003年年会为综合性年会,在突出年会主题前提下,设置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专题会议;为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员提供广泛交流及切磋的场所;为会员提供参与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机会,并交流新思想、新进展,公布新成果。

2.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及会员的积极性。各专业委员会可以单独、联合或邀请其他学会人员组织专题讨论会或其它学术活动;会员可以提出年会的专题讨论会,并担任或推荐其他人员担任召集人,学会将统筹安排。

3.年会将有大会报告。各专题讨论会也可根据情况安排适量邀请报告。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的内容可以是学科取得的新进展,也可以是几个方面的综述。鼓励不同学科交叉,可与其他学会结合举行专题讨论。

4. 加强与国际联系

1)邀请报告,邀请报告可以是大会报告,也可以是分组会议报告。

2)将年会通知上网。

3)收入年刊的文章应附英文题目及英文摘要(相当于中文200字左右的篇幅,讲明方法、理论及结果)。英文摘要及题目上网。

三、会议预定内容

年会学术报告讨论会的题目,在年会一号通知发出并广泛听取会员意见后确定,在二号通知中公布。根据初步酝酿部分专题题目如下:

1)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前景及研究前沿

2)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3)储层描述与开发地球物理

4)基础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

5)水资源、环境、工程勘察及工程质量监测中的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

6)地球物理观测与实验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

7)地磁与高空物理

8)地震预测和地震学研究

9)海洋地球物理

10)中国巨灾综合预测与中国环境变异

11)岩石圈结构及大陆动力学

12)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13)流体地球科学

14)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

15)空间大地测量与天文地球动力学

16)计算地球物理

17)地球介质各向异性

18)中国大陆块体结构及运动变形

19)古地磁学:理论、进展与拓展

20)地球电磁法及其在深部结构、资源、工程勘探和减灾方面的应用

21)城市地球物理

22)岩石断裂力学与地球物理实验

23)重力与地球动力学

 

四、请各专业委员会及会员对十九届年会学术报告讨论会的专题设置、组织安排提出意见。有关意见请于4月18日前寄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办公室。第二号通知将于 4月下旬发出,并刊登于2003年第二期《会讯》。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科协学会部关于推荐候选创新研究群体的通知(摘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年度候选创新群体的推荐工作即将开始,本年度计划资助20个创新研究群体。候选创新群体仍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四部门推荐产生,中国科协推荐的对象为各部委(含中科院和教育部)及地方所属高校或研究院所的群体。

推荐原则:

一.各单位推荐的候选创新群体必须具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实行办法》第二条规定的各项条件,同时注意提高推选工作的实效性。

二.推荐以优秀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科学家为骨干、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群体。

三.对于崭露头角、确有一定创新潜力的群体以及在环境艰苦的西部坚持开展研究的群体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中国科协学术部)

注:有关详细内容见学会网站(www.cgs.org.cn)

 

 

第六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第一号通知(摘登)

(2003年1月)

三羊开泰,喜迎新春,预祝各位电磁法同行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00年上一届电磁学术讨论会召开以来,国内外各种电法、电磁法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空间、地面、地下和海洋电磁法技术全面发展,电磁三维模拟向实用化推进,电磁法在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得到明显加强。为了促进我国同行之间以及与国外同行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提高,第六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将如期召开,会议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物化探事业部(原石油物探局第五地质调查处)和河北省地球物理学会共同承办。会议目的是交流电法、电磁法在方法理论研究、实用技术研发与转化、仪器装备研究与制造、软件开发等所取得的新认识、新成果,展示电法、电磁法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及成果。

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与地点

1.时间:2003年8月中下旬(具体安排见第二号通知)

2.地点:北京市十三陵石油工人疗养院

 

二、学术交流内容

方法上包括:天然场源和人工源电磁方法,如大地电磁法、声频大地电磁法、瞬变电磁法、直流电法、地质雷达以及其他电磁法分支学科。

新方法理论方面包括:电法、磁法和电磁法的理论研究新进展,新型仪器,新的采集方法,新的数据处理和新的反演成像技术。

应用领域包括:地壳上地幔结构探测,油气资源勘探,金属矿产勘探,地热地下水勘探,工程勘探,海洋区的勘探,地质及地震、火山灾害预测,电磁环境研究,电测井等。

三、论文集征稿事项

1.会前印刷《第六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将刊登上会论文的详细摘要。

2.稿件内容符合会议专题要求,文限A4纸2页或3页,图限3-5幅,鼓励提交中文摘要的同时提交英文摘要。如果英文翻译有困难,我们将组织专业人员翻译,每份摘要收取翻译费50元。

3.截稿时间:2003年6月1日。

4.稿件必须用Word排版(具体要求见附件),投稿时请将电子文档邮寄或E-mail给会议筹备组,并将清晰的打印稿邮寄给会议筹备组。

 

四、费用

1.会务注册费:400元/人,在校生凭学生证减半交纳。

2.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3.会议考察:会后安排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棒槌山)、山西(太原晋祠、平遥、乔家大院)两条考察线路,每条线路费用约600—700元。

4.欢迎各单位及公司在会上发布和展示新产品、新技术,会议将安排展板展示及专题宣传,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请有意参加者提前与会议筹备组联系。

五、联系方法

1.请参会及投稿者于2003年3月15日前以回执方式报名。(回执见www.cgs.org.cn)

2.联系方法:

河北省定兴县固城1号信箱    邮政编码:072656      真:010-81201990、0312-3840339

会议筹备组E-Mail:bgp7@china.com

联系人:刘雪军      话:0312-3840104    E-Mail:xuejunliu@vip.sina.com

王天平      话:0312-3840245    E-Mail:bgp7@china.com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物化探事业部    河北省地球物理学会

 

 

  件:

论文集稿件要求

1.版心尺寸:高24cm,宽15cm。

2.文章大标题(即题目,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2号黑体,居中。

3.作者姓名:4号宋体,居中。

4.作者单位及邮编:小5号宋体。

5.内文标题:5号宋体加粗,编号为:1;1.1;1.1.1;前言无编号。

6.正文:5号宋体,每行42个汉字以内,1.25倍行间距。

7.表格名称:小5号黑体,排在表格上方,居中。

8.图名:小5号宋体,排在图下方,居中。

9.所附图件或照片(黑白、彩色)必须清晰,且不得超出上述版心尺寸。

10.第一作者简介:×××(1960年-  ),男,198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获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电磁法理论研究。

11.作者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请尽量详细,以便联系)。

 

交会费名单(交费年份2002年)

 

终身会费(个人会员)

 

    王君恒          黄玮琼  臧绍先  刘少华  赵荣国       

 

        曹国庆  续春荣  李玉萍  崔效锋  李海亮  李佳庆  祝靓谊

  杨立强  左兆荣  戴明刚  刘振峰  李家彪  周永胜  何昌荣      濮祖荫

  涂传怡      焦维新  仲维英  傅绥燕  王劲松  陈鸿飞      李士强

   陈晓非  朱良保  宁杰远  刘宝诚      胡天跃  冯永革  黄清华  周仕勇

      安金珍  周元泽  凡友华  许鹤华  张献兵  潘永信

    魏蜀强  邓光辉  陈志成  王家林  张异彪  张存洁  万民浩  迟松涛  顾友直

      许世勇  林卫青      江家骅      王华忠 

    陆书玉

  董良国  朱元清  艾治文

    刁桂苓  胡新亮  宋辅弼  裴正林  任丽君

    葛洪魁  范守志  吴时国

  西  刘吉夫

    宁日亮  刘东奇  谢文彦  宋宏文  张文坡      高树生  陈树凯  刘文震

      石慧中

 

本届会费(个人会员)

 

    殷会祥  孙文涛  李孟銮  杨志宏  王艳仓  霍全明  程少士  王维瀚   

  勾精为  王尚志  李仁豪  蔡文良  张献民  黄登贵  田洪训  张晓翼  邢英弟

  张善成  黄河清  严又生  宁银发      刘国辉  郅正华  刘德福  肖嗣荣

  王文龙

广    王正尚  刘昌谋  周克森  魏柏林  林红曾  秦乃岗  孙丽英  汤旋驹  王建国

  吴名彬  谢明富  孙崇赤  蒋维强  冯绚敏          丁原章

 

 

     

2003年3月17日起,《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会讯》编辑部迁至北京市德胜门外祁家豁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开发楼内,305室《学报》,302室《进展》,403室《会讯》,请用新的通讯地址与我们联系。

一、地球物理学报

通信地址:北京市9825信箱《地球物理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29

电话号码:010-62007700  62007709

E-mail:   actageop@mail.igcas.ac.cn

二、地球物理学进展

通信地址:北京市9825信箱《地球物理学进展》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29

电话号码:010-62007696

E-mail:  geophys@mail.igcas.ac.cn

shliu@cgs.org.cn

三、会 

通信地址:北京市9825信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29

电话号码:010-62007631

E-mail:  cgs@cgs.org.cn

A12@cast.org.cn

《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会讯》编辑部

 

    

《会讯》2002年第四期(总76期)第17页第18行应为“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长殷会祥,常务副理事长霍全明、副理事长杨志宏、赵伟……”。

 

 

   

李幼铭研究员荣获“2002年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页网址和电子信箱

主页网址:http:∥www.cgs.org.cn

电子信箱:cgs@cgs.org.cn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

(季  刊)

2003年        第1期        总第77期

  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编辑出版:《会讯》编辑部

  编:曲克信             本期责任编辑:苏 

  编:100029                     行:苏 

  址:北京市9825信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编辑部

 

北京内部报刊准印证第(Z)156798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