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第166

 

科协精神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的通知

学会工作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首届青年地球物理大会在西安成功召开

地球物理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培训班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六届三次主任工作会议纪要

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纪要

学术交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39届学术年会分专题讨论会纪要“太阳活动及其空间天气效应”“磁层中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行星物理学”“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地震多次波去除与应用”“地震波传播与成像”“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地下结构成像及介质变化监测”“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地球物理场卫星观测技术与应用”“无人机地球物理技术”“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展”“智能物探与智能油气田关键技术”“海洋地球物理”“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探地雷达新进展”“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检测和监测的前沿技术与先进装备研究进展”“城市地下介质成像和探测”“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计算地球物理方法和应用”“地学仪器的创新技术及应用示范”“地下流动系统多场(THMC)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浅地表地球物理进展”“应用地球物理前沿”“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水资源地球物理精细探测与多场数据融合”“油藏地球物理”“油气地球物理”“深地资源地震波勘探理论、方法进展”(待续)

“电磁法在新一轮找矿突破中的应用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在京举行学术报告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首届“名师讲坛”大地电磁法专题教学培训纪要

第八届全国岩石物理学术研讨会纪要

报道

热烈祝贺我会科学传播专家杨志根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协2023年度“最美科技志愿者”

通知

202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单位会员交费名单

202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个人会员交费名单

关于交纳2024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各有关部门单位:

现将《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开展指引宣介,及时做好分类指导。

 

中国科协办公厅

202436

(联系人: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  姚达  010-68576219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标准化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结果,可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固化推广。《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是充分利用标准化手段,引导科技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科技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科协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践行志愿精神,发挥专业特长和智力优势,广泛开展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科技小院、惠民兴县、智惠行动、翱翔之翼等品牌项目,建立了农技推广、田间课堂、乡土人才培育、生态环境、心理教育、膳食营养、医疗急救、安全用药、义诊义教、科技助老、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赛事活动等科技志愿服务队,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科技志愿者队伍快速壮大,科技志愿服务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凸显,已成为新时代科协组织履行职责使命、广泛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路径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为引导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省级科协等有效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促进科技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提高科技志愿服务的组织动员力、协作行动力,增强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品牌的影响力、凝聚力、传播力,组织研究编制了《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编制工作本着“支撑与引领科技志愿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编制方针,按照突出问题导向和急用先行的工作原则,围绕科技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志愿者服务管理、活动和项目管理、激励保障、阵地建设和管理5个事项,以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经过充分研讨、论证,提炼总结了科技志愿服务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本指引文件参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文件代号为CVST(“中国科技志愿服务”英文首字母缩写),包含5项标准化文件:

CVST 1:2024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1部分:组织建设

CVST 2:2024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2部分:志愿者服务管理

CVST 3:2024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3部分:活动和项目管理

CVST 4:2024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4部分:保障激励

CVST 5:2024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5部分:阵地建设和管理

本指引文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以CVST 1:2024为基础文件,与其它4项文件形成关联一体。每一项文件针对所调整事项,在内容结构上基本采用了覆盖基本要素和突出重点事项相叠加的方式,在主要条文内容上多采取了通用原则性规定与包容灵活性处置相结合的表述。其中:

CVST 1:2024以组织建设与管理为主线,规定了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的基本要求,成立、命名与注册,组织运行与管理,标识使用与管理,提供了评价与改进的指导等内容。

CVST 2:2024将规范科技志愿者管理、激发和汇集科技志愿者力量,提高其参与度和获得感作为主旨,规定了科技志愿者的价值理念、基本要求,提供了招募与管理、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支持、保障激励、评价与改进等内容。

CVST 3:2024将引导活动和项目的多样性、连续性作为重点,规定了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和项目的总体要求,提供了活动类别、活动管理、特殊活动管理、活动评价与改进、项目管理等内容。

CVST 4:2024规定了科技志愿服务保障激励的总则,提供了权益保障、激励嘉许等内容。

CVST 5:2024将服务阵地的有效利用、运行管理、合作共享作为主张,提供了科技志愿服务阵地的阵地形态、阵地建设、运行保障等指导内容。

本指引文件明确了科技志愿服务有关概念、相关权责、运行渠道、工作流程等,主要适用于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省级科协对在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注册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科技志愿者及其开展的科技志愿服务进行指导、服务和管理,是一套面向科技志愿服务的系统性、条理性、操作性、模块化、可扩展的通用标准化文件。

本指引文件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宣传文化部提出,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组织起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发布。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1部分:组织建设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的基本要求,成立、命名与注册,组织运行与管理,标识使用与管理,提供了评价与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在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注册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其他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 1482020 志愿服务基本术语

CVST 2:2024 科技志愿服务管理指引 第2部分:志愿者服务管理

CVST 3:2024 科技志愿服务管理指引 第3部分:活动和项目管理

CVST 4:2024 科技志愿服务管理指引 第4部分:保障激励

CVST 5:2024 科技志愿服务管理指引 第5部分:阵地建设和管理

术语和定义

MZ/T 148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科技志愿服务

科技志愿者、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为服务国家战略、民生福祉、社会治理,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性科技类服务。

1:科技志愿服务属于专业类志愿服务。

2:科技志愿服务类型见CVST 3:20245.2

3.2 科技志愿者

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科技成果、社会影响等,贡献个人时间,自愿、无偿为社会或他人提供公益性科技类服务的各类人员。

注:科技志愿者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教学及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农村乡土人才、高校在校学生等。

3.3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

由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和相关机构发起成立,并在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注册,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协会、总队、队、团等。

3.4 科技志愿服务总队

由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省级科协成立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

3.5 科技志愿者管理

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手段,开展科技志愿者招募、培训、使用、评价、激励等工作,以期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3.6 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科技志愿者利用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科技成果、社会影响等,为社会或他人提供科技志愿服务的行为。

3.7 科技志愿服务项目

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服务目标、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保障,专业化、常态化开展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3.8 科技志愿服务保障

为确保科技志愿服务正常开展和利益相关方权益而采取的制度设计和具体举措。

注:具体内容和形式有科技志愿服务政策法规及科技志愿者补贴、科技志愿者保险、科技志愿服务场地、科技志愿服务培训以及开展活动必要的经费支出等。

3.9 科技志愿服务阵地

为科技志愿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场地支持的场所或平台。主要分为线下实体阵地和线上平台阵地。

注:科技志愿服务阵地主要形态见CVST 5:2024的第4章。

基本要求

4.1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的职责包括:

a)团结、引领、凝聚科技工作者加入科技志愿者行列;

b)设计科技志愿服务内容,制定科技志愿服务计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c)负责科技志愿者的动员招募、注册备案、岗位培训、时长记录、服务评价、激励嘉许、个人信息保护等工作;

d)保障科技志愿者、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安排与科技志愿者的年龄、知识、技能和身体状况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明确说明与科技志愿服务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等;

e)依法筹集、管理和使用科技志愿服务经费、物资等保障,为科技志愿者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出具科技志愿服务记录证明;

f)根据工作需要,按规定成立下一级科技志愿服务组织;

g)推动高校、企业、地方科协等共同开展科技志愿服务;

h)规范使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

i)履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其他职责。

4.2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设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

a)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b)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志愿精神和科技志愿服务精神;

c)熟悉志愿服务和科技志愿服务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d)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与服务意识,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e)尊重科技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履行并做好个人信息保护职责。

5 成立、命名与注册

5.1  成立

成立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有条件的宜按照有关规定登记注册,并满足以下要求:

a)有明确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对象;

b)具有与科技志愿服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管理制度及保障条件。

5.2  命名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的命名应与其服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

a)名称形式通常为:

●单位全称(或规范简称)+科技志愿者协会或科技志愿服务队/团;

●活动项目特色名称+科技志愿服务队/组织/团;

●地方名称+科技志愿服务队/组织/团;

●服务领域+科技志愿服务队/组织/团等。

1:全国学会、省级科协成立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命名为总队。

2:以活动项目、地名、服务领域等命名时,不出现“中国”、“全国”、“中华”、“国家”、“国际”、“世界”、“全球”等字样。

b)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成立的下级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命 名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5.3  注册

5.3.1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应通过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注册,注册时应提供组织概述,相关信息应真实、可靠、完整。

5.3.2  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是科技志愿者、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管理平台,是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网上之家。主要功能和目标为:

a)具备实现志愿者与组织注册登录、供需对接匹配、活动发布与管理、时长记录认定、典型宣传示范、经验交流培训、后台智慧管理等功能;

b)汇聚各行各业的志愿服务专业人才,团结引领各级各类基层服务组织,有效畅通志愿服务线上平台阵地通道。

5.3.3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注册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a)全国学会、省级科协科技志愿服务总队由中国科协命名、注册;

b)全国学会、省级科协科技志愿服务总队设立并命名注册直属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

c)注册成为科技志愿者后,可申请成立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根据所在地域、所在领域、活动范围等选择归属管理单位。

5.4 审核

5.4.1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由归属管理单位负责审核。

5.4.2  审核内容主要包括服务领域、服务事项、服务要求、队伍名称、成员数量、负责人及联系人信息等。

组织运行与管理

6.1  组织运行

6.1.1  全国学会、省级科协科技志愿服务总队组织建设主要包括:

a)建立总队的组织架构,掌握所属各级科技志愿服务组织队伍数量和隶属关系、志愿者人数、服务内容和形式;

b)制定总队工作制度,包括中长期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决策议事规则、管理制度(培训、嘉许等)、保障措施等;

c)定期对下属科技志愿服务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估,宜在项目、经费、嘉许、人员调配、宣传等方面予以支持,指导开展风险防控;

d)对下属科技志愿服务队进行业务指导。

6.1.2  全国学会、省级科协科技志愿服务总队对下属科技志愿服务队组织建设进行指导,内容主要包括:

a)指导开展常态化、专业化科技志愿服务;

b)建立志愿者管理、活动管理、保障激励、安全管理、风险防控等工作制度;

c)建立志愿者权益保护和反馈机制;

d)建立科技志愿服务投诉接办机制;

e)根据服务需求和志愿者情况成立相应的科技志愿服务分支,开展各类服务;

f)指导建立退出机制。

6.2  志愿者的招募及管理

志愿者招募及其管理按照CVST 2:2024的要求开展。

6.3  科技志愿活动和项目的管理

科技志愿活动和项目的管理按照CVST 3:2024的要求开展。

6.4  科技志愿服务阵地的建设和管理

科技志愿服务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按照CVST 5:2024的要求开展。

6.5  信息管理

6.5.1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建立信息和档案管理制度,分类清晰合理,宜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

6.5.2  信息管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制度文件的管理、信息平台的信息管理、志愿活动档案的管理、服务时长记录的管理。

6.5.3  根据信息的分类,明确相应的保存周期,并及时维护更新。

6.5.4  科技志愿服务相关的信息和档案,根据相关要求,进行保存、提供和处置,做好信息安全工作。

6.6  保障与激励

为确保科技志愿服务正常开展和利益相关方权益,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进行保障和激励制度的设计,按照CVST 4:2024的要求组织实施。

标识使用与管理

7.1  基本要求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应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按照相关标准、管理规范使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应保证其传播内容的准确和科学权威。标识使用人主要包括:

a)地方科学技术协会、基层组织、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

b)在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注册的志愿者、组织;

c)通过签订合同、认定、审批等方式获得使用授权的。

7.2  标识使用

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应规范使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使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视觉形象应符合《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使用管理办法(暂行)》及《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视觉形象应用手册》的规定要求。

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视觉形象应用手册下载网址:https://www.stvs.org.cn/ upload/resources/file/2020/07/29/27960.pdf

评价与改进

8.1  评价管理

科技志愿服务的评价管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应建立评价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的组织管理,主动接受社会和归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b)通过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开展自评与服务对象评价,对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组织管理、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8.2  持续改进

对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工作进行优化改进,包括但不限于:

a)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持续收集和分析投诉意见、评价结果等信息,形成持续性评价改进意见;

b)根据评价改进意见,持续改进组织管理和服务质量,并持续开展监督评价;

c)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持续提升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运行管理水平和科技志愿者信用管理能力。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2部分:志愿者服务管理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科技志愿者的价值理念、基本要求,提出了招募和管理、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支持、保障激励、评价与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的指导、服务和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 1482020 志愿服务基本术语

CVST 1:2024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1部分:组织建设

CVST 3:2024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3部分:活动和项目管理

CVST 4:2024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4部分:保障激励

术语和定义

MZ/T 1482020CVST 1:2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科技志愿者培训

以提高科技志愿服务水平为目的,向科技志愿者传授参与科技志愿服务所需理念、知识和技能等的活动。

3.2 科技志愿服务计量

对科技志愿者实际提供的科技服务工作量以时间单位进行的测算。

价值理念

4.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的科技志愿服务精神。

4.2  认可并遵守志愿服务及科技志愿服务管理相关规定,自觉维护科技志愿者的形象与声誉。

5 基本要求

5.1  积极参加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接受和遵守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5.2  具备与所参加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或项目相适应的科学素养及专业技术能力,与岗位相适应的身体和心理条件。

5.3  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人意愿、宗教信仰、习俗禁忌、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

5.4  保证传播内容的科学性。

招募和管理

6.1  招募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根据科技志愿服务需求和科技志愿服务岗位设置情况组织开展科技志愿者招募,通过现场、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等方式,及时公布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志愿者的条件、数量、报名方式等,根据报名情况选取科技志愿者。具体招募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a)线上平台招募:将活动信息发布至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媒体分享活动链接或二维码,以便招募更多志愿者;

b)现场招募:吸引现场周边的可以提供志愿服务的各类人员,通过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注册为科技志愿者,扩充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力量,提升社会影响力。

6.2  管理内容

管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做好科技志愿者的宣传动员、招募注册、管理培训、记录评价、激励褒扬、个人信息保护等工作;

b)按照专业技能、服务对象等对科技志愿者进行分类管理;

c)保障科技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d)科技志愿者参与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前,视情况为志愿者购买或督促志愿者为自身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

e)对毕业后的学生科技志愿者,或有其他转出需求的科技志愿者,协助其转出到当前属地组织;

f)建立退出机制,对违反法律法规、未遵守相关规定、不履行相关义务的科技志愿者,根据有关规定,注销账号并予以清退。

6.3  服务时长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对科技志愿者服务时长按次及时进行录入,时长单位为小时。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根据需要为科技志愿者出具时长记录证明。服务时长录入时:

a)对科技志愿者在平台签到、签退形成的时长进行核验校对,或采用线下形式核验签到记录,确保志愿者服务时长录入准确;

b)科技志愿服务因气候、路途、环境、成效等复杂因素不宜以现场时长统计的,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计量时,科技志愿服务总队应科学合理设置权重、系数、分值,在现场服务时长基础上适当增加服务时长;

c)因网络故障、操作不当、地点识别等因素导致志愿者无法成功签到、签退的,根据实际情况对志愿者发起的补录申请进行核准。

志愿者参与

7.1  个人信息注册备案

科技志愿者应通过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登记注册个人信息,并根据自身科技志愿服务的专业方向,选择加入相应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

7.2  获取活动信息

科技志愿者及时获取活动的最新信息,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志愿者条件、数量、报名方式等,具体信息获取方式主要包括:

a)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信息;

b)阵地宣传信息;

c)现场招募信息。

7.3  服务约定

科技志愿者、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科技服务对象按照CVST 3:2024进行服务约定,必要时签订协议。

7.4  接受培训

科技志愿者参加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提供的理论、方法、技能、安全等培训,并取得科技志愿培训证明。

7.5  活动开展

7.5.1  根据活动安排,科技志愿者于指定时间、地点,为科技志愿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7.5.2  科技志愿者按照志愿服务组织要求,做好签到、签退工作,完成服务时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的确认。

7.6  服务时长录入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按照6.3和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的要求,及时录入服务时长。

志愿者支持

8.1  为科技志愿者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提供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及活动真实、准确、完整的必要信息和安全保障等。包括但不限于:

a)明确说明与科技志愿服务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的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等;

b)安排与志愿者的年龄、技能和身体状况相适应的科技志愿服务;

c)对于偏远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下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注重给予交通、饮食等生活支持;对于青年学生、老科技工作者等科技志愿者群体,还应格外关注、保持联络。

8.2  建立科技志愿服务沟通反馈机制,科技志愿者可随时对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应给予及时反馈和响应。

8.3  积极培养基层科技志愿服务骨干,包括但不限于:

a)鼓励各级科协组织积极搭建培训交流平台、提供实践机会,带动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认同志愿文化的基层骨干发挥“头雁”作用,如“三长”和乡土人才,结合实际组建科技志愿队伍、开展惠民服务。

b)对服务时间长、社会影响大的科技志愿骨干,除CVST 4:2024的激励嘉许外,在科协系统奖项项目评审、培训交流中鼓励优先考虑,增强其的社会责任感、科协系统归属感和成就获得感。

8.4  注重培养青年科技志愿服务骨干,开展多层次、全方位、有针对性的支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a)宜通过推荐优秀高校在校学生科技志愿骨干到有关单位实习等方式,为科技志愿服务队伍能力提升创造条件;

b)充分发挥科协系统协作优势,如与高校科协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利用“翱翔之翼”品牌项目影响力、引导力,支持高校科协积极成立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结合大学生成长需求和社会需要确定服务方向、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引导大学生科技社团结合所学所长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利用寒暑假、学雷锋日等时节,就近就便开展科技志愿服务;

c)对服务时间长、社会影响大的青年科技志愿骨干,除CVST 4:2024的激励嘉许外,科协系统、高校等宜给予培训交流、学习深造、学分奖励等方面优先考虑。

9 保障激励

9.1  按照CVST 4:2024为科技志愿者提供保障,包括但不限于:

a)安全保障;

b)物资保障;

c)补助保障;

d)信息记录;

e)证明出具。

9.2  按照CVST 4:2024要求,给予科技志愿者嘉许,激发志愿者活力。

10 评价与改进

10.1  评价

10.1.1  评价内容

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对科技志愿者所承担工作的完成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服务行为、服务时长、服务频次、服务效果、服务对象满意度等。

10.1.2  评价方式

可综合采用自我评价、工作人员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10.2  改进提升

10.2.1  可通过对投诉意见、评价结果等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科技志愿者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10.2.2  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评价,持续改进科技志愿者服务水平。

10.2.3  注重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3部分:活动和项目管理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的总体要求,提供了活动类别、活动管理、特殊活动管理、活动评价与改进、项目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和项目的指导、服务和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 061  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

MZ/T 1482020  志愿服务基本术语

CVST 1:2024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1部分:组织建设

术语和定义

MZ/T 1482020CVST 1:202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总体要求

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和项目应符合以下总体要求:

a)符合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相关要求;

b)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不应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不应危害国家安全;

c)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的科技志愿服务精神;

d)以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开展科普活动、传播科技知识、推广技术应用、进行科技调查研究和咨询等为主。

活动类别

5.1  服务对象

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

a)有了解通用科技知识需求的对象,如社会公众等;

b有明确科技服务需求、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对象,如农业从业人员、医疗需求群体等;

c)有专业科技知识需求的对象,如专业技术人员等;

d)其他有科技志愿服务需求的组织机构或人群;

e)供科技志愿服务研究的有关事物以及环境。

5.2  服务内容和形式

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a)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明共建、精神传承;

b)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农技推广、田间课堂;

c)科技教育、科普讲座、场馆讲解、网络科普;

d)健康义诊、心理教育、科技助老、膳食营养;

e)生态环保、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赛会活动。

5.3  活动方式

5.3.1  线下服务活动

线下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a)在文化场馆、科技场馆、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公共场所,开展演示、讲解等活动;

b)动员科技志愿者和优质科普资源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科技项目展示、科技实践操作等活动;

c)深入农村、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利用专业技术知识、新兴技术手段及设备,开展科学生活、安全用药、健康义诊、心理教育、农技推广、科技助老等活动;

d)深入企业等机构开展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等示范推广、培训、讲座等活动;

e)面向公众开展医疗救助及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技术演练。

5.3.2  线上服务活动

线上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a)通过在线会议、视频软件等进行线上科技知识讲解活动;

b)通过科普图文、视频等数字化制品,进行线上科技知识宣传活动;

c)通过在线咨询、指导等方式,线上解答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科技问题;

d)通过在线工作,开展线上创作、线上教学等服务。

5.3.3  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

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科技志愿服务。

活动管理

6.1  活动设计

6.1.1  采集服务需求

6.1.1.1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应主动了解、积极回应公众对科技志愿服务的需求,主要方式包括:

a)通过线上线下,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科技志愿服务的需求;

b)通过基层走访调查,了解其科技志愿服务的具体需求;

c)通过面对面交流,邀请服务对象和科技工作者分析科技志愿服务需求和提供的可行性;

d)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建立科技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交流联系,对接服务需求。

6.1.1.2  经审核后,科技志愿服务需求方可依托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发布科技志愿服务的需求,包括需要的志愿者数量、专业知识、活动方式、活动形式、服务时间、服务地点等。也可直接联系相关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告知需求,并在平台备案。

6.1.2  服务需求匹配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根据自身专业领域、服务能力等资源状况,与采集获得的科技志愿服务需求进行匹配,匹配的主要内容包括:

a)明确服务对象;

b)确定服务内容;

c)确定服务地点;

d)明确服务方式;

e)明确服务技术与工具;

f)其他事项。

6.1.3  志愿者匹配

6.1.3.1  根据科技志愿服务的需求,匹配相关学科专业、技能特长的科技志愿者。

注:重点关注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具备的资质能力,如医疗、心理咨询服务等领域。

6.1.3.2  宜在开展科技志愿服务3日前,与匹配的科技志愿者对接,告知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对象、服务可获得的保障及需要参加的培训,并确认参与志愿者。对于临时开展的科技志愿服务,可采取临时确认或增补的方式。

6.1.3.3  现有科技志愿者无法满足科技志愿服务需求的,及时开展临时性招募工作,确保科技志愿服务有序开展。

6.1.4  统筹活动资源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统筹各方资源,为科技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满足CVST 4:20245章的要求。其中,经费保障主要包括:

a)主要用于科技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涉及的场地租用、物品制作、志愿者培训、后勤保障、宣传推广等方面;

b)对于社会影响力大、服务效果好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视情予以重点支持。

6.1.5  制定活动方案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根据服务需求、因时因势,制定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a)活动目的;

d)组织单位;

c)活动内容;

d)活动流程;

e)服务时间和地点;

f)服务对象;

g)志愿者队伍;

h)活动保障要求;

i)经费保障;

j)应急预案与演练;

k)宣传与推广;

l)总结与评估。

6.2  活动实施

6.2.1  志愿者培训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根据服务需求,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其中:

a)通用培训:对志愿者展开科技志愿服务精神、科技志愿服务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常识方面的培训;

d)专业培训:志愿者参与需要专门知识技能的科技志愿服务时,对志愿者展开相应的专业培训;

c)岗位培训:对志愿者进行工作任务、业务流程、规范要求等岗位职责的培训。

6.2.2  活动准备

做好服务对象和志愿者间的协调工作,确保双方就服务内容、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等协商一致,签署协议,做好科技志愿服务的物资准备工作,保证各项服务工作安全、顺利、有序进行。

6.2.3  活动开展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按照双方约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应:

a)根据服务需求方或服务对象的要求,在指定时间、地点开展科技志愿服务;

d)指导志愿者做好现场签到工作,完成服务时间、服务内容等的确认;

c)做好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现场指导和管理工作;

d)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

e)做好活动的信息报道与宣传;

f收集科技志愿服务中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6.3  活动总结

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如实填报科技志愿服务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科技志愿服务的活动名称、日期、地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质量评价、活动(项目)负责人、记录人等。科技志愿服务结束7日内,按照MZ/T 061的要求将服务记录录入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

同时做好科技志愿服务总结工作,主要包括:

a)总结活动取得的经验成效和做法;

b总结活动全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

c)发现、培养志愿服务骨干;

d)发掘、宣传活动典型事迹,提炼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e)按照CVST 1:20246.5要求,做好活动信息和档案管理工作。

特殊活动管理

7.1  概述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根据服务对象或服务方式的具体需求,在通用活动管理基础上,对技术设备、场所设施、志愿者资质等方面进行调整,满足开展特殊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

7.2  特殊群体活动

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应根据群体的安全、认知、心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殊要求,设计和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7.3  其他群体活动

针对有心理干预服务等安全性、隐私性高的志愿服务需求群体,应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需求,设计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评价与改进

8.1  活动评价

8.1.1  成效评价

对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a服务对象科技需求的满足与问题的解决;

b)服务对象科技知识水平的提升;

c)服务对象思想理念、行为习惯的改变;

d)服务对象利用科技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提升;

e)社会群众建议和意见反馈。

8.1.2  满意度调查

8.1.2.1  对科技志愿服务需求方、服务对象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可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对志愿者团队服务过程、服务方式、服务态度的满意度;

b)对科技志愿者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满意度。

8.1.2.2  对志愿者开展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对服务培训的满意度;

b)对活动开展的获得感;

c)对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的认同感。

8.2  活动改进

8.2.1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根据对服务需求方、服务对象、志愿者的满意度反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评价改进意见。

8.2.2  根据评价改进意见,持续改进组织管理和服务质量,并持续开展监督评价,提高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质量。

项目管理

9.1  项目管理要求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项目管理,应强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效,建设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从而能够在志愿者、服务对象、服务需求方及其他相关方中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影响力,具体要求包括:

a)项目体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体现自愿性、公益性、非营利性;

b)由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或其他组织实施,具有完善的服务工作机制;

c)面向特定的科技志愿服务对象或领域开展,具有明显的科技属性;

d项目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具有明确目标、内容、计划和保障的持续性志愿服务活动。

9.2  品牌建设

常态化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应加强品牌建设管理,具备以下要求:

a)服务对象明确:服务人群具有针对性、普遍性、广泛性和需求迫切性;

b)服务内容精准:服务要求明确,服务内容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

c)实施方法科学合理:优先招募有岗位服务技能的志愿者,提供良好的保障激励措施;项目落地性要强,能够产生显性的或隐性的价值;工作内容具有重复性和可持续性;

d)实际成效显著:志愿服务项目满足或解决了一定的经济社会需求;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变了服务对象的思想认知、改善了行为习惯;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e)服务标识鲜明:服务过程中使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或设计和使用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专有标识。

9.3  重大品牌

重大品牌是指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省级科协等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重大工程等,通常由多部门协同筹划、组织的,具有志愿者数量多、涉及面广、持续周期长、活动层级高、影响力大的科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重大品牌项目应满足以下要求:

a)项目目标与主题:按照重大项目的主题,明确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如提供科技知识普及、技术培训、科普展示等服务,确保项目目标与主题和重大项目的整体目标与主题相匹配;

b)项目策划与准备:根据重大项目的时间、地点和规模,制定详细的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计划。选择合适的科技资源和专业对口的科技志愿者,协调安排科技志愿者的工作时间和任务;

c)志愿者招募与培训:按照重大项目的要求,通过宣传、招募、面试等方式招募具有相关科技背景或技能的科技志愿者,并为志愿者提供相应培训;

d项目分工与协调:根据重大项目需要,将志愿者分为不同的小组,并明确每个小组的任务和责任。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团队合作机制,确保志愿者之间的有效协作和信息传递;

e)项目实施与管理:设置专门人员,负责监督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并顺利完成。为志愿者提供CVST 4:20245章中给出的必要保障,保障其顺利完成任务;

f)项目的宣传与报道:注重对重大项目的宣传与报道工作,利用融媒体技术,开展重大项目的宣传和报道,积极吸引志愿者、社会各界参与;

g)项目评估与总结:对重大项目进行评估,收集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等的反馈意见,总结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志愿服务项目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4部分:保障激励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科技志愿服务保障激励的总则,提供了权益保障、激励嘉许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科技志愿服务保障激励的指导和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2081  志愿服务基础数据元

MZ/T 1482020  志愿服务基本术语

CVST 1:2024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1部分:组织建设

术语和定义

MZ/T 1482020CVST 1:2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科技志愿服务记录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依法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记录科技志愿者参加科技志愿服务的信息。

注:记录信息一般包括:科技志愿者的身份信息、服务技能、服务时间、联系方式以及科技志愿服务情况、培训情况、嘉许情况、评价情况等。

总则

4.1  原则

4.1.1 覆盖原则:保障和激励覆盖所有科技志愿者。

4.1.2  全程原则:保障和激励覆盖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全过程。

4.1.3 节俭原则:保障和激励坚持节俭与效益相统一。

4.2  目标

科技志愿服务保障激励目标主要包括:

a)保护科技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b)调动科技志愿者积极性;

c)保障科技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

d)保障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稳定高效运行。

4.3  实施主体及职责

4.3.1  科技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激励实施主体为科技志愿服务总队及下属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

4.3.2  科技志愿服务总队职责主要包括:

a)研究制定保障激励办法;

b)推动落实科技志愿者保障激励措施;

c)为科技志愿者争取适当保障激励;

d)建立健全保障激励管理体系。

4.3.3  科技志愿服务总队下属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a)制定保障计划,提出保障项目、保障人数、保障经费;

d)制定并落实科技志愿者保障激励方案;

c)向归属管理单位反馈保障和激励工作的落实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权益保障

5.1  安全保障

5.1.1  安全管理制度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a)保证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告知志愿者活动潜在风险;

b)制定应急预案,对活动潜在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c)制定安全管理办法,建立科技志愿服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d)制定医疗保障处置办法,建立科技志愿服务医疗保障机制。

5.1.2  安全设备设施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或科技志愿服务需求方应为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配备安全设备设施,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5.1.3  安全培训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应对科技志愿者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服务意识。

5.1.4  保险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保险保障,包括但不限于:

a)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保险服务。

b)在开展应急救援、野外作业、大型社会活动等存在人身伤害风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前,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

5.1.5  身心健康

为保障科技志愿者的身体心理健康,组织特殊科技志愿服务(如心理体检、心理健康义诊等)活动前后,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宜为科技志愿者提供身心评估、心理建设和干预服务。

5.2  物资保障

5.2.1  标识标志

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中,应在队旗、横幅、服装等物品上规范使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标志,并满足以下要求:

a)按照《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等相关规定使用;

b)标识标志载体形式根据具体科技志愿服务内容和场景确定;

c)确保标识标志信息正确无误,可从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下载矢量图;

d)标识标志的发放及时准确;

e)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和其他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专有标识可同时使用。

5.2.2  场所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或服务需求方应为科技志愿服务场所配备必要的技术装备、设施装备及其他物资等。

5.2.3  证件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宜提供科技志愿服务相应的证件,并满足以下要求:

a)确保证件信息正确无误;

b)证件的发放及时、准确;

c)明确证件遗失、漏发等情况时的处理办法。

5.2.4  服装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宜为科技志愿者提供相应的服装,并满足以下要求:

a)服装发放及时准确,尊重地域、民族文化,不应违背公序良俗;

b)兼顾服装调换的便利性;

c)明确出现服装损坏、污毁、丢失等情况时的处理办法;

d)服装宜在醒目位置佩戴或缝制科技志愿服务标识。

5.3  补助保障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在为志愿者提供交通、食宿、通讯等补助保障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活动经费来源为财政经费的,依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关于差旅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等相关政策标准执行;

b)活动经费来源为自筹经费的,参照有关规定执行或制定经费使用办法。

5.4  信息记录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应建立科技志愿服务记录信息管理制度,记录信息符合GB/T 42081要求,至少保存10年。提供信息记录时:

a)如实记录科技志愿者个人基本信息、科技志愿服务情况、培训情况、嘉许情况、评价情况等信息,按照统一的信息数据标准录入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

d)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服务对象尊重科技志愿者的个人隐私,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或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应公开或者泄露其有关信息。

5.5  证明出具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应制定科技志愿服务证明出具管理办法,为有需要的科技志愿者无偿、如实出具科技志愿服务记录证明。

激励嘉许

6.1  概述

对服务时间较长、业绩突出、社会影响较大的优秀科技志愿者和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宜给予相应的激励嘉许,肯定其工作成绩,为科技志愿者和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的评比、奖项申报、项目申请等工作提供参考。

6.2  科技志愿者

6.2.1  星级认定

宜对科技志愿者进行星级认定,并满足以下条件:

a)认定工作应具有公平性、有效性、可靠性和规范性,认定办法具有可操作性;

d)重点考评科技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服务次数和服务成效;

c)对其他同等类型的星级志愿者开展互认工作,共享评估结果,避免重复认定,提高认定效率;

d)星级认定结果具备一定有效期,实施动态更新管理,定期对星级科技志愿者工作情况进行复审和公布,如因某些因素导致星级认定等级发生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

6.2.2  宣传激励

可通过以下方式对优秀科技志愿者给予宣传激励,包括但不限于:

a)宣传推介科技志愿者先进事迹,树立科技志愿者良好社会形象;

d)每年推选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典型,并将优秀志愿者推荐到全国先进典型等评选活动中;

c)举办科技志愿服务展评交流活动,组织优秀科技志愿者进行交流、宣讲。

6.2.3  学习深造

宜在科协党校培训、考察交流、高端论坛、资格评定等工作中给予优秀科技志愿者优先考虑。

6.2.4  社会优待

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等方面,宜制定科技志愿服务回馈制度,给予优惠政策。

示例1:科技志愿者利用参加科技志愿服务的工时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

示例2:鼓励各有关单位对科技服务志愿者在参观科技展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健康体检等方面给予优待礼遇。

6.2.5  其他

可通过服务积分、时间储蓄、终身学习以及会员互助等方式,激励科技志愿者参与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6.3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

6.3.1  星级认定

宜对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进行星级认定,并满足以下条件:

a)认定工作应具有公平性、有效性、可靠性和规范性,认定办法具有可操作性;

d)重点考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的科技志愿者数量和服务时长、开展活动的频次、活动的成效和满意度以及品牌影响力;

c)对其他同等类型的星级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互认工作,共享评估结果,避免重复认证,提高认定效率;

d)星级认定结果具备一定有效期,实施动态更新,定期对星级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工作情况进行复审,如因某些因素导致星级认定等级发生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

6.3.2  项目支持

在科技志愿服务等相关项目评审中,在同等条件下,对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给予优先支持。

6.3.3  宣传激励

对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激励,每年评选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典型,编撰科技志愿服务案例集,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推荐到全国先进典型等评选活动中。

6.3.4  其他

鼓励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专业机构为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免费提供资金证明、会计审计、法律咨询、公证等服务。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5部分:阵地建设和管理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科技志愿服务阵地的阵地类别、阵地管理、运行保障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对科技志愿服务阵地的建设和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 1482020  志愿服务基本术语

CVST 1:2024 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 第1部分:组织建设

术语和定义

MZ/T 1482020CVST 1:202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阵地形态

阵地主要形态包括:

a)科技场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

b)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

c)文化场馆,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

d)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提供的科技志愿服务基地等;

e)网络平台和热线服务等。

阵地建设

5.1  线下实体阵地

5.1.1  基本配置

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应利用好科技场馆等自有阵地,并对接好共有阵地和其他阵地。

科技志愿服务阵地的场所配置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具有与其业务或工作相适应的办公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

d)具备开展线上会议、进行线上办公、开展线上直播等的工作设施或工作条件;

c)具有保障开展志愿者培训、人员召集等功能的办公场所;

d)对场所管理安全性、规范性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

e)对临时性的阵地,配置满足志愿服务相应的专业设施设备和安全设备。

5.1.2  基本运行

科技志愿服务阵地的运行管理的内容包括:

a)制定科技志愿服务阵地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包括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和科技志愿者管理、服务流程管理、信息管理、志愿服务时长记录、星级认定管理、档案管理、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b)建立科技志愿服务的服务流程和标准,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c负责科技志愿服务阵地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包括志愿者招募、服务流程设计、技术支持、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服务对象或服务需求方的反馈、投诉、建议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d)加强科技志愿服务阵地的宣传和推广,扩大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科技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覆盖面,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5.2  线上平台阵地

线上平台阵地建设内容包括:

a)科技志愿服务总队宜开展线上科技志愿服务;

d)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宜利用新媒体,推广科技志愿服务经验模式,宣传科技志愿服务典型,弘扬科技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科技志愿文化;

c)线下实体阵地宜开设线上科技志愿服务互动平台,收集、整理、回应公众服务需求;

d)宜建立科技志愿服务线上平台阵地内容管理机制,坚持管防并举,杜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

e)应重视网络平台建设和运维,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建立网络服务专业人员队伍。

5.3  资源整合

整合科技志愿服务资源是科技志愿服务阵地的重要工作,主要方式包括:

a)建立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数据库,收集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服务需求,为整合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d)与相关机构、社团、组织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整合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c)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互动交流平台,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和需求,推广志愿服务活动和项目;

d)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科技志愿者交流和分享科技志愿服务经验和资源,促进资源整合和共享。

5.4  持续改进与优化

5.4.1  建立科技志愿服务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处理、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服务体验和服务质量。

5.4.2  建立科技志愿服务阵地评价机制,持续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创建科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保持科技志愿服务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运行保障

科技志愿服务阵地宜为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科技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设备、物资、网络等保障,以支持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阵地保障内容主要包括:

a)制度保障:建立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b)场所保障:提供安全、舒适、通风、明亮及开展活动要求必备场所设施,如隐私要求等;

c)设施设备保障:提供科技志愿服务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d)物资保障:提供科技志愿服务必要的物资和资料,如科技书籍、学习资料、技术设备等;

e)网络保障:提供稳定、高速、安全的网络服务;

f)安全管理保障:提供必要的安全管理保障措施;

g)应急保障: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工作处置机构,提供必要的应急保障设备设施和物品;

h)卫生防护保障:保持场所的卫生清洁,提供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和物品,如洗手液、口罩、消毒液等。

参考文献(略)

(中国科协)


 
 

 

2024322日至325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首届青年地球物理大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长安大学承办,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协办,会议主题为“创新驱动地球物理理论技术发展、交流促进地球物理青年学者成长”,旨在探讨和交流地球物理学相关理论方法及技术装备的最新进展,促进我国地球物理青年学者的发展,提升我国地球物理整体研究水平。会议吸引了全国产学研用单位近千名地球物理工作者参与。

23日上午举行了大会开幕式并开展了大会特邀报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底青云院士,长安大学副校长范文教授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王一博研究员分别做了致辞。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宗兆云教授主持。

 

大会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后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向辉教授、武汉大学姜卫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亮研究员和西安交通大学高静怀教授四位专家分别做了“单光子大气探测技术进展”“卫星大地测量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挑战”“中亚造山带地球物理观测新进展”和“走向油气精确探测-超分辨率反演和多维度表征”的大会特邀报告。23日下午和24日全天围绕21个专题进行了504个专题报告。

 

本次大会为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地球物理工作的青年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对促进我国地球物理青年学者的发展,提升我国地球物理的整体研究水平有重大意义。

(青年工作委员会)


 
 

 

地球物理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培训班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

 

2024325日至27日,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科技推广工作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水利电力分会共同主办,湖南奥成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承办的“地球物理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培训班”在湖南长沙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培训受到国内相关单位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共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水利水电、铁路、公路、城建交通、煤田、地勘、有色、冶金、核工业等行业系统62家单位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柳建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员刘元生,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水利电力分会会长、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清,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南大学教授冯德山等领导专家出席了本次培训。


开幕式由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元生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致开幕辞,继教委主任刘元生、水利电力分会会长张建清、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冯德山、湖南奥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槐仁分别代表主办和承办单位致辞,向参会嘉宾和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教学培训圆满成功。本次培训特别聘请了夏江海、沙椿等12位著名教授及行业资深专家组成名师团队给学员授课,开幕式上,刘元生主任对授课团队的各位名师专家进行了介绍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培训会议内容非常丰富,涵括水利工程物探检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道路病害探测、矿山安全监测等领域,涉及地震勘探、综合测井、监测技术以及物探仪器设备实操展示等多个主题。教学培训期间,诸位名师专家以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及培训。夏江海教授对城镇环境噪声面波成像技术的新进展进行了细致讲述,沙椿总工详实介绍了微震监测技术在水电工程领域的应用并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张建清教授级高工全面介绍水利工程物探检测技术的应用,冯德山教授引入了深度学习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徐佩芬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微动探测工程化技术,胡绕总工介绍了地下空间开发中的综合物探技术创新与实践,刘铁和李广场总工分别针对铁路和水电行业细致地阐述钻孔CT技术及应用,并分享了CT数据处理技术及宝贵经验,崔益安教授分享了自然电位法在地下污染探测中的应用,胡静云所长全面介绍了矿山微震波形智能自动识别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及软件开发与测试,王槐仁总经理分享了二十多年从事地球物理仪器设备研制经验,并对地球物理仪器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展望。此外,本次培训还邀请了徐涛等14位各行业生产一线的专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并就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湖南奥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五维地质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巨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睿拓立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本次教学培训提供了地球物理仪器装备与软件支持,湖南奥成科技有限公司还为本次培训提供了实操场地,进行了操作演示和讲解。

经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学习,本次“地球物理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培训班”顺利闭幕。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元生、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胡敏、资深授课专家沙椿和李广场,以及湖南奥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槐仁共同出席了结业典礼,并亲自为学员们颁发了培训证书。

在结业式上,副秘书长胡敏对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给予了肯定,并向授课专家和承办单位表示了感谢。同时,对所有圆满完成培训课程的学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激励大家将所掌握的新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运用于未来的工作实践中,为地球物理领域的技术革新和行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六届三次主任工作会议于2024120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采取现场和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莅临会议现场并致辞。专委会主任委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佩芬,副主任委员薛国强、叶英、郭文波、田连义、郭勇洪、肖西卫、张胤彬(李莲英代)和徐涛(李文忠代),指导委员会委员王怀洪,专家委副主任委员沙椿、刘铁、蔡红柱、胡绕,正、副秘书长安志国、方成、朱裕振、陈卫营(宋婉婷代),专家委员王超凡、徐卫(李莲英代)和李怀良(荣文钲代)等21人出席现场会议,副主任委员吕庆田、王永国、殷长春、周杨,专家委副主任委员李貅,副秘书长甄大勇,专家委员李坚、鲍居彪、李学军、于景邨、张琦伟、李志伟、杨亚斌、米小利、金雪莲(韩迟辰代)、王云安、林志清、何彬、化希瑞、林文太、李怀渊、裴世建、张辉和程久龙等24人通过网络视频参会。谭晓梅、朱黎明、顾绛帆和云喆列席现场会议。

  会议由专委会秘书长安志国主持,专委会主任徐佩芬作主任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梳理了2023年度专委会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及专委会委员们所获得的荣誉,并就2024年度专委会工作计划做出部署安排。2023年,在大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各位委员的大力支持、共同努力下,专委会工作顺利推进,如期、圆满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任务;专委会工作迎来新局面,专委会委员人数、成员单位、年会规模、参展单位等再上新台阶,影响力持续提升;专委会活动开创新举措,创办“名师讲坛”“工程地球物理创新发展论坛”,并成功举办了“首届工程地球物理创新发展论坛”。专委会工作得到与会委员的一致好评。

  会上介绍了2024年的工作计划与安排。刘铁代表承办单位铁四院介绍了承办“首届名师讲坛大地电磁法专题教学培训”的筹备和落实情况。荣文钲代表成都理工大学李怀良教授就承办2024年度“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作了汇报介绍,初步计划以“川藏铁路东段工程地质、灾害地质问题及其工程影响与挑战”为主题,9月份在成都和康定两地举办,会后将与协办单位铁二院商讨落实活动安排。朱黎明代表上勘院介绍了承办2024年“工程地球物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的初步方案。安志国简要介绍了2024年学术年会的相关内容,经委员们商议,初步选定江苏扬州作为今年学术年会的举办地。

  与会委员们还就专委会工作和学术年会主题等展开了热烈讨论。薛国强建议梳理工程难题,开展针对性的创新工作,举办公路工程建设等专题性的小型研讨。李貅充分肯定专委会工作取得的成绩,建议举办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论坛并列入年会主题,注重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的经验交流、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团标建设,做好相关规范和标准的编制工作。殷长春建议各项活动体现特色,明确目标。王怀洪结合山东省的黄河、生态论坛强调工程地球物理技术发展空间广阔,邀请专委会在泰安举办相关的培训和论坛。郭文波对专委会工作成果充分肯定,建议专委会活动和标准宣贯等在西安举办并给予大力支持。郭建就学会“地球物理工程奖”更名进行介绍与说明。郭勇洪表示积极参与专委会活动,建议山西煤矿防治水工作可作为工程难点列入年会主题。沙椿建议名师讲坛可开展专题类讨论,开展新方法新技术推广,将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李坚就院士专家行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建议。胡绕、刘铁等建议将我国城市更新等国家需求相关内容纳入年会主题。

  专委会还就工程难点痛点问题开展咨询交流讨论,与会委员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主任委员徐佩芬作总结发言,感谢学会领导、各位委员对专委会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新的一年,大家共同努力,专委会工作再创佳绩,并提前向大家拜年。

会上还宣读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关于增补副主任委员的复函,由李文忠同志接替徐涛同志担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任期到本届专委会任期届满为止。


 

(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按照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2024年的工作计划,2024129日,专委会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了2024年度工作会议。专委会主任高锐院士和11位专委会工作班子成员出席了会议,秘书长卢占武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本次会议主要议题为:

一、传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23年工作会的主要精神;

二、汇报专委会2023年度的学术活动情况;

三、审议新申请加入本专委会人员的有关情况;

四、讨论并确定专委会2024年度学术活动计划。

李惠民常务副秘书长向参会的专委会工作班子成员传达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23年度工作会的主要精神。他从学会工作重点、科普与宣传、期刊建设、人才与竞赛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介绍。之后,他作了专委会2023年度工作汇报,并对专委会2023年度组织的会议与活动作了说明。与会代表补充完善了2023年度专委会组织或参与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信息,认为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专委会2023年的学术活动丰富多彩,起到了推动学术交流、助力学科发展的作用。

高原常务副主任介绍了2023年申请加入的委员情况,根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规定,全部申请人员都已加入成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会员。与会代表就此做了讨论并一致同意27位新委员的加入,并提交全体委员通过网上投票通过。会议讨论了后续新委员的发展思路,将结合专委会实际,控制专委会委员规模,以便形成更有活力的学术交流氛围。

卢占武秘书长和李惠民常务副秘书长重点介绍了2024年学术活动计划。经讨论,确定了2024年度本专委会拟组织的学术会议与相关活动。2024年是专委会成立30周年,会议对结合30周年开展学术活动事宜进行了讨论。

最后,专委会主任高锐院士做总结发言。他指出,专委会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他希望后续活动要紧扣大陆动力学专委会的主题,专委会全体委员要结合实际开展大陆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如灾害(地震等)、基础地质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力争把大陆动力学专委会工作做得更好。


 

(中国大陆动力学专委会)


 

会议地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1楼三层第四会议室

会议时间:2024317日(星期日) 09:30-12:00

主持人:邓明

记录人:何贤明、王猛、付长民

会议议题: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计划

参会人员:实际参会56人,其中现场15人,线上41

工作报告:王中兴

12023年工作总结

22024年工作计划

一、学术活动

(一)2024年学术交流活动

1、深地资源精准探测青年论坛,以特邀代表方式,同时开展地学仪器学科发展研讨,安排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与平台参观,发起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时间:20244月。

2、深地深海深空高精度重力测量技术研讨会,以“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依托,发起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为后续开展有特色的地球物理仪器科学考察系列活动提供参考,时间:20249月。

3、筹备202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23专题,召集人:林君、底青云、邓明、王中兴、林婷婷、王猛,地点:厦门国际会议中心,时间:2024101923日。

(二)近两年内学术交流建议

1、海洋地球物理专题会议,地点:广州或杭州,发起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浙江工业大学,时间:202410月—12月。

2、地震六分量仪器研讨会,发起单位:北京大学,时间:2024年或2025年。

  3、重庆地质仪器厂新址实地考察,发起单位:中地装(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地点:重庆,时间:2025年。

4、塔科一井实地考察,发起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点:新疆,时间:2025年。

5、地球物理探测找矿突破成果交流会,与江苏地矿局联合办会,地点:江苏,时间:2025年。

6隧道超前探测研讨会——高温水害、有害气体、工程灾害等、气体探测等,地点:西藏林芝,发起单位:山东大学,时间:2025年。

(三)论文专栏

1、《地球物理学报》专栏,约稿22篇,目前大部分稿件已进入专家审稿阶段,争取2024年见刊。

2、《物探与化探》专栏,投稿意向36篇,2024331日投稿结束,下一步进入专家外审阶段,争取2024年见刊。

二、其他建议

()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

1、“青年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应该固定下来。

2、基础仪器青年人才培养,为“十五·五”、“十六·五”提供人才支撑。

()技术研发与应用

1、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是短板。

2、重力测量技术的交流会很有必要,建议研发月球绝对重力仪。

3、围绕AI技术、光纤技术、无人机技术和超导技术等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加强在石油、海洋探测、应急、军事、资源、地质等方面的应用。

4、重视地球物理软件开发。

()行业合作与标准化

1、成立针对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技术和装备组(研发、推广、改造和淘汰环节)等,开展有方向性的需求对接,做好自主研发仪器的大摸底,搭建前沿技术与需求方的平台。

2、针对行业对装备的需求提供帮助与参考,引导行业发展,思考如何为国家重大战略行动提供服务。

3、专委会组织开展第三方检测评价,推动建立国家级试验点、标准点,做好需求方和技术提供方的技术指标统一。

()科普与区域合作

1、明确科普对象、建立科普渠道,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业科普。

2、增加西部地区地方地球物理相关的委员,加强合作,支持西部发展。

 


 

(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


 

太阳活动及其空间天气效应

召集人:汪毓明 冯学尚 李 波 何建森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34篇,年刊录用篇数 34篇;年会做报告人数35人,其中口头报告23人,张贴报告12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专题邀请了多位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介绍了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问题,包括太阳内部结构、日冕磁场、日冕物质抛射、太阳风、太阳高能粒子、太阳引力波等方面,重点围绕这些活动和现象对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的影响开展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首先,围绕太阳活动,主要从太阳磁场出发,构建了太阳磁场的重构和反演方法,分析了太阳磁场的形成和演化机制,并结合多种观测现象,分析了太阳磁场对于太阳活动的影响,探究了耀斑、高能粒子、电流片、日冕波动等多种现象和结构的演化规律。

其次,围绕太阳风和太阳风扰动结构,利用多视角多时空尺度的观测数据,并结合数值模拟以及多种重构反演方法,分析了太阳风和太阳风扰动结构在行星际空间中的演变过程。通过分析最新的高精度观测数据,对行星际空间中的波动、射电暴、高能粒子、引力波等特征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深入分析和挖掘这些观测现象的物理本质。同时,通过创新观测数据挖掘建模和重构方法,为相关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强有力的工具。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展示了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问题,揭示了太阳内部结构、日冕磁场、日冕物质抛射、太阳风、太阳高能粒子、太阳引力波等多时空尺度现象耦合研究的重要意义;

2.探讨了太阳活动及其空间天气效应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通过多种研究手段相结合,将更为有效的解释各种活动现象的物理本质,以提升人类对于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的认识;

3.提供了研究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的新思路和新平台,展示了多种观测手段和数值模拟方法,以及机器学习技术在太阳活动及其空间天气效应的诊断和预测中的发展和应用,引领了大数据背景下的新研究范式。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当前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的研究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面临着更为复杂和深刻的挑战。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科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多学科协同研究,结合天文学、地球科学、气象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形成更全面、综合的太阳活动及空间天气效应研究框架。同时,面对海量观测数据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整合和开放共享,通过建立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促进各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实现数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以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观测数据,优化模型的建设。特别的,在不断拓展观测研究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理论模型的建设和优化,以更好地解释观测现象的本质,从而有力的提高对太阳系空间环境复杂行为的理解和认识。

 

磁层中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

召集人:王荣生  符慧山      杜爱民  陆全明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35篇,年刊录用篇数35篇;年会做报告人数35人,其中口头报告25人,张贴报告1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本会议论文主要涉及地球磁层中的磁场重联和等离子体波动等物理过程。会议讨论了磁场重联中的等离子体结构(薄电流片、磁通量绳、偶极化峰面等),能量转化和电子加速机制,以及磁场重联在太阳风和其它行星中的存在等内容。会议还讨论了磁层中等离子体波动激发、波动性质、波粒相互作用等内容。此外,会议还涉及到极光、台风消亡引起的电离层扰动等交叉学科内容。会议从卫星观测和数值模拟两个角度对以上内容进行了讨论交流,实现了预期科学目标。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磁场重联中的等离子体结构与能量转化和电子加速的联系。

2、磁场重联在太阳风以及其它行星中的研究。

3、等离子体波动的激发机制。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磁场重联和等离子体波动是磁层中两种重要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它们在太阳风和磁层的耦合、磁层中能量的传输和释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利用卫星观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它们的产生以及演化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关注它们产生的效应对整个磁层-电离层系统的影响,这可能需要未来多尺度的卫星联合观测计划来实现。

 

行星物理学

召集人:史全岐          汪毓明 宗秋刚   倪彬彬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4篇,年刊录用篇数24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4人,其中口头报告15人,张贴报告9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行星大气与空间环境研究,包括行星大气层、电离层、磁层等,主要成果包括:①报道了火星阿联酋希望号对火星大气全景观测的首批探测结果;发现了火星大气潮汐对沙尘暴的调制;天问一号环绕器观测到火星氧离子羽流逃逸;报道了火星迷你磁层顶磁重联与磁尾交换重联;火星磁尾电流片磁镜模结构中局地激发的哨声波;发现火星电离层中的环分布的热质子可以局地激发磁声波;②报道了月表水含量与来源的新进展,使用嫦娥五号就位红外光谱和返回样品研究,发现细粒样品比粗粒样品含水量更高,证明月球水的含量与粒子注入作用有关;使用数值模拟得出了月球尘埃在月表壳层中的运动与分布,发现太阳天顶角影响月球电势分布,而不同鞘层的电势分布又对尘埃运动产生影响;③使用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金星云的空间变化特性;使用VeRa硫酸观测数据测定了金星云中的涡流扩散,发现了金星磁尾大尺度等离子体涡流;④使用三维全球混合模拟发现在极端太阳风条件下水星日侧磁层消失的现象;⑤在木星日侧磁盘首次观测到磁重联现象,证实了在木星磁盘动力学中日侧重联对粒子加速的重要作用。

2、行星内部结构研究,包括行星内部构造、重力场、磁场、发电机理论等,主要成果包括:①基于天问一号着陆器实现我国自主火星重力场构建,发现了Insight共振模式对火星环境因素的相应;②使用伽利略号飞越木卫四时的磁场探测数据发现木卫四可能存在发电机磁场,利用感应磁场模型磁场参数计算了木卫四不同轨道的感应场,通过与观测值的比较证明了木卫四表面可能记录了壳剩磁。

3、比较行星物理学研究,包括行星与地球之间、不同行星之间的对比,具体成果:发现了金星磁尾与火星磁尾等离子体涡流的不同,研究了类地行星热演化的影响因素;给出了行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上游太阳风的统计特性。

4、多学科交叉研究,如行星物理学与行星地质学的交叉,具体成果:发现地震学约束可能是火星南北半球二分结构的成因机制;研究了地球磁层中的地向流与尾向流对月球水的影响,统计了地向流和尾向流轰击月球的频率,并对它们轰击月球产生水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地向流轰击月表产生的水更容易在月球表面保留;通过计算月球极区赤铁矿含量的分布,发现赤铁矿分布与水有正相关性,发现了月球水可能会影响赤铁矿的形成。

5、与行星物理学有关的其他研究,如评估了天问一号MINPA仪器中性原子观测数据的有效性,为火星能量中性原子研究提供了可靠参考。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新的学术观点:使用“天问一号”可实现我国自主火星重力场构建;地震学可为火星南北半球二分结构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火星大气潮汐可能对火星沙尘暴存在调制作用;嫦娥五号为月表水的含量与来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源;金星磁尾存在不同于火星的大尺度等离子涡流;木卫四可能存在发电机磁场;火星磁重联可在火星磁层中不同磁拓扑的磁力线间被触发;哨声波、磁声波可在火星磁尾、火星电离层被局地激发。

2、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近年来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嫦娥”、“天问”系列、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任务与BepiColombo探测任务为行星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数据,为行星大气与空间环境研究、行星内部结构研究、比较行星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行星科学是当今科学前沿之一,是我国科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自然科学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众多行星探测任务的顺利执行,使得行星科学工作者们积累了不少原始观测数据,如何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科学解释仍然是一个挑战。此外,行星科学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专业技术。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行星科学的前沿问题。

 

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召集人:王世民 蔡永恩 孙 涛 罗 纲  胡才博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1篇,年刊录用篇数21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0人,其中口头报告12人,张贴报告8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5专题收到地球、月球、火星、水星等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的21篇论文,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相似火星震的系统研究工作,揭示了火星幔存在持续岩浆活动;

2、水星的核幔耦合热演化;

3、嫦娥五号的原位时移雷达数据的处理,观测到月壤广泛存在多层结构;

4、月表月壤和月岩的温度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对热月震事件的成因进行探讨;

5、非洲西部、日本南部及琉球岛弧的深部结构;

6、发震断层的力学行为和大地震同震及震后变形的数值模拟;

7、地幔柱熔融抽取和地质构造的时空演化的数值模拟;

8、板间地震和板内地震的时间模式的差异性研究;

9、反演断层应力变化预报地震孕育区;

10、热对流的线性稳定性、极轴变换、裂隙影响。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多学科交叉的趋势愈加明显。如相似火星震的研究,采用多种技术对相似火星震进行确认,结合多学科研究成果,深入挖掘相似火星震对火星深部结构的启示。

2、地球科学与行星科学保持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的态势。本专题报告了很多比较行星学的工作。

3、反演断层应力变化预报地震孕育区的工作更趋深入和系统。对震前和同震断层应力变化进行定量研究,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大地震的孕震区。

4、有外国留学生在本专题做口头报告,汇报了对非洲西部深部结构的成像研究工作。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会议室有点小,建议今后申请大一点的会议室;

2、加强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的研究,并开展与地球科学的比较研究;

3在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面,应加强多场耦合、非线性流变模型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4、在本专题“反演断层应力变化预报地震孕育区”论文的基础上,加强定量预报地震孕育区的案例推广工作,为发震减灾提供科学指导。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召集人:赵连锋  裴顺平  王  志  包雪阳  薛雅娟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34篇,年刊录用篇数34篇;年会做报告人数34人,其中口头报告24人,张贴报告1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构建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华南、腾冲、日本东北等多地区的Lg/Pn波衰减模型,为岩石圈热结构和构造演化提供了约束;

2运用地震学方法定位2022年四川泸定MS6.8地震序列,获取发震构造和几何结构特征;

3、系统探讨了Lg波、Pn波、远震体波和面波的衰减成像方法的理论和方法。

4、给出北溪管道、内蒙阿拉善等地区的爆炸的新的地震学观测。

5、地震波Q值的量子计算理论、方法和应用。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运用Lg/PnQ值模型从衰减角度约束岩石圈结构,得到了一系列新的构造解释;

2、将波动方程偏移应用于区域构造成像,可以获得10km深度的精细成像结果;

3、开发了远震体波、瑞利面波等不同震相的衰减成像方法;其中面波衰减成像方法存在“反常衰减”,需要考虑其与射线散焦、视各向异性、反向散射等效应的关系;

4、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地震定位和断层识别,获得了精细发震断层结构和对应的复杂破裂过程;

5、科技突破点:量子计算地震学。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地震波衰减方法在深入了解地下结构和地质特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为地震学和地质学研究提供更多信息和见解。其不仅可以用于地下结构和岩石的研究,还可以应用于勘探、资源评估、地震监测和危险评估等诸多领域。相比于地震波速度成像研究,地震波衰减成像研究具有一定滞后性,在方法上还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地震多次波去除与应用

召集人:卢绍平  王一博  张乐乐    杨 马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4篇,年刊录用篇数24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3人,其中口头报告16人,张贴报告7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多次波预测、衰减、去除方法:基于Marchenko方法的层间多次波预测、去除方法;多次波衰减在辽河火成岩地区的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方法(U-NET、闭环网络框架)的多次波预测、去除方法等。

2、多次波成像方法:逆时偏移Marchenko multiple elimination数据中的成像条件、一次多次波联合成像、数据驱动的多次波成像方法、基于倾角约束的VSP资料逆时偏移成像等。

3、前沿的地震反演方法:复杂介质线性化波形反演、全波场反演成像方法等。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基于矢量反射率正演算子的全波场反演成像方法:一种非线性反演成像方法,能够有效利用一次波、层间多次波、表面多次波等信号同时获取地下高质量成像结果,消除传统方法可能在成像结果中引入的串扰噪声;

2、基于人工智能方法(U-NET、闭环网络框架)的多次波预测、去除方法: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网络进行多次波成像质量改善、多次波信号预测及衰减,相比传统方法提升了效率及准确性;

3Marchenko类方法在多次波预测、衰减、成像中的应用:相比传统方法,Marchenko方法理论上能够完美预测、衰减地震资料中的多次波信号。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未来,地震多次波去除与应用技术将为地震勘探提供更加准确的结果。建议开展跨学科合作,引入新技术方法(数学领域、计算机领域等),提升相关方法应用的可靠性。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召集人:刘伊克 杨顶辉 李小凡 赵志新  符力耘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84篇,年刊录用篇数84篇;年会做报告人数78人,其中口头报告48人,张贴报告3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地震勘探正演模拟、偏移成像方法和速度反演方法,高铁地震学以及主被动源研究地球深部构造等。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多种改进的地震波成像方法,基于全波形反演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包括高铁震源在内的各种正演模拟技术等等;而在地球科学方面则有南极冰盖主动源成像和基于天然地震的全波形反演应用等成果。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振东利用主动源地震数据实现了南极冰盖的成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王凯利用噪声面波和体波反演上地幔的速度结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刘红伟介绍了一系列提升地震成像计算速度的方法;沙特阿美刘璐通过在成像域进行自适应比对来提高地震波成像的效果。南方科技大学的杨凯介绍了一种各向异性波场的成像方法;清华大学的温瑨提出了一套基于快速Viterbi算法的岩相和物性参数联合反演方法;中海油研究总院的黄小刚介绍了压缩感知技术在海洋地震采集领域的应用。此外,近些年提出的新研究方向高铁地震学也贡献了数个高铁震源模拟的报告。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基于地震波传播理论的成像和反演等方法是勘探和开发地下油气资源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的油气开发已经转向为以非常规油气藏为主,例如裂缝性油气藏、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和低孔低渗油气藏等。传统的地震波成像方法难以满足这些非常规油藏的勘探和开发,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亟需开展基于复杂介质(各向异性,粘弹性等)地震传播理论研究,以及高密度采集条件下的地震快速成像算法。

除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外,地震波传播与成像理论还可以用于地球科学方面的研究。油气勘探发展出的各项成熟技术,可以被用于处理人工源或者天然源的地震数据,对地球内部结构进行速度建模和偏移成像,这也是本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

地下结构成像及介质变化监测

召集人:郑 勇  姚华建  王 涛  李红谊 罗银河  王宝善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78篇,年刊录用篇数71篇;年会做报告人数71人,其中口头报告35人,张贴报告36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本专题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1、面波、环境噪声、尾波干涉研究的方法、新技术;

2、利用面波、环境噪声、尾波干涉技术研究地下结构;

3、利用面波、环境噪声、尾波干涉技术研究地下结构变化。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在新方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动向:

a)提取长周期背景噪声面波信号的方法。杨英杰等提出了DoubleBeamformingstacking方法,利用子台阵的台站间互相关来提取互相关,采用两个台阵来进行计算和叠加,用空间换时间,可以显著提高信噪比。

b)发展了阵列式远震Love波层析成像,在双平面波的基础上,发展了单平面波成像。比较单台法和双台法的结果,通过相位矫正和和数据加权,可以很好的降低频散曲线的误差,大大提高结果的可靠性。不过该方法还是主要适合基阶,高阶依赖比较高的话,成像结果就会大受影响。

c)将泊松-泰森多边形引入到噪声成像反演中,将灵敏度矩阵投影到泰森多边形上,可以较好提高各向异性反演精度。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射线密度和方位,采用自适应泰森多边形网格,可以使得很小的checkerboard网格的边界也能恢复的很好,有效的提高反演的客观性和分辨率

d)发展了深度学习方法,反演岩石圈剪切波速度结构。通过循环网络,结合迁移学习,提高反演网络的泛化性,从而对剪切波速度结构能够更准确的反演和分析。

e)发展了短周期成像中地形矫正的方法。部分报告提出了考虑地形起伏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反演浅层结构的图像。该工作对于矿区等勘探和城市地下空间研究方面有较重要的意义,可预见的将来,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在结构研究方面,有以下的一些新动向

a)蒙古高原的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采用三期不同的流动台阵来确定速度结构,用三台直达波干涉方法来确定结构。三台法有效的提高了数据集,提高了三分之一。发现了Togo火山区的结构与衰减,大地震发生在脆性和低速区域。

b)结合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给出了海南地幔柱的可能的形态,以及其通道的动力学形态,表明,结合噪声成像等技术,和动力学数值模拟,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对于重要构造问题的认识。

c)地震波速度时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本专题今年对地震波速度变化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特别是断层内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对于认识应力状态具有关键性作用。孙腾辉博士的研究,基于背景噪声得到经验格林函数,采用尾波干涉计算地震速度变化,在小波互谱方法进行研究,得到了垂直于安宁河断裂带的速度结构变化及其与固体潮的关系,发现潮汐应力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断层区域的介质速度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潮汐力如何影响介质裂隙的张开和闭合,定量给出了潮汐力对断裂带区域的速度结构的影响。该方向的研究对断裂带的应力状态及其地震危险性提供了独立的约束。

d)利用面波成像,研究海洋转换断层的结构。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本学科近些年来发展非常好,专题收到的摘要也很多,并且在多个方向上都有新认识和新方法的出现。考虑到当前学科的发展,建议学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

a)在密集台阵、新的观测技术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近些年来,密集台阵技术、DAS技术等的出现,使得对地下结构和地震震源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未来,进一步深入挖掘这些新技术,是我们的重要方向;

b)人工智能技术和面波、尾波、密集台阵观测相结合,使得更精细的成像和地震震源研究能够更好的开展;

c)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进一步深入。对于地下结构的认识,面波虽然能够获得速度大小,但对于界面约束相对不足,对物质性质的约束仍存在不足。如果能够将地震资料和重力、电磁等结合起来,将能够大大推动我们对于地下物质的认识;

d)在断层性质、发震构造和地下物质变化研究方面进一步推进。随着海量数据的出现,以及地震尾波、噪声获取的时间变化信息,与GPS等大地测量技术相结合,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认识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地震危险性,从而在新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

召集人:高 原  王 赟  吴庆举  艾印双  杨顶辉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4篇,年刊录用篇数24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3人,其中口头报告18 人,张贴报告5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基本情况:专题11“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会期一天,高原研究员、王赟教授、杜启振教授、鲍学伟教授和芦俊教授主持了该专题的交流。

(一)各向异性计算与反演方法

在各向异性计算方面,介绍了基于新的相-群速度关系,推导了一般各向异性介质中群速度解析表达式。使用各向异性反射率法和偏振到时差数值模拟技术,根据上地幔橄榄岩矿物弹性模量,讨论了上地幔不同类型斜方橄榄岩层对远震SKS波分裂图像特征。改进了各向异性起伏海底地震波正演模拟研究,针对海洋地震勘探特点,提出一种流体-固体各向异性模式。

在各向异性反演成像方面,采用频率-贝塞尔多阶背景噪音面波成像方法用于研究地壳三维径向各向异性,提出基于程函方程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岩石圈P波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运用上述两种方法,都获得了高分辨率各向异性图像,并用于深部物质运移问题的探讨。

(二)勘探地球物理中的各向异性研究

通过S波分裂的原理、在裂缝性油气藏中的应用与勘探地震学S波分裂研究的四十年发展历史等内容介绍,展现了S波各向异性的重要作用。

通过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各向异性校正与成像,使用3D-VSP数据对PPPSVPSH波场进行速度成像,刻画了油田区复杂各向异性结构。针对工业开采区的微震活动,开展地震定位与近震S波分裂研究,揭示出地壳各向异性受到构造影响并探讨了参数的时间变化。

(三)面波各向异性

密集地震台阵资料面波成像可以刻画不同构造区径向各向异性,能够有效约束造山带板片俯冲和超高压变质岩形成。

面波三维方位各向异性反演方法获得的成像结构,显示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呈现了向四川盆地延伸的高速结构,认为该高速体可能阻断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中下地壳低速物质的运移。

(四)地震体波各向异性

地震体波各向异性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报告展现了利用近震S波、接收函数Pms波和远震S(K)KS波分裂揭示的各向异性,对青藏高原南北向裂谷作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显示多种数据综合研究,有助于探讨(例如山东半岛)地壳变形和地幔物质运动。

对比地幔过渡带P-S转换波(P410sP660s),分析俯冲板块缺口附近的地幔过渡带各向异性,通过解析不同圈层的贡献,揭示(西北太平洋)深部各向异性结构。

密集宽频带流动地震测线在解析跨构造域(川滇块体与四川盆地)或跨断裂带(红河断裂与小江断裂)的壳幔各向异性变化特征具有特殊作用,可以揭示复杂的精细各向异性结构,为壳幔变形提供重要的地震学约束。

利用近震S波分裂研究,探讨了2023年土耳其双震震源区S波分裂变化特征,认为震源区上地壳各向异性主要受区域应力场控制和块体运动影响。利用近震S波偏振及获得的各向异性参数,观测到日本东北地区弧前快轴方向近似平行海沟,弧后地区快轴垂直海沟,弧前分裂时间小于弧后。

关于Pn波形对于地壳各向异性和上地幔各向异性的敏感性分析,揭示各向异性在波形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获得大量小震资料,获得区域S波分裂参数,揭示上地壳各向异性的区域分布差异性特征。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各向异性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以及各向异性反演方法依然是各向异性研究的关键,新的计算方法要进一步结合具体构造区域的实际情况,推进各向异性计算与反演技术的进步受到研究者关注。

2、体波各向异性与面波各向异性研究的进一步结合或融合,有助于获得更准确的特定区域的深部各向异性及介质变形(或物质运移)特征。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需要进一步推进各向异性理论、计算和模拟研究,高度密集地震观测台阵对跨构造域及跨断裂带的各向异性精细空间分布研究尤为重要,对地壳、壳幔及不同圈层尺度各向异性及动力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2、生产部门对勘探地球物理中的各向异性研究与应用依然重视不足。

3、各向异性研究是地震学的一个迅速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大研究支持力度很有必要。

 

地球物理场卫星观测技术与应用

召集人:泽仁志玛  申旭辉  张学民  史建魁  刘文龙  张效信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5篇,年刊录用篇数25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8人,其中口头报告11 人,张贴报告7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张衡一号卫星总体情况介绍:泽仁志玛系统介绍了张衡一号卫星从发射以来的在轨情况和取得的重要科学成果。黄建平详细介绍了张衡一号卫星的运行状态和数据服务情况。

2、卫星重力测量及应用:张立华老师介绍了我国最新在超低轨道空间的重力梯度测量卫星的关键技术及进展;罗志才介绍了研究团队在卫星重力测量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推进我国自主重力卫星和新一代卫星计划的发展实施提供新思路。周新使用重力卫星GRACE长时间序列研究震后重力变化,确定地球的黏度结构。潘旭东对GRACE_FO的星相仪噪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组合姿态方法。王康对GRACE Follow-OnACC-1A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并利用C星的测量数据对D星进行了重构。

3、电离层观测和地球电磁研究:史建魁利用Cluster观测数据,对极区场排列电子(FAE)的性质进行了统计研究。王国军基于海南低纬度台站数据统计分析了F区底部电离层波矢量的日平均变化。傅志豪分析了中国地区在安静电离层状态和及St. Patrick's day磁暴期间的Gradient Ionospheric Index(GIX)对电离层扰动强度及电离层状况的表现能力。王桥介绍了基于ZH-1的全球低频电磁频谱背景观测研究。王应林对利用HAMP卫星数据处理获取了不同卫星轨道高度的全球电磁感应磁场,在磁层环电流假设前提下计算了全球电磁感应传播函数C响应。

4、地震电离层响应:许嵩利用ZH-1上的GNSS掩星接收机电子密度剖面数据,研究了地震活动与电离层峰值电子密度之间变化的相关性。娄文宇基于地震电离层监测试验网开展了电离层扰动研究、电离层长周期背景研究、地震电离层统计研究。

5、地磁场及行星磁场建模及研究:许钜源利用动力学模态分解对过去二十年核幔边界处的地球主磁场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主磁场时空变化分析的有效性。桂江送针对卫星数据处理,采用磁偶极源与球面棱柱体磁场效应正演计算,讨论与分析了场源剖分方式、剖分大小、层数与空间分布等对卫磁异常数据处理精度的影响。张攀基于修正球冠谐分析方法构建了澳大利亚及其邻区的高精度与高分辨率岩石圈磁场模型。刘定美基于卫星模型和航磁数据进行了青藏高原岩石圈磁场建模研究。唐湘飞基于等效偶极源方法开展火星壳磁场建模研究。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卫星重力测量技术:卫星重力测量为解决全球高覆盖率、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重复率的重力测量开辟了新途径,特别是CHAMPGRACEGOCEGRACE Follow-On等重力卫星的成功实施,使得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空间分辨率和精度均得以极大提升,充分展示了卫星重力测量技术在全球静态和时变重力观测方面的优越性。国内很多研究团队已经基于国外数据开展了数据处理和科学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为我国推进自主重力卫星的实施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高分辨率岩石圈磁场建模:在资源与能源勘查、地磁导航以及水下磁性目标探测等方面,构建高阶地磁场模型的需求变得日益紧迫。张攀建立的澳大利亚岩石圈磁场模型的分辨率达到了球谐6500/次,在地球表面处的最短波长约为3 km,达到了高分辨率地磁场模型所需的分辨率水平。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张衡一号卫星作为我国第一颗兼具空间物理和固体地球物理综合观测的地震电磁监测卫星,经过了5年多的数据处理和案例分析的积累,已经在地震监测和空间观测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地球物理场卫星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已于今年发射升空,张衡一号02卫星、天琴二号卫星研制进展顺利,我国全球地磁场、重力场、电磁场、电离层建模和动态信息感知获取能力将得到迅速增强,未来有望在地球物理场观测建模和地球动力学机制方面取得突破。

 

无人机地球物理技术

召集人:孙怀凤 钱荣毅 马国庆 蔡红柱  杨迪琨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8篇,年刊录用篇数17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7人,其中口头报告12人,张贴报告5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本专题所投稿的论文涉及无人机时间域、频率域电磁以及无人机探地雷达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最新的理论研究、算法开发、模拟软件研发、仪器设备研发和工程应用等诸多方面。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薛国强研究员系统的研究了短偏移瞬变电磁探测系统的理论,为半航空瞬变电磁方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付志红教授在半航空瞬变电磁仪器装备方面有了巨大突破,采用了轻量化的仪器装置,达到长时间探测的目的。博士生赵岐在用BEDS-FDTD方法模拟瞬变电磁的IP效应时,为了解决求解过程中需要储存当前时间步之前的计算场值引起的计算负担问题,采用SOEsum-of-exponentials)方法近似求解分数阶导数项;这些报告在会场都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其中针对分数阶偏微分方程求解的讨论是今年的热点和新的创新增长点。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无人机地球物理技术由于较传统地面物探方法拥有更为高效的作业效率,而且勘探精度也能满足需要,是目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勘探技术,这也反映在本专题得到了参会者的积极响应。然而,由于采用了无人机载移动平台,相关理论研究以及数据去噪技术还处于初步阶段,仍需要大力发展和继续完善;无人机物探方法的应用场景也需要继续挖掘。

 

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展

召集人:汤 毅  胡天跃  彭丰林  周连庆  席继楼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72 篇,年刊录用篇数70篇;年会做报告人数55人,其中口头报告35人,张贴报告2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地震监测信息系统研究与发展

地震监测信息系统是以地震科学数据为核心,各级地震监测组织机构按照业务分工,产出数据流、信息流和监控流,形成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体系。本次年会上,重点研讨了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地震监测信息系统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规划与展望等。特别是,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⑴云原生技术体制构建业务协同服务框架,实现地震分析业务的低代码开发、插件式集成与分布式并行调度;⑵基于大数据消息中间件、流计算和云推送技术,实现海量地震观测信息高并发实时引接、处理、入库和按需共享分发;⑶基于资源虚拟化技术和微服务技术构建混合云平台;⑷实现基础设施统一管理、集约分配、共享复用和弹性伸缩等技术路线,可以构建地震数据“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地震数据服务系统,实现长时间各类型全量地震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共享服务,为地震数据处理分析提供大数据环境和数据支撑。

2、人工智能方法在地震监测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方法,由于特有的漏检少、拾取误差小及处理速度快等技术优势,以及较强的学习、快速获取信息、信息综合及排除人为干扰等能力,近年来在国内外地震检测、震源参数与震源机制解分析、震相拾取、地震定位、地震分类、地震预测及地震预警等业务中已经有了重要应用。本次年会上,重点报告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地震监测预测技术研究、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天然地震与人工爆破判别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震时间域速度分析上的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速度谱自动拾取算法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微震检测及地震序列活动性研究、基于卷积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地震类型识别方法研究以及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重力、电磁等地球物理场异常数据分析研究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及进展。

3、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探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采用地震、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重力等方法和手段,探测和研究地下介质结构及时空变化、矿产资源及其空间分布等信息,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极大的提高了勘探的准确度、速度和效益。在本次年会上,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探测技术等多个层面,对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交流和研讨,主要包括:3D-MAE地震勘探大模型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电磁成像参数反演,基于SSD的高密度电法反演数据的智能解译方法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浅层高分辨瞬变电磁接收机的研制,随钻方位密度成像深度学习超分辨率处理,迁移群体智能机器学习方法应用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Marchenko成像中聚焦函数的校正方法研究,基于航磁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识别超基性岩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掘进源面波频散曲线提取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电磁成像参数反演方法研究与改进,等等。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利用目前主流大数据组件和微服务支撑环境,可以提升我国地震监测预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实践创新和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⑴通过该平台提供的开发运维全流程自动化工具链,同时完成整个系统开发及运维过程,打破了传统开发过程中开发及运维各自为战、学习成本高的壁垒;⑵ 该平台拥有的标准化的资产(代码及制品)存储能力并提供统一的开发运行环境,可以完成整个开发项目的一体化管理,有助于完善开发标准及流程。

2、地震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研究与应用,对于地震监测预测预警业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等具有可以预见的促进意义和推动作用。该项研究主要涵盖:⑴研发地震人工智能大模型关键技术;⑵研发地球物理场前兆异常信号自动识别提取技术;⑶研发地震人工智能综合预测关键技术;⑷研发大地震人工智能地震预测技术;⑸拓展地震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等。

3、人工智能方法和技术等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升了地球物理勘探及矿产资源探测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探测效率。例如:⑴基于CIFLog平台智能模块开发的储层参数分段预测计算方法,在规范数据预处理与训练数据构建流程、创新构建机器智能学习架构、提出储层孔隙度分段计算方法以及建立智能预测结果可信度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高了该储层参数的预测精度;⑵NB-IoTWi-Fi和蓝牙无线传输技术及云平台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浅层高分辨瞬变电磁接收机的近距离或远距离环境下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提升了该设备的连接管理、用户指令的下发、采集数据的转发等信息存储及处理能力;⑶神经网络方法在航磁数据圈定超基性岩中的应用研究,提高大区域内的超基性岩预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分辨能力;⑷迁移学习方法丰富了样本数据的多样性,能够为群体智能机器学习模型提供较好的数据信息,提高了样本数据的质量,从而提升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等。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近年来,计算机性能的提高使得机器学习在地球物理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地球物理勘探的应用进展十分迅速。然而,机器学习在地震监测预测领域应用尚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和初步应用阶段,期待在该领域获得进一步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与进展;

2、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极大促进了地球物理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应用能力和效能。目前,在知识产权、卡脖子技术及信息安全等方面亟待继续加强研讨;

3、在地球物理探测中,依据观测到的地球物理场信息反演地球介质的物性参数是地质问题解释和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继续加强多学科信息融合分析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有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和提高地球物理探测精度等。

 

智能物探与智能油气田关键技术

召集人:杨午阳  陈文超  马坚伟  魏新建  伍新明  李海山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50篇,年刊录用篇数50篇;年会做报告人数50人,其中口头报告35 人,张贴报告15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2023年本专题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勘探、高性能计算、能耗预测、数字孪生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从人工智能与油气领域业务融合的角度,组织专家研讨,以期为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等领域的落地提供技术支持和可借鉴的经验,促进学术界与生产单位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相关领域技术进一步发展。

本专题累计投稿50篇,录用50篇。年会交流论文50篇。

投稿涉及:智能物探理论基础研究,标签数据集构建,智能去噪、多次波衰减、初至拾取、数据重建、速度建模、全波形反演等方面。交流报告中,大家就智能处理方法,智能层位解释、断层解释、裂缝识别、含油饱和度检测、多参数反演等智能解释方法,以及高性能计算、数字孪生工况诊断、能耗预测、油气生产仪表异常识别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现场人员爆满,讨论交流气氛非常热烈。下面就一些重点方向进行归纳总结:

1、智能物探相关理论方面

1)哈工大(威海)杨芳舒综合应用数模双驱动反演与基于小波的隐式神经学习,降低弹性反演对初始模型、数据噪声、低频信息的依赖,同时挖掘了隐式神经学习在大尺度反演方面的潜力,对当前较热门的全波形反演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晓明通过整合常规解释的层位信息、断层信息、地层倾角信息构建相对地质年代体,具备对地震反射及层位的隐式表征的能力,通过隐式模型,形成层控小样本地震相识别方法,该方法降低了对样本数量的需求,并且取得了实际应用,具有大规模实际推广应用的潜力。

2、标签数据集建立方面

1)沙特阿美周彤提出了可适用于多种深度学习任务的具有真实特征的地震数据集的生成技术,该技术可使用图像引导插值(IGI)将地震图像、测井曲线与子波信息插值到三维数据体重进行地质统计模拟,然后使用序列高斯模拟技术(SGS)在保持地质特征的同时增加真实随机性,这样有助于提高网络在多地震解释任务中的可转移性。该技术可为多任务深度学习方法的数据集生成提供借鉴。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徐升博针对实际情况下测井数量少、较难获得预测结果的问题,提出了两步预测法:第一步,使用K-Means++方法优选标签位置,用传统方法在这些位置制作标签,并半监督训练网络;第二步,用测井数据制作的标签继续半监督训练网络,最后用训练好的网络中的反演网络从有衰减的地震数据预测未衰减地震数据,很好的缓解了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

3、智能处理方法方面

1)本次专题会议有多篇报告关于地震智能噪声压制,可见地震噪声的智能化压制是重点也是难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张铁强专家详细讲解了基于NonIID建模的人工智能随机噪声衰减方法在Geoeast软件的实际应用效果,该方法基于NonIID建模的方法能够有效衰减随机噪声,并且计算效率高,无需测试参数,较常规智能方法可更有效的保护有效信号,该技术有望于2024年集成至Geoeast商业版以供使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西北分院许鑫将2DDnCNN去噪网络扩充至3D,并且将DnCNN网络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去噪效率,实现了常见地震噪声,例如随机噪声、面波噪声、异常道噪声、相干噪声等噪声的压制,并且实际应用效果较好,有进一步推广使用的价值。同济大学王本锋教授团队提出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的鲁棒混合时频域高分辨率Radon变换,能高精度估计含强异常噪声地震数据其对应的高分辨率Radon模型,其本质上是以Radon变换算子作为桥梁,将模型驱动及神经网络非线性数据驱动进行结合,以自监督的方式实现高分辨率Radon模型估计,该方法不依赖干净标签数据,具有自适应性。

2)哈工大杨芳舒团队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黄建平团队分别开发了数模双驱动反演与基于小波的隐式神经学习的全波形速度反演方法、基于MAE网络的高分辨率速度反演方法。这两种方法均能一定程度降低全波形速度反演对初始反演速度模型的依赖,对全波形反演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3)西北分院吴丹将人工智能领域引入自适应矩估计(Adam)方法解决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的效率问题,通过结合Adam算法和炮编码技术,只需要消耗大约2次完整炮集数据RTM的计算成本,就能够得到比RTM分辨率更高、更精确的反射系数结果。

4)西北分院王立德开发了基于专家经验约束的模型分割聚类智能速度分析技术,该方法相比深度学习,无需进行海量标签制作和耗时的网络训练,不存在泛化性问题,相比常规无监督聚类,能够具有有监督方法学习专家经验的优势,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噪性,实际资料累计应用超过2000km2,在速度建模方面实现了提质增效。

5)在地震数据恢复重建方面,同济大学王本锋教授团队与西安交大张春霞教授团队分别提出了基于多步自监督算法的同时混叠数据分离与插值重建技术与基于迁移学习的智能规则化方法,两种技术均避免了信号重建对干净标签数据的依赖,同时较常规信号重建方法,改善了重建效果,提高了插值重建效率。

4、智能反演方面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黄建平教授团队提出了基于掩码自编码器(MAE)的高分辨率速度反演方法,该方法利用Transformer改进版作为网络架构,先使用掩码编码器实现自监督预训练,学习地震数据中的特征表示,然后将训练好的编码器作为微调网络的一部分,使用沿着井路径构建的训练数据集进行监督学习,获得最终训练好的反演网络。

2)中国科学院杜蒙、毛伟健团队开发了偏移图像引导的地震数据弹性参数反演技术,通过将地震数据进行压缩,将压缩后的正演地震记录与对应偏移图像一同输入网络训练,从另一角度解决了神经网络只能拟合固定尺度的地震数据,测试数据变化时需重新训练的问题。即压缩矩阵不仅允许地震数据和RTM图像保持相同的空间维度,从而更好地执行地下结构约束,而且还使网络具有处理不同大小数据的能力。该方法对其他深度学习任务处理此问题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汪宇锋、胡祥云团队开发了利用迁移神经算子学习高效求解频率域波动方程的技术。通过迁移算子学习可以预测不同震源位置和震源频率的波场,迁移后的模型只需更少训练数据量和训练次数就能达到无迁移学习的预测效果。该技术表明了迁移神经算子学习可改善算子学习的泛化能力,提高频率域波动方程求解效率,实现从偏微分方程参数空间到解空间的映射,显著提高求解效率。

5、智能解释方法方面

1)清华大学陆文凯教授团队提出了基于递进多视图学习的叠前地震弹性反演和含油饱和度预测技术,针对反演问题的欠定性、多解性问题。利用叠前多角度地震数据进行多视图任务学习的弹性参数建模。提升反演模型的泛化能力。并且针对测井标签数量较少的问题,利用正演物理模型约束与倾角构造的约束,提升反演结果的空间连续性。该方法的盲井含油饱和度预测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2)成都理工大学杨玉霏等建立了一套裂缝智能识别方案,评价裂缝发育段、倾角、充填性、发育密度等特征,单井裂缝评价效果与岩心观察及成像测井吻合度高,可推广应用至其他只有常规测井资料的单井评价中。另外在对裂缝有无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裂缝倾角、裂缝充填性、及裂缝发育密度等参数的定量判断,最终结果与生产资料较吻合。为储层有效性评价、空间分布预测、工程“甜点”评价等提供了依据。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伍新明教授团队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维反射率估计技术,针对不同数据类型,开发了不同维度的深度学习网络,通过正演合成模型数据集训练网络,将其应用至实际地震数据的波阻抗反演,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其团队还研发了层控小样本学习的地震相智能识别方法研究,通过隐式模型,可形成层控小样本地震相识别方法,对样本需求量大幅降低,并可实现三维地震相识别。

4)成都理工大学田仁飞详细讲解了基于地震多属性XGBoost算法的VP/VS预测方法,该方法无需叠前数据,仅利用工区有Vp/Vs测井的井旁地震道的地震属性建立训练模型,然后推广应用到整个研究区,直接获得能够反应储层流体性质的Vp/Vs参数,为直接从叠后地震属性预测Vp/Vs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

5)西北分院冯刚针对不同工区的情况,提供了不同策略的储层参数预测方法,这些方法相较于常规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在精度上都有较大提高,而且网络的泛化性也很好,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6、智能油气田关键技术方面

智能油气田关键技术为本专题2023年新增专题内容,涵盖了综合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数字孪生等对油气田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调控。智能油气田技术可有效地提高油气田的开发效率和生产效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

1)西北分院李峻详细讲解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能耗预测方法,针对上游16家企业,采集连续5年历史数据,将月产油量、月产气量以及综合能源消耗作为实验数据集,共计960条数据集,通过聚类算法进行分类,使用ANN网络作为网络架构,可实现根据生产数据预测能源消耗量。

2)西北分院付占宝提出了基于LSTM的油气生产仪表异常识别技术,针对LSTM模型传统的误差评价方法不适用于仪表故障量化表征的问题,首次提出概率表征的评价方法,将RMSE与概率评估建立联系,形成诊断结果的概率方式量化评价新方法。并且设计了工业场景智能诊断模型运行机制,解决模型的训练、部署、运行、更新难题。仪表检测时间从传统3~7工作日变革为10分钟在线检测。为仪器仪表故障诊断提供了置信概率的量化评价新方法,同时支持了仪表精度漂移等故障的在线检测,变革传统的实验室检测的方法。

3)西北分院沈飞、朱龙鹏详细讲解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抽油机功图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通过CNN-LSTM网络的整体迭代训练,实现了通过功图数据诊断抽油机空抽与杆断两类故障并在孪生模型相应部位报警。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发展数字孪生技术。不仅仅是在抽油机功图诊断的应用,要实现通过高精度的数字孪生模型,实现油气田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进行虚实融合的智能决策。

2、多视图多任务学习技术。通过对地下结构进行多个角度观测获取多个角度的叠加数据,对获取的多角度地震数据利用卷积核分别提取高维特征,再进行融合表征,得到高维统一特性,以此提升反演模型的泛化性能。

3、迁移学习地震数据重建技术。不同于字典学习,使用深度卷积网络获取地震数据内在规律和属性特征,使用合成数据网络参数去初始化实际数据训练网络,对网络性能进行改善,进一步获取更优的重建效果。

4、多策略储层参数反演技术。针对不同工区获取标签数据量不同,分类别分策略进行攻关,提供不同的储层参数反演方法,较常规横波预测方法在精度与适用性方面有较大提升。

5、基于知识图谱表征地层层序的三维全层位追踪技术。使用知识图谱进行层位片段的表征,构建知识图谱将其转化为图数据,使计算机能够准确表征层序关系和断层的三维空间位置。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物探以及油气生产方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展望未来,其发展趋势和发展建议如下:

1、数据采集手段将更加智能化和多样化

传统的地震勘探等物理方法在数据采集上存在盲区,而新兴的无人机、海底机器人、地震阵列等智能采集设备,可以实现更广域、更高密度的资料采集,特别是在复杂地形区域,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覆盖面。建议进一步加大这些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2、数据处理和解释技术将更加智能和自动化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勘探数据处理效率和解释准确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加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在资料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实现对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的智能自动解释。

3、多源异构数据的有效融合仍需突破

当前的资料类型和来源越来越丰富,如地震、地磁、地电、地质、地表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效融合仍面临技术障碍。建议加强多源数据融合算法研究,实现对不同类型数据的关联分析。

4、油气资源评估将实现“数智化”

传统油气资源评估依赖专家经验,评估误差较大。建议充分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化的资源量计算和不确定性评估模型,实现资源评估的精细化和“数智化”。

5、实现勘探全过程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目前各勘探环节之间信息孤立严重,建议构建集成化的智能勘探系统,实现从地质建模、资料采集到解释、评估的全流程智能化,并进行实时优化,大幅提升勘探效率。

6、加强行业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

石油智能物探学科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建议加强与计算机、传感器、地球物理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并加大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7、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勘探技术进步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影响,建立绿色智能勘探理念,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洋地球物理

召集人:夏少红  王秀娟  徐 亚  王大伟  郭振威   宋海斌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16篇,年刊录用篇数116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03人,其中口头报告50人,张贴报告53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2023年会涉及内容广泛,围绕着国家重大需求、学科前沿问题及新技术与新方法在深部、资源、环境及多学科交叉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交流。围绕我国南海、两极及大洋地区深部结构及资源和构造问题,开展海底地震仪、多道地震等观测研究,解析深部结构、构造活动等对浅部与资源形成影响;围绕深海沉积过程及流体释放等科学问题,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海底观测的地质与储层物性研究。专题内容涉及地幔-地壳-沉积层-海底-水体,呈现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物理海洋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海洋地球物理研究对象的多元性及地球物理技术方法的多样性。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在海底构造方面,对板缘张裂起始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径向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新方法,揭示了俯冲拖拽在汇聚构造背景下的裂谷初始演化过程中的主控作用。通过天然地震数据对俯冲带大洋软流圈结构进行高分辨率层析成像,揭露了俯冲大洋板块之下软流圈的低速不均一性特征,提出了新的俯冲带大地震的发震机制。

在环境与资源方面,利用OBS对北极高纬密集冰区下的强烈岩浆活动进行探测,发现了展布范围大、异常信号强的极地热液系统,对认识极地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首次在砂质储层发现水合物、游离气及二者共存的复杂成藏系统,揭示海底滑坡通过改变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范围,对天然气水合物和游离气分布及富集产生的影响,对认识砂质储层水合物富集成藏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球物理采集、处理及学科交叉方法方面,研发了实时在线式海底地震仪,有效实现了对海洋动力环境、化学环境、地球物理环境的长时间实时监测。通过海洋环境噪声研究珊瑚岛礁三维地质结构的技术手段,能够经济高效地获取珊瑚岛礁浅表精细结构,进一步深化了地球物理在交叉学科的应用。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方向,已经突破传统方法限制,将机器学习、统计学分析等技术手段应用到地球物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已经初步实现了从测井数据中自动识别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主观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在海洋地球物理装备方面,应积极开展技术探索,加快装备国产化进程,改善和提高海底定点观测能力,使观测设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能够稳定发挥作用。

在数据处理与分析方面,通过海洋地球物理手段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融合,构架海洋大数据。进而从海上采集到的海量数据中,用较低的时间成本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海洋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进行学科交叉,不仅仅是科技上创新,更是在数字信息时代中的发展趋势。

在技术手段的应用领域方面,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物探手段获得与地球科学相关的信息,还可以获得与生物学、考古学等相关的信息,应开拓视野,拓展海洋地球物理手段应用的范围,使得本学科可持续发展。

 

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

召集人:赵国泽 黄清华 王绪本 胡祥云  汤 吉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57篇,年刊录用篇数57篇;年会做报告人数54人,其中口头报告28人,张贴报告26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地球电磁新方法在地球动力学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包括北山地区古剪切带的规模及构造意义:以大地电磁三维各向异性结构为约束,华南雪峰造山带地壳电性结构与中生代陆内造山运动研究、滇黔桂南盘江构造区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研究、胶东半岛壳幔电性结构研究、基于三维电性结构的2008Mw 7.9汶川地震与2013Mw 6.6芦山地震余震“震空区”成因探讨、大地电磁数据揭示的地壳根部在单成因火山场管道系统中的塑形作用、珠江口西侧地下电性结构、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深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适合复杂地形的超宽频频带大地电磁密集倾子探测方法、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深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等。

2、地球电磁技术在矿产、地热资源和海洋勘探探测等方面的应用究

包括井下电法4D化关键科技问题与研究进展、海水运动感应电磁场流速反演方法研究、震电界面信号的分离及其对地下水文地质参数的敏感性研究、地空瞬变电磁法探测敏感区研究、含激电效应的半航空瞬变电磁响应、三维海洋可控源电磁带激电效应探测海洋油气资源研究、时频电磁在乌泊尔构造带勘探中的应用、冰岛高精度航磁数据特征及其居里等温面变化研究、云南省贡山县腊马底-福贡县利沙底地区铁多金属矿高精度磁法应用、利用天然场激发极化法探测深部矿产资源和全张量3D MT反演在中东某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等。

3电磁观测数据的正演和反演新方法研究

地球物理正反演研究一直是新方法的主战场,本届年会也有不少相关的研究报告进行了交流。包括基于宽度学习的磁场三维快速反演方法研究、基于非结构化网格三维MT正演在高精度地形校正中的应用、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大地电磁三维多进制反演、基于谱元法电性源瞬变电磁复杂介质三维正演研究、瞬变电磁虚拟波场的叠前偏移成像、磁测与直流电阻率数据二维联合反演、基于亚网格FDTD算法的机载探地雷达三维正演方法研究、Regularization approach for removing spurious solution in EM modeling with nontrivial anisotropy、基于BEDS-FDTDGPU并行的瞬变电磁快速三维反演、海水运动感应电磁场流速反演方法研究、大地电磁数据自适应梯度下降反演方法和基于蝙蝠算法和萤火虫算法的CSEM反演研究和基于互易定理的球形“地-电离层” 极低频水平电偶极子电磁场传播理论等。

4、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在反演和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快速应用与地球物理的各领域。本届年会有相应的报告进行了交流,包括基于自适应字典的大地电磁噪声去除技术研究、Three-dimensional inversion of airborne 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data using Deep Learning、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CSEM数据一维反演、基于Rhoplus校正的MT功率谱矩阵BP神经网络分类方法研究、基于蝙蝠算法和萤火虫算法的CSEM反演研究、基于DeepLabV3+深度学习算法的高频大地电磁智能反演技术研究和地震电信号的实时自动检测系统等。

5电磁新技术在地震、工业电网安全研究

包括地震电信号的实时自动检测系统、低渗透地层中隐失震电信号的响应特征研究、低渗透地层中隐失震电信号的响应特征研究、干热岩压裂井地电磁监测物理模拟研究、中国华北区域磁暴地电场极值灾害风险分析,井下电法4D化关键科技问题与研究进展、不同下潜深度目标的轴频电磁场幅值和相位分布特征研究等。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通过本次交流和讨论,电磁地球物理学在以下方面的发展新动向:

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磁地球物理,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和模型反演的效率,学科交叉促进了学科发展;

2、发展了一批的正反演新方法和快速计算技术,提高了电磁方法应用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勘探精度;

3、在深部结构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取得了新结果和新认识,为解释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4、电磁技术为生命线工程(如工业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地球电磁学研究,对于提高数据处理中减小干扰和拾取有用信号,解决繁重劳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提高反演多解性问题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发展电磁新理论、电磁观测新仪器和新方法,服务于我国电磁勘探和研究水平。

3、加强电磁新技术创新研究和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解决国民经济中的资源能源匮乏、人民生命安全和重大地球科学问题和工程应用。

 

探地雷达新进展

召集人:刘四新 钱荣毅 冯德山 冯 晅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32篇,年刊录用篇数32篇;年会做报告人数30人,其中口头报告18 人,张贴报告12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机载探地雷达;

2、钻孔雷达;

3、工程检测;

4、人工智能探地雷达数据处理;

5、火星及月球探测。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机载探地雷达;

2、火星及月球探测。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探地雷达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不断出现,探测精度不断提高。

 

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检测和监测的前沿技术与先进装备研究进展

召集人:杨 进 钱荣毅 熊    祁生文  肖建平      邵广周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9篇,年刊录用篇数19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9人,其中口头报告11人,张贴报告8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本专题的论文主要围绕环境污染,灾害检测与监测的环境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新软件、新成果及新应用开展了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1、地质灾害检测与基础资料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论文《基于并行电法的堤坝蚁巢探测试验研究》采用拟地震化的并行电法,提高了探测效率与精度。论文《浅水浅地层结构成像技术在海岸带环境地质的应用》采用自适应多次波压制、海底反射走时剩余静校正及潮汐校正处理成像,为开展海洋沉积动力、沉积源-汇体系、古气候和地质灾害等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2、城市道路病害及地下管线检测方面有深入研究。论文《地震绕射波对地下塌陷的正演模拟研究》和《基于PCA-ChOA-ELM 的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电阻率法探测》采用不同地球物理方法检测道路病害,探讨了病害形成的机理及信号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管线探测方面,论文《基于频率域电磁法的地下管线探测三维正演》设计了一种地下管线探测三维正演方法,为认识地下管线的电磁响应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3、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智能地球探测方面有新的应用。论文《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磁性盆地基底三维形态反演:以大同盆地天镇-阳高坳陷为例》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探地雷达信号反演》用机器学习解决地球物理反演问题,论文《基于深度学习的铁路路基雷达检测信号处理研究》将深度学习用于探地雷达检测中的干扰压制,相较于传统的方法,不仅提高了计算效率,还提升了反演及信号处理的效果。

4、地球物理信号处理新技术解决传统的地球物理资料处理问题。论文《基于Parsimonious 干涉地震层析成像》《基于广义S 变换的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DAS)监测数据时频域分析处理》《基于联合目标函数的二维瑞利波波形反演》《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天然源面波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数据联合反演方法研究》《基于密集地震台阵研究矿区浅部三维结构和震源参数》均采用了新的信号处理方法或改进的方法对地震信号、地震与电磁信号进行处理,对同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地球物理新软件和先进仪器装备研制方面有新的突破。论文《基于Electron 跨平台技术的矿山微震震源正反演软件平台》《基于TC-4850N的爆破振动监测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开发了新的软件平台,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有很强的针对性。论文《新型甲烷气爆震源与炸药震源对比试验研究》《大气电导率仪的研制及应用》《极地高精度地震采集站采集电路研制》研制了地球物理仪器装备,为解决实际地球物理探测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环境污染监测以及灾害检测等议题为地球物理研究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性能集成电路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学术增长点。

1、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在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资料处理与解释方面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

2、仪器及装备是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勘探效果的基石,研制高精度、抗干扰能力强的勘探装备是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检测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检测和监测是地球科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开展环境与灾害地球物理检测和监测的方法理论研究,形成原创性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展仪器装备及资料处理软件研究并推广应用,将为美丽中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地下介质成像和探测

召集人:夏江海  曾昭发  李 貅  田 钢 宓彬彬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31篇,年刊录用篇数31篇;年会做报告人数31人,其中口头报告23人,张贴报告8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背景噪声方法新理论、新方法:高频背景噪声P导波干涉—利用地下噪声源提取信号;彩色噪声和白色噪声对浅地表背景噪声成像的启示;混合源测量面波振幅特征及频散分析;城镇背景噪声面波成像研究:频散校正与稳相区震源筛选。

2、背景噪声数据处理新方法:极化方位角滤波改善噪声互相关函数;基于极化分析的噪声源定位及相速度校正;基于深度学习对局部强环境噪声源进行定位;利用极化分析方法提升面波频散测量。

3、地球物理方法在城市地区的应用:跨街对穿电阻率成像技术及其在城市中的应用;基于频率贝塞尔变换法研究云南宾川浅地表横波速度结构;结合分布式光纤传感与节点地震仪的上海临港道路塌陷区探测;基于MAPS的北京市南口-孙河隐伏活动断层三维高密度背景噪声成像;重力梯度测量在城市空间探测中的应用;密集台阵和HVSR方法探测广州城区沉积层结构;应用交通车辆振动信号监测高速公路下的结构变化;粤港澳大湾区浅层三维地壳结构探测;基于DAS和可控震源的城市地区断层精细结构探测研究;地球物理中的钻孔雷达探测技术;被动源面波成像城市近地表精细结构——以广州市为例;微动H/V谱比法在城市浅层地质勘查与探测中的应用;基于体素的盾构隧道点云渗漏水病害自动三维检测研究。

4、波场正演与特征分析:起伏地表条件下改进声学/弹性介质边界近似代替法;地层结构参数对瑞利面波椭圆率的影响和反演研究;有效数据筛选对瑞利波椭圆极化频散影响的理论研究;基于落球震源的主动源面波信号分析研究。

5、反演理论及新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探地雷达数据反演道路病害方法研究;基于复合式神经网络的多测区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基于三分量背景噪声的面波频散曲线联合反演研究;利用频散谱深度学习反演城市浅部地层结构;基于多峰森林优化算法的HVSR反演方法研究。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利用地下震源有望在城市地区获得P导波信号。

2、利用震源方位分析,可以对背景噪声数据进行针对性处理,获得更好的背景噪声成像效果。
    3
、使用背景噪声方法已被应用于城市沉积层成像、断层探测、道路监测、塌陷区探测等场景。

4、重力、电法、探地雷达等地球物理方法也在城市环境中有新的创新和进展。

5机器学习方法在地球物理信号分析、面波反演、震源定位等方面有着良好应用效果。

6、密集台阵面波成像方法获得更多、更广、影响力更大的应用。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继续深耕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理论研究,并积极结合实际,解决城市地下介质各种疑难杂症,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镇环境地质灾害防治,贡献地球物理的力量。

 

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

召集人:蔡红柱 底青云 徐佩芬  李 貅  殷长春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47篇,年刊录用篇数 41篇;年会做报告人数41人,其中口头报告29人,张贴报告12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将宇宙线缪子成像方法应用于河北地震局张家口怀来地震台隧道,并结合密集地震台阵数据,获得了隧道上覆层高分辨的密度结构模型,确定了土层和花岗岩层的厚度比例关系,证明了缪子成像方法在密度结构成像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2、将移动最小二乘(MLS)形函数应用于电阻率法有限单元法正演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处理中,使得有限单元法不需要扩边处理即可获得良好的模拟精度,使得正演建模更加方便、计算域更小、提高正演模拟效率。

3、将基于 F-K 偏移和FasterR-CNN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探地雷达图像智能识别,有效提高探地雷达数据解译的速度和精度,且在模拟数据集和实测数据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提出了一种基于CNN的自然电位异常反演方案,经过理论模型的验证,证实了卷积神经网络在自然电位数据反演的可用性。

5、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的多通道音频大地电磁去噪方法,理论模型证明在AMT去噪上拥有更优越的性能,去噪精度比一些传统的AMT去噪方法更高。

6、基于瞬变电磁法的煤矿、隧道超前探测已被多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可以准确高效地查明掘进前方的危险地质区域,如采空区、积水区等。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基于物理驱动的深度学习反演框架相比于以往纯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方法而言,在训练过程中加入了物理规律的约束,提高了网络的泛化性,并能够快速准确的解决非线性反演问题,比常规深度学习反演更准确、更可靠。

2、在实际工程中,通过综合利用两种或以上的物探方法的数据与结果,结合地质资料对处于复杂地质结构的工区进行综合地质解释,为施工提供重要帮助。

3、新兴的物探方法,如缪子成像,水平定向孔钻探,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开始与传统物探方法相结合,为区域地质调查、野外施工等提供重要帮助。

4、物探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较往年有明显提升,一些测量相对简便,分辨率相对较高的物探方法与仪器已经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探和地质解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大型工程提供帮助。

5、航空,半航空瞬变电磁、海洋可控源等快速、高效的物探技术及其相关正演研究数量有所提升,如何提高多场源、大区域的三维物探正反演速度,降低计算成本,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正向着智能化、无人化的方向迅速发展,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如何将新兴方法与地球物理相结合,开发出符合工程物探使用场景的仪器,制定出高效安全的工程物探施工规范,发明准确智能的去噪与成像方法,进行准确合理的地质解释,将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未来,工程物探将从以理论研究为主要方向,逐步转化为以实际应用为主要方向,积极将过去成熟的方法技术与新兴的方法技术用于实际工程物探中,为地质灾害预报,工程地质勘查等提供可靠的地球物理信息。

 

计算地球物理方法和应用

召集人:刘    王彦宾  冷 伟  张 伟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35篇,年刊录用篇数 34篇;年会做报告人数33人,其中口头报告21人,张贴报告12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复杂介质地震波场数值计算及行星地震学方面:报告了考虑多尺度微结构效应的“地声波动方程”的提出及其应用,考虑多尺度微结构效应的弹性波数值模拟,考虑小尺度非连续体的海底地震波数值模拟,以及地声数值模拟的算法改进和实现。报告了断裂带远震波形模拟的混合方法。报告了火星背景噪声H/V谱比特征的数值模拟。报告了适用于三维界面起伏速度模型的高效地震波射线追踪方法。报告了地震干涉方法中利用被动源数据恢复反射体波的GPU加速计算研究。

2、在全球尺度非均匀地球模型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方面:提出了多块结构化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极坐标系考虑地形的嵌套网格有限差分方法。

3、地震波形反演与偏移成像方面: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发展了进行低频数据重建的全波形反演方法;报告了适用于远震波场被动源逆时偏移成像的规则化算法。

4、在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及应用方面:报告了基于Krylov子空间提高重力反演效率的方法研究,改进的最小支撑二维重力聚焦反演,基于格拉姆约束的重磁联合反演,基于重加权TL1范数的谱反演算法。直接反演纵横波速比的高精度方法。

5、勘探地震数据处理技术方面:报告了基于SPIHT算法的叠前地震数据压缩技术,报告了川西南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储层测井评价结果。

6、在计算地震学应用方面:报告了京津冀地区地震动三位盆地效应模拟的多参数建模方法,基于场地效应模拟的火星震震源参数估计。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考虑多尺度微结构效应的“地声波动方程”的提出,它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其在海底地震以及高铁地震中的应用;

2、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了地震全波形反演和数值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和分辨率;

3、沉积盆地地震地面运动模拟中的建模方法,火星震场地效应与背景噪场数值模拟;

4、全球地震波数值模拟新的算法的发展。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复杂介质地震波传播高效、高精度方法的发展,以及他们在全球地震学、行星地震学、地震工程、勘探地震等领域的应用。

2、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地球物理正演和反演,提高效率和分辨率。

3、联合反演方法的发展。

 

地学仪器的创新技术及应用示范

召集人:王中兴  林婷婷      陈儒军  李正斌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5篇,年刊录用篇数 15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9人,其中口头报告12人,张贴报告7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论文涉及了航空、陆地、海洋和井中的探测创新技术与应用。

1、在航空探测方面,涉及了航磁飞机多源磁干扰综合精细补偿技术、航空瞬变电磁法仪器响应拟合消除方法和航空瞬变电磁系统空心线圈最优化技术。

2、在陆地探测方面,涉及了超音频可控源大地电磁发射系统、基于FPGA+ARM的金属管线缺陷检测系统、华中科技大学Nano-gMEMS微震仪、光纤重力梯度测量系统、冷原子重力仪、光泵磁力仪、微震仪、倾斜仪、GNSS信号接收机等内容的研究进展。

3、在海洋探测方面,涉及了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

4、在井中探测方面,涉及了随钻核磁共振测井快速脉冲序列测量方法以及深地装备测试技术。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专题涉及到了如下新的科技动向。

1航磁飞机多源磁干扰综合精细补偿技术;

2、超音频可控源大地电磁发射技术;

3、接地电偶极源高频电流发射的长导线消磁技术;

4、超导瞬变电磁关键技术;

5、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新技术。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增加创新技术的重视程度;

2、增加国产化替代的宣传力度;

3、增加国产化仪器的应用推广。

 

地下流动系统多场(THMC)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

召集人:白 冰  雷宏武  杨磊磊  田海龙 金光荣  邹 炎  封官宏  那 金 袁益龙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3篇,年刊录用篇数 10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0人,其中口头报告0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一)地热能(含超临界地热)

雷宏武博士《中高温地热井碳酸钙结垢过程THC耦合机理、定量评价和防垢技术》报告,对脱气、闪蒸、矿物溶解、粘附等复杂过程进行数学刻画,开发了新的井筒CO2-H2O两相流动结垢模拟程序WellScale,评价了羊八井和土耳其克孜勒代尔地热田地热井的结垢深度和结垢速率,提出了针对性防垢技术方法。

袁益龙副教授《复杂裂隙介质地热储层水热运移耦合岩石力学作用模型与应用》报告,提出了隐式离散裂隙联合嵌入式离散裂隙建模方法,实现多尺度复杂裂隙介质地热储层水热运移建模;发现天然裂隙剪切破坏(剪切扩容)是干热岩地热储层增渗的重要机制,水热储层建造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天然裂隙。

封官宏副教授《超临界条件下多相流动与石英的地球化学作用》报告,以岩浆侵入和混合过程中温度、压力和相变流体控制下的地球化学过程,改进了TOUGHREACT在超临界地热条件下的适用性,采用Manning公式描述石英溶解度,模拟再现冰岛IDDP-1场地地热梯度和石英溶解/沉淀的演变过程,为超临界地热开发提供支撑。

艾述刚副教授《Investigating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dynamics considering the inertial effects of rock and fluid》报告,模拟发现累积应力演化过程中的振荡周期随着液体注入而增加,而振荡的幅度随着时间逐渐减小,为注入引起的损伤的动态扩展和基质渗透性变化提供新的思路。

白冰研究员《干热岩裂隙流动换热研究进展》报告,综述了目前干热岩裂隙换热规律特别是裂隙换热系数的研究进展,发现在过去十年一直到最近,包括报告人在内的学者们陆续发展了大量的裂隙换热系数表征公式,但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期待最新的流动换热实验研究对本团队以及后来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CO2地质封存

朱慧星副教授《CO2--岩相互作用对岩石孔渗参数及力学性质的影响:基于LBM-FEM的孔隙尺度模拟》报告,构建孔隙尺度的水动力-化学-力学多场耦合模拟方法,定量分析了方解石溶蚀、注入速率等对岩石渗透性和力学参数的影响,指出CO2水岩反应过程对CO2注入效率和长期封存安全性至关重要。

(三)页岩油

杨磊磊副教授《页岩油开采过程中井筒结盐结垢机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报告,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页岩油开发中的结盐结垢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高压原位实验,揭示了结盐结垢机制及主控因素,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定量计算结盐结垢量,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指导现场开发防垢工作。

(四)天然气水合物

田海龙教授《海底封存CO2增强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地质过程模拟技术与应用》报告,开发了CO2/N2混合气等置换水合物的软件,可模拟CH4CO2N2C2H6C3H8等混合气水合物的形成、分解过程;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为研究区,探讨了CO2置换开采CH4同时封存CO2的可行性,并分析了置换效率和封存效率的影响因素,可为开展CO2海底封存、水合物开采提供指导。

金光荣博士《鱼骨型分支水平井部署方案对水合物产气效果的影响研究》报告,研究了鱼骨型分支水平井的分支井长、埋深、井距、分支井夹角等对产能的影响,其大小排序为井长、埋深、井距、分支井夹角,为水合物提产增效提供布井依据。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多位专家围绕热能开发、CO2封存、页岩油、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中的井筒结盐结垢过程、CO2封存安全性、地热开发效率、水合物提产等开展实验、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了很多创新成果。

井筒结盐结垢是地热、页岩油开发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其涉及复杂的流体相变流动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结垢机理的新认识促使计算程序的开发,以温压数据和水化学数据反推结盐结垢深度、速率,是防垢除垢技术和在线监测装备研发的前提。

地热流体循环注入导致裂隙渗透率改变,嵌入离散裂隙建模是高效简洁的耦合方法,THM多场耦合模拟得到天然裂隙剪切破坏是储层增渗重要机制、注入导致应力积累,未来还需发展裂隙换热系数表征公式,而超临界地热系统的相变流动和化学反应是未来国际上关注的新热点,国内关注较少。

孔隙尺度的CO2水岩反应导致矿物溶解沉降,改变了渗透性和力学性质,在长期CO2封存安全性评价中扮演重要角色。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面临提产增效难题,水合物开采与碳封存耦合方案是未来具有前景的海洋碳封存方向,后续加强水平分支井的地层稳定性研究。

数值模拟技术基于实验测试数据、场地资料和机理认识基础开展研究,实现地下流动系统的定量化,弥补了室内实验时间和空间限制,降低了研发和试验成本,可指导现场井筒防垢除垢、流体循环方案优化、评价封存效率等。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地下流动系统多场(THMC)耦合过程与地质流体活动相关,直接决定地热能、碳封存、水合物开发等的开发/封存效率、开发周期的长短。本学术专题(地下流动系统多场(THMC)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会议,学科交叉性强,涉及渗流力学、传热学、地球化学、地质力学等多个学科方向。地下高温高压流体的相变渗流、矿物溶解/沉淀等水文地球化学反应过程、流体注采应力变化伴随的裂缝渗透性改变等是直接决定地质能源开发效率(结垢、产能)、碳封存效率的关键,后续还需开展地下流动系统多场耦合研究,重点关注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在井筒结垢、增渗、碳封存效率、开采效率等方面的研究与交流,继续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浅地表地球物理进展

召集人:李 静  李红星  田 钢  曹静杰 石战结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44篇,年刊录用篇数 42篇;年会做报告人数42人,其中口头报告29人,张贴报告13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本专题聚焦于浅地表地下介质参数反演和结构成像开展相关方法理论及实际应用研究。涉及主要内容包括:

1、采用背景噪声地震数据实现速度结构和衰减参数的监测成像;

2、深度学习方法在探地雷达参数反演和异常识别方面的应用;

3、面波频散及HV方法在横波速度结构反演中的应用和方法进展;

4、利用城市通信光缆进行DAS及节点地震方法研究;

5、南极冰川雷达应用;

6、面波频散曲线反演策略及频散提取新方法技术;

7、不同浅地表地球物理联合反演方法及应用效果;

8、瞬变电磁方法在古河道、考古遗址等方面的勘探应用进展;

9、面波频散曲线提取、反演、正演计算等方面的新方法技术及应用。

本专题提交论文摘要在方法技术理论创新以及实际应用方面展示了很好的浅地表地球物理进展的研究成果,为浅地表地球物理方法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科学技术支持和实际应用案例。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特邀报告南方科技大学孟浩然教授提出了定量计算弥散波的理论方法,采用地震弥散波信息开展速度结构成像和衰减介质监测,在交通噪声信号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2、吉林大学熊洪强博士研究生和浙江大学杜腾蛟博士研究生采用深度学习网络结构实现了探地雷达数据参数反演和少量样本条件下的异常体自动识别,在实测资料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长安大学李兴旺研究生介绍了地下已知空腔的纵横波绕射效果对比分析,理论简单、有现场实测数据,正反演拟合效果好,纵波比横波绕射更清晰。

4、特邀报告武汉大学覃谭博士后采用间接联合反演策略开展了探地雷达和地震全波形联合反演,可通过不同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直接获得孔隙度和饱和度信息。

5、特邀报告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江文彬博士介绍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机械噪声记录的浅层地下结构探测研究:陆地+海洋地震拖缆,在广州南沙测量到清晰的挖掘机工作信号,做了beamforming和噪声干涉成像,有钻孔资料对比。

6、特邀报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唐学远研究员介绍了南极测冰雷达数据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对我国下一步南极科考的相关任务进行了展望。

7、东华理工大学的任望研究生介绍了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瑞雷面波反演方法研究,聚焦频散曲线反演,鲸鱼优化算法和杂交粒子群算法反演效果比传统反演效果更好,应用于冰岛观测数据。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登博士研究生介绍了基于速度谱窗口的频散曲线提取方法,采用合适的频散曲线窗口应用于不同频率频散曲线提出,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伟频散曲线提出提供了新的思路。

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梁浩源介绍了基于高铁地震数据的Rayleigh波和Love波联合反演,采用联合反演数学理论结合高铁地震学数据成功的获得了高精度的地下速度结构成像效果。

10、南方科技大学闫英伟博士提出内嵌KM算法的多模式频散曲线反演方法,该方法允许反演系统中存在没有先验模式阶数定义的观测值,省去了繁琐且易错的手动模式识别,并且在反演过程中动态预测模式阶数。

11、吉林大学刘辉博士提出AAPDC频散曲线自动拾取方法,该方法简单高效,无需人工设置额外参数即可实现频散曲线的自动拾取,显著提高了拾取效率,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对近地表检波器以及DAS实际数据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浅地表地球物理是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及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同时,由于近地表的复杂性,研发高精度的仪器装备和先进的成像算法是该方向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方向应该更加主动加强基础方法研究,与相关交叉学科融合获得更加准确的探测结果,从而指导人类对浅层地下空间安全利用、自然环境保护、人居生活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等应用和科学需求。

浅地表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建和老城区运行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都迫切需要城市与地下空间学理论方法与探监测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为使地球物理学理论方法技术的发展更聚焦于城市中的特殊问题,为满足越来越多的城市塌陷隐患探测、监测和预警等安全运行需求,解决城市深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各种可能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浅地表地球物理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与地下空间理论、方法、仪器装备技术的系统发展及其与岩土和结构力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学科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促进浅地表地球物理领域的技术进步。

 

应用地球物理前沿

召集人:李 宁  马坚伟  李淑玲  任正勇 张广智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51篇,年刊录用篇数 50篇;年会做报告人数45人,其中口头报告30人,张贴报告15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电磁法探测方法与技术,包括瞬变电磁法、直流电阻率法、磁法等方法的正反演及数据处理新方法、新技术与应用;

2、重力反演方法,包括空--井垂直重力梯度数据联合反演,全张量重力梯度数据反演,智能重力反演等方法与应用;

3、岩石物理与地震数据处理与反演新方法,包括基于岩石物理的衰减特征与渗透率反演方法,有限元弹性波模拟方法,地震数据重建方法,噪音压制方法,地震反演方法,人工智能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等。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新进展,瞬变电磁法在方法装置、仪器设备、正演计算、反演技术、应用研究等领域获得的进展及应用。

2、基于快速高效多道奇异谱分析的非规则地震数据重建方法,针对基于压缩感知理论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规则化重建,避免了高维数据对内存的依赖,以及提高了计算效率。

3、长测线OBS与拖缆资料建模与成像技术,基于南海荔湾凹陷实际资料,实现了大偏移距、宽方位观测情况下的二维速度建模与成像,得到了测线区域的速度分布与成像,提高了速度的精度。

4、应用MS-UNets网络进行多尺度三维重力数据反演方法,通过与挤压、激发和条带池模块集成,增强对盐丘详细信息的捕获。通过合成和-巴伦支海Nordkap盆地实际数据的测试,证明方法在各个维度上的弹性。

5、基于压缩感知的时空分辨率提升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Q吸收衰减模型的非静态地震数据重构方法,能够同时对地震数据时间和空间进行高分辨率重构,对于深层信号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电、磁、重力、地震等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方法与技术方法的发展上不但提高了探测精度,而且扩展了应用领域,这两方面的研究及其与人工智能的集合将是应用地球物理前沿研究的主要方向。

 

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召集人:詹仕凡  刘 洋  邓志文  常锁亮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73篇,年刊录用篇数 72篇;年会做报告人数45人,其中口头报告31人,张贴报告14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本专题共交流31篇口头报告、14篇张贴报告,其中特邀报告8篇。交流论文的内容主要涉及地震资料采集、地震正演、地震资料处理、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煤田勘探和综合物探等,主要成果如下:

1、在地震资料采集方面,研究了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黄土塬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大偏移距地震资料采集技术、降低谐波干扰的扫描信号设计技术、基于常规可控震源的低频激发技术、针对复杂介质的地震散射波采集技术等。

2、在地震正演方面,研究了三维TI介质快速扫描走时计算方法、基于分数阶Zener模型的频率依赖Q效应数值模拟方法、波动方程数值求解中的混合吸收边界条件、超越常规库朗数稳定极限的TTI介质弹性波有限差分模拟方法等。

3、在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方面,研究了基于UNet的地震初至智能拾取方法、保持高密度宽方位特征信息的噪声压制方法、基于任务感知的DAS地震数据噪声压制方法、基于张量火车分解的五维地震数据重建方法、基于物理约束的最优面自动拾取速度分析方法、随机梯度采样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基于零延迟互相关目标函数的纵波和转换波联合反演方法、基于混合损失函数U-Net网络的地震资料高低频预测方法等,研发了光纤井地联采VSP提高地震分辨率处理技术、横波震源一次激发横波处理技术等。

4、在地震资料解释和应用方面,研发了基于专家经验的人工智能断层预测技术,开展了多任务驱动的走滑断裂破碎带构造体预测、基于SOM的多属性体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将知识嵌入应用于地震智能解释中并取得初步成效,开展了深度域地震岩性解释技术应用、泥灰岩储层精细预测研究应用、黄土山地致密油气三维立体勘探技术研究等。

5在煤田勘探和综合物探方面,分析了HTI型薄煤层方位各向异性地震响应特征,研究了垂直裂隙薄煤层裂隙密度与方位各向异性地震响应的关系,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煤层气储层预测,研发了煤矿井下全空间矢量激发矢量接收的地震探测技术与装备,研究煤层气储层外源水越流补给地震地质一体化表征技术,开展了地表游离烃、时频电磁与地震油气目标立体综合预测技术研发及应用。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基于常规可控震源的低频激发技术、超越常规库朗数稳定极限的TTI介质弹性波有限差分模拟方法、基于张量火车分解的五维地震数据重建方法、随机梯度采样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基于知识嵌入的地震智能解释方法、煤矿井下全空间矢量激发矢量接收的地震探测技术、煤层气储层外源水越流补给地震地质一体化表征技术。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加强DAS地震技术、智能地球物理技术、综合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水资源地球物理精细探测与多场数据融合

召集人:胡祥云  叶天齐  毛德强  李 静  施小清  郭 立  梁 越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1篇,年刊录用篇数 21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1人,其中口头报告14人,张贴报告7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基于组合地球物理学方法的典型森林关键带实验体结构识别

总结:

①在同样深度上,温纳装置测量得到的电阻率模型的相对灵敏度较偶极-偶极装置更高;偶极-偶极装置的高灵敏区主要集中浅表层,比较适合探测较浅层的松散层-基岩界面。

GPR探测根系位置与ERT高阻区范围分布基本一致,呈现出远离树干的侧向根系逐渐减少的趋势;根系在Y轴方向比X轴方向的侧根数量更多,分布更广。

③对于树干结构,MR Localizer模式成像对于边材和心材边界的识别效果最好;CT骨窗模式成像对于年轮分布的识别效果最好,同时可以清晰识别出树皮形状;ERT成像呈现从树芯到树皮逐渐减小的趋势,能大体识别心材位置和范围。

2、孔隙水连通性对多孔介质复电导率的影响:微模型实验与模拟——孔隙水连通性与饱和指数的关系

总结:

①油润湿性强的介质的饱和指数更大。相同饱和度下,油润湿性更强的介质中残留的油相Ganglia更大,孔喉更易被堵塞,孔隙水的连通性更差,电流通路被阻挡,进而影响饱和指数。

②多孔介质的饱和指数与孔隙水连通性随饱和度的变化率线性相关。

3、基于部分饱和多孔介质的季节性冻土电阻率研究

总结:

①电阻率ERT测量可以有效捕捉冻土的活性层深度变化与地下水相变信息,为冻融过程监测提供技术手段。

②基于毛细管束-分形的电阻率模型扩展了0℃以下的冻土适用范围,估计结果更加接近于实际测量。

③基于冻土模型与实际测量结果,给出了冻土层的冻融过程演化模型,解释了从孔隙尺度到地层尺度的冻融机理。

4、美国加州帕克菲尔德地区井水位对地震波响应探究

总结:

地震造成的井水位响应主要由地震能量密度控制,其可用地面峰值速度的平方估计。

Wang2007)经验式的使用需要注意是表面波震级,观测能量密度和预测能量密度基本符合,两者之差都在一个量级以内,但是最大差别也能达到两个量级差,差异可能是来源于破裂源的复杂性和地震波传播的复杂性。

③井水位响应的地震能量密度阈值降低到了约5×10^9Jm^3。但是,不是所有达到该阈值的地震都能造成井水位响应。

④控制井水位同震响应的主要物理因素是地震能量,但是频率也对其有影响。当地震信号低频段能量不够强时,即使达到了触发响应的地震能量阈值,但也无法造成响应。有些井水位对地震波响应更敏感,而有些不敏感,敏感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低频段。

5Ensemble-based machine learning for groundwater flow rate predictionCentral South UniversityKouadio Kouao Laurent

conclusion

Unsuccessful drillings are issues in groundwater exploration using electrical resistivity profiling (ERP) and vertical electrical sounding (VES). Many geophysical companies spend a lot of money without obtaining the flow rate (FR) required during the campaigns for drinking water supply (CDWS).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applied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s) to real-world data to predict the FRs before any drilling operations.

6、基于阿尔奇模型的直流电阻率正反演

总结:

①在基于阿尔奇公式的三维直流电正反演算法方案可行,通过反演可实现地质体含水饱和度及孔隙度信息的提取。

②含水饱和度和孔隙度会对正演视电阻率有明显影响,且二者对视电阻率的影响趋势相同,随含水饱和度和孔隙度的降低,视电阻率逐渐升高;随含水饱和度和孔隙度的升高,视电阻率减小。

基于溶液电阻率的反演可实现低阻尾矿体的圈定,一定程度上可解释实际地质结果。

7、沉积物微塑料赋存对水文地球物理参数影响研究

总结:

①选取长江河床沉积物与定制塑料粒子混合填充沙柱,基于改进的沙柱实验装置进行达西实验、激电及渗吸试验来获取同一块装填样品的渗透率、电阻率及润湿特性等参数。

②在常规条件下,随着混合微塑料的质量分数增大将导致样品电导率显著降低、渗透率增大且润湿性增大。塑料的弱导电和强疏水特性,且颗粒之间黏连力较小导致沉积物孔隙空间增大进而增大了其渗透率。

③但是随着参杂微塑料颗粒变小,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样品中塑料含量增多会增强沉积物样品导电特性。这一异常现象在渗透率和渗吸方面都有体现,表现为降低样品的渗透率,并增大了样品的疏水特性。

8、基于时移电阻率法的地下水时空特征分析

总结:

常规反演结果确定了地下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近似为水平层状,为该区域后续第四系和地下水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②将数据比归一化方法引入时移电阻率法数据处理中,能够有效的缩小由数据误差引起的假构造,监测地下水动态过程,分析地下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时间分布特征,为局部地区地下水的开发、管理和使用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③利用互换原理的数据采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数据质量,为后续反演提供保障。

9、基于长期温度时间序列获取浅层地下水流速变化——以康定地区为例

总结:

①根据Irvine等人的理论模型可知相位方法模型更适用于该研究区计算流速,但流动方向无法确定;振幅方法与振幅—相位联合方法区别不大,且变化较小。

②计算得到的地下水流速受到体积热容影响更明显,但是热参数的不确定性不会影响地下水流速的变化趋势,振幅—相位联合方法受到热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小。

③康定地区测点地下水流速春夏高,秋冬低,整体流速受降水影响很明显,降水越强,地下水流速变化越明显,降水较弱时,流速几乎无变化。

④对不同地区而言,地势对流速变化影响很大。地势能影响降雨的留置时间,加上周边河流的影响,会加大流速对降雨的响应(如KDSXDQDF)。相反的,地势越陡的地方对雨水留置越弱,降雨后流速几乎不受影响(如KDZ)。

10、组合时移ERTSP方法的降雨入渗过程研究

总结:

本研究利用时移ERTSP进行了可靠的二维解释,发现地下结构和根系分布可能直接影响水分动态。

11、瞬变电磁系统接收线圈的自校准方法研究

总结:

①介绍了一种半航空瞬变电磁系统接收线圈的自校准方法,通过分析在不同阻尼电阻条件下,接收线圈传递函数频率响应的比值特性,采用梯度下降法优化目标函数,得到线圈自感以及寄生电容的最优解,从而计算出最佳阻尼电阻DR的大小。

②该方法实用性强,校准后的接收线圈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以及更宽的测量频带,能够有效提高瞬变电磁法仪器的探测深度和浅层探测的分辨率。

12、原位曝气处理的垃圾填埋场生物地球化学活跃区的复电阻率法识别

总结:

①地球物理方法在垃圾体范围、成分分类、生物地球化学活跃区识别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可以减小场地复杂条件对污染调查方法的限制。

②通过优化激发极化法测量获取高质量探测数据,可提高其在污染场地调查的适用性,在垃圾填埋场调查工作中可获取丰富信息,结合有限的水化学数据,可显著提高对垃圾填埋场的刻画效果。

③由于垃圾填埋场场地条件多样,地球物理参数响应机理复杂,加强地球物理方法,如激发极化法的理论机理与实验研究,有助于垃圾填埋场调查与解译工作开展。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基于组合地球物理学方法的典型森林关键带实验体结构识别

科技动向:

①对树干结构组合ECTERT测量。

②开展室内电法蒸渗仪控制实验。

③将结构识别与水文过程相结合,探究关键实验体中水流运移规律。

2、基于阿尔奇模型的直流电阻率正反演

科技动向:

①开展基于先验物性的多参数联合反演研究。

改进算法精度与计算速度,开发自适应反演算法,提高三维正反演效率,平衡反演精度与计算成本之间的矛盾,降低数据解释难度。

③基于阿尔奇模型的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反演

3、基于时移电阻率法的地下水时空特征分析

科技动向:

①视电阻率数据会受到地温的影响,在时移电阻率法反演研究中应考虑温度引起的数据变化,进一步提升数据信噪比。

②结合时移电阻率法数据资料,监测地下水层含水饱和度变化。

4、组合时移ERTSP方法的降雨入渗过程研究

科技动向:

①不同降雨类型下的水分运移情况。

②以树干为中心的三维地表ERT和跨孔ERT测量,与三维SP相结合,更好地了解根系特征如何影响土壤含水量动态。

5、瞬变电磁系统接收线圈的自校准方法研究

科技动向:

①可以进一步发展自适应匹配最佳阻尼技术;使接收线圈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高分辨率地球物理勘探和多数据融合在水资源管理领域具有巨大潜力。这些先进技术能够更准确和详细地评估地下水储备及其可持续利用。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关键方面:

1、改进空间分辨率: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技术,如地质雷达(GPR)和电阻率成像(ERI),提供更精细的空间分辨率,允许对地下水资源特征,如含水层和水层进行精确绘图。

2、增强深度穿透:地球物理方法的进步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探测地下,实现对更深的含水层和地下水流系统的表征。

3、多数据融合:整合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包括地球物理勘测、遥感、水文模型和地质信息,可以提供对特定地区水资源的综合了解。

4、环境监测: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数据有助于持续监测地下水质和污染,有助于检测潜在威胁水资源的问题。

5、气候变化适应:地球物理方法可以帮助评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咸水对淡水含水层的侵入。

6、智能水资源管理:将地球物理数据与先进的数据分析和建模相结合,可以支持智能水资源管理系统,优化水分配、减少浪费,并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7、基础设施规划:高分辨率地球物理调查可帮助规划和维护水资源基础设施,如大坝、水库和管道,确保其长期效率。

8、风险缓解:这些技术可以帮助识别洪水、滑坡或其他自然灾害风险区域,有助于改进风险管理策略。

9、可持续资源开采:高分辨率数据可以支持可持续的地下水开采实践,有助于确保这一重要资源的长期可用性。

10、研究与创新:在地球物理方法和数据融合技术方面持续的研究和创新将进一步提升我们在水资源评估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总之,高分辨率地球物理勘探和多数据融合的开发和应用充满希望,有望提高我们对水资源的了解,支持可持续管理,并应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等新兴挑战。这些方法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他们明智地选择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式。

 

油藏地球物理

召集人:李景叶  曹俊兴  陈小宏  肖立志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85篇,年刊录用篇数 85篇;年会做报告人数82人,其中口头报告56人,张贴报告26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地震叠前反演及储层参数预测。融合神经网络的声阻抗和孔隙度联合反演,复杂储层建模、岩性识别、裂缝预测、含气性检测,地震属性融合,流体因子反演,油藏渗流场地球物理表征。

2、地震资料处理新方法。深度学习地震数据去噪、多震源混叠数据分离,地震衰减估计和检测,压缩感知去强地震反射轴屏蔽方法,复杂地区Q值建模和油气层中特殊低频阴影研究。

3、地震智能储层预测、地层压力预测,应力场数值模拟,产能预测,U-net的时移地震预测,井地电磁法开发监测模拟,天然气水合物建模和预测,含裂缝岩石实验研究。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人工智能多震源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储层参数反演;油藏渗流场地球物理表征、地应力预测;井地电磁法开发监测模拟。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从储层预测到油藏表征再到生产动态表征等,实际油气藏开发生产问题对地球物理技术需求越来越旺盛,多专业融合学科成为需要和发展方向。

2、坚持以解决油气藏开发实际生产问题为导向,注重多学科融合,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油气地球物理

召集人:印兴耀  常 旭  刘 财  曹俊兴 周  辉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86篇,年刊录用篇数 79篇;年会做报告人数79人,其中口头报告44人,张贴报告35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本专题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复杂介质地震波传播理论与正演方法(粘弹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

②地震岩石物理实验、理论及数字岩心技术(致密油气、页岩油、烃源岩);

③复杂山地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

④非平稳地震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

⑤多类型油气藏地震储层预测与油气检测技术(致密砂岩油气藏、页岩油气藏、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火山岩油气藏);

⑥深部油气储层地震解释技术;

⑦高分辨率地震反演技术(储层弹性参数、物性参数预测);

⑧非地震油气地球物理技术;

⑨智能地震处理与解释技术(地震属性融合、地震反演);

⑩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学术观点与研究方向:

1、“复杂地表”与“复杂地下介质”的宽方位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

2、我国油气勘探逐渐向深层、深水、非常规、复杂裂缝等油气藏类型过渡,如:致密油气藏、页岩油气藏、超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火山岩油气藏等,这些油气资源领域的勘探开发成为未来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方向。特色技术包括:

复杂油气储层地震岩石物理理论与建模分析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属性融合与地震处理解释方法;

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与定量解释方法;

深部油气储层地震信号处理与解释方法。

3、研究热点:

人工智能在油气地球物理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人工智能”与“地球物理”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根据本次地球物理学术年会的最新前沿报告,需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与“油气地球物理技术”的交叉融合,涉及:智能属性融合与地震处理解释方法,促进人工智能地球物理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2、复杂类型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开发技术:面向我国日益复杂的油气资源环境,地球物理工作者需要发展针对多类型油气藏的地球物理勘探理论、方法及技术,迫切需要提升我国在深层、深水、非常规、复杂裂缝、复杂山地及特殊类型等油气资源领域的地球物理研究水平,使得我国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开发能够可持续快速发展。

 

深地资源地震波勘探理论、方法进展

召集人:符力耘  巴 晶  马坚伟  杜启振 毛伟建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32篇,年刊录用篇数 32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7人,其中口头报告20人,张贴报告7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地震波场模拟;

岩石物理建模方法;

数字岩心模拟研究;

全波形反演研究。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基于“抵近目标虚拟观测”理念,依托先进的最小平方基准面延拓方法改善深部地震信号的品质,以规模减小的叠前地震数据驱动二阶优化RWI在变小的模型空间以深度递进方式稳健、高效地更新速度模型,尤其是有效重构地下层速度的中波长成分。一旦获得高精度的速度模型,则由虚拟观测数据RTMLSRTM处理改善深部的地震成像,支撑超深层复杂地质构造、隐蔽油气储层的精确定位和精细刻画。

量子信号处理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及其约束进行信息处理,不依赖于与量子力学相关的物理学,却能产生比常规方法更好的性能。最近对基于量子力学的方法的研究也显示出比传统算法更好的性能。基于Dutta等人的一种使用薛定谔方程生成的信号表示的量子力学信号和图像去噪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力学的地震吸收系数估计方法用于储层含气性检测。

前人的研究并未考虑温度场和应力场对地震响应的耦合影响。为此,基于热声弹性理论框架建立了模型,采用基于旋转交错伪谱算子的显式算法求解基本方程组并进行了波场模拟,分析了波传播特征。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随着油气地质理论的创新和地震勘探、深井钻探技术的进步,我国在塔里木、四川盆地的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超深层油气大多蕴藏在叠合盆地的下构造层,多期构造运动与多类型盆地叠加导致储层分布规律十分复杂,勘探开发仍然面临诸多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瓶颈问题。从地震勘探角度看,埋深超过六千米的超深层致密砂岩与碳酸盐岩储层同围岩的物性差异不明显,与储层相关的波场响应传播经过新、中生代甚至晚古生代巨厚上覆地层的滤波作用,受到地质构造与异常地质体(如火成岩)的改造以及表层介质条件的影响,导致目的层有效信号能量弱、信噪比低,给面向超深层勘探的速度建模与偏移成像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这些理论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会使本学科发展带来潜在动力。(待续)

(年会组委会)


 

 

202411012日,“电磁法在新一轮找矿突破中的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成都悠泊豪生荟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国内相关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事业共101个单位的约1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拓创探测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会议聚焦电磁法在新一轮找矿突破中的应用技术和方法,来自成都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公司江汉分公司的7位国内知名中青年学者做了特邀报告。

 

11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由成都理工大学王绪本教授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电磁委员会名誉主任赵国泽研究员以及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李庆阳总工进行领导致辞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随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罗先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做了“应用于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的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研讨”的报告,南方科技大学何展翔教授进行了“电磁油气检测原理与方法”的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罗卫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做了“时频电磁法在三门峡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的报告。第二阶段报告由胡祥云教授主持,成都理工大学王绪本教授做了“基于激电效应的地空电磁勘探技术及应用”的报告,中石油东方物探公司综合物化探处刘雪军总工程师做了“时频电磁在深层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的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程正璞高级工程师做了“饱水裂隙空间分布的时频电磁法刻画”的报告,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江汉分公司程天君高级工程师做了“电磁法在川东页岩气勘探中的综合应用”的报告。

11日下午的报告由邓居智教授和赵国泽研究员主持,分别由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李忠高级工程师做了“音频大地电磁法在云南各领域的应用研究”的报告,安徽省勘查技术院段涛工程师做了“电磁法在中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的报告,江苏华东八一四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岑超高级工程师做了“时频电磁法在老矿山深边部找矿中的应用”的报告,中铜矿产资源有限公司解康高级工程师做了“电磁法在滇东北矿集区找矿工作中的应用”的报告,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李祖义高级工程师做了“时频电磁法在云南省景谷地区某铜矿初步应用”的报告,四川省第九地质大队徐学贵高级工程师做了“时频电磁法在战略找矿突破中的应用”的报告,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李建平高级工程师做了“海洋可控源电磁应用前景和案例分析”的报告和四川拓创探测科技有限公司蒋达军总经理做了“俄罗斯电磁法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的报告。最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电磁委员会名誉主任赵国泽进行了“活动断层大地电磁探测简介”的总结报告,并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致辞。会议在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12日,会议组织部分专家前往德阳市时频电磁野外作业现场进行了时频电磁的野外实地考察。

(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


 

2024129日下午,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高锐教授应邀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做了题为“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地壳演化:从古老化石俯冲带发现到新生代陆陆碰撞俯冲与青藏高原生长——中国深地探测部分进展”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共同组织,专委会副主任吴庆举研究员具体承办,专委会部分成员及近百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高院士在报告中回顾了国际深地震反射探测研究进展,阐述了研究团队在研究中国大陆岩石圈深部结构及其变形等领域,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先锋技术获得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成果。

高锐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先后完成累计达2多公里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空间上跨越扬子克拉通、中亚造山带、青藏高原等中国大陆典型构造域,时间上穿越从元古代到新生代中国大陆的形成及其演化历史,基于深地震反射观测系统和处理技术的创新,获得了中国大陆典型构造域的高分辨地壳结构图像,揭露了中国大陆历尽洋盆消减、岛弧拼贴、陆陆碰撞等波澜壮阔的沧海桑田,通过重磁资料、地质学和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揭示了贯穿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大洋俯冲-陆陆碰撞-大陆俯冲-高原生长演化的全过程,提出了大陆地壳形成演化过程与机理的原创性理论。

报告之后,与会师生与高锐院士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首届“名师讲坛”大地电磁法专题教学培训于2024226日—31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教学培训由专委会主办,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承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继教委)和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协办。本次培训受到国内相关单位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共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水利水电、铁路、公路、城建交通、煤田、地勘、有色、冶金、核工业等行业系统70家单位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其中学员111名。

开幕式由专委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铁四院地路院副总工程师刘铁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致开幕辞,铁四院副总工程师孙红林、继教委主任刘元生分别代表承办和协办单位致辞,专委会主任徐佩芬代表专委会致辞。中国地质大学胡祥云教授作为名师代表发言,广东省地球物理探矿大队物探所所长孙跃军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向参会嘉宾和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教学培训圆满成功。本次教学培训聘请了底青云等15位院士专家组成名师专家团队,开幕式上还向各位名师专家颁发了聘书。

教学培训期间,诸位名师专家围绕大地电磁方法理论、数据处理、正反演技术、仪器设备操作等进行了授课及培训。底青云院士对电磁探测技术及应用进行了细致介绍,胡祥云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地电磁法的基本概论,汤井田教授详实介绍了大地电磁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王绪本教授细致地阐述了大地电磁静态效应和地形影响的理论与改正技术,谭捍东教授详细介绍了大地电磁反演理论和技术,殷长春教授引入了航空大地电磁法理论及在复杂地区的经典应用,李凯高级工程师分享了大地电磁数据处理技术及宝贵经验,刘铁和沙椿教授级高工分别针对铁路和水电行业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李志华和王波教授级高工详细介绍了铁路和水电行业安全作业规程及执行。中地装(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国科(重庆)仪器有限公司、长沙五维地科勘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劳雷物理探测仪器有限公司为本次教学培训提供了12套装备与软件支持,李丽、陈健、周胜、徐培渊分别代表四个厂家就各自的大地电磁法探测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的操作使用开展培训。四天的教育培训活动内容丰富,紧张有序,学习期满进行了结业考试。

31日下午举行了隆重的结业典礼。结业典礼由专委会秘书长安志国主持,继教委主任刘元生首先发言,他充分肯定本次教学培训活动的意义,并对课程设置和活动组织给予高度赞扬。之后,徐佩芬和刘元生两位主任向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本次活动向承办、协办单位铁四院和地大(武汉)颁发了卓越承办和卓越协办证书,感谢两家单位对本次活动的卓越贡献。专委会专家委副主任沙椿代表专委会颁发证书。同时,还向表现突出的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球物理探矿大队、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有限公司、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天津市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黄河勘测设计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煤炭地质物探测量队等10家单位颁发了“先进集体”证书。

结业典礼上,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地勘院副总工程师李志华作为名师代表,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朱春名和广东省地球物理探矿大队邵奎作为学员代表,重庆国科(仪器)有限公司陈健作为仪器厂家代表,分别对本次教学培训活动发表感言。

最后徐佩芬主任代表专委会致闭幕辞,对本次教学培训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这次教学培训共有29.5学时,内容丰富多彩,涵盖大地电磁法原理、数据处理方法技术、工程应用技术、规范与安全及仪器、软件操作的方方面面,既有理论方法,又有技术经验及工程典型应用案例,学员通过集中、系统的学习与培训,受益匪浅。从效果来看,实现了“上接云端、下接地气”的教学培训方针,体现了“高端、专业、规范”的教学培训理念,初步实现了“致力打造理论方法先进、技术领先、内容系统的高端教学培训平台”的初衷。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离不开名师专家团队的倾情奉献与大力支持以及学员们认真专注的学习态度,徐佩芬主任代表专委会对各位名师专家、学员及承办协办单位、会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中地装(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国科(重庆)仪器有限公司、湖南五维地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劳雷物理探测仪器有限公司提供仪器设备并派技术专家为培训活动提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并以此为新的起点,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岩石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承办,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等18家单位协办的“第八届全国岩石物理学术研讨会”于202432729日在南京成功召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届岩石物理专委会主任赵邦六、第三届新当选专委会主任耿建华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院长徐旭辉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来自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主要油气田企业、科研院所和著名高校60余家单位的近300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岩石物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其成因机制。在能源领域,岩石物理作为地球物理数据与储层、流体、油气藏地质参数之间的重要桥梁,在勘探开发及工程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推动地球物理定量解释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全球油气勘探目标多元化、勘探对象复杂化、双碳战略实施、新能源新领域等全新勘探时代的到来,岩石物理迎来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同时也面临着更艰巨的使命和更严峻的挑战。

本届研讨会旨在凝练和把握岩石物理学科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聚焦相关基础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围绕超深层、非常规、新能源和CCUS领域的岩石物理发展与挑战等议题开展了热烈的研讨和交流。大会特邀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南京大学陈颙院士、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徐旭辉院长、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曹宏总经理、中海油研究总院勘探开发研究院范廷恩院长、休斯顿大学韩德华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唐晓明教授、西南石油大学刘向君副校长、同济大学耿建华教授作大会报告。本届研讨会共有66篇学术交流报告和46篇张贴报告,交流了近年来我国岩石物理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学术成果,精彩纷呈,与会专家在会上深入探讨了岩石物理在我国能源及相关领域的机遇及未来发展方向。

本次会议从周密筹备到圆满成功举办,不仅产生了新理念、新思维的碰撞,也为油气地球物理行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在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岩石物理的价值将愈加凸显,岩石物理专业委员会也将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指导下,进一步夯实“向深部进军”、“端牢能源饭碗”和双碳战略发展的岩石物理基础,为加强基础研究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岩石物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会员缴费名单

序号

单位名称

1

中国地震局

2

中国科学院

3

自然资源部

4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7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会员缴费名单

序号

单位名称

1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能源勘查中心)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3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4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5

甘肃省地震局

6

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

7

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8

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

9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10

山东大学

11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有限公司

12

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

13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14

西安交通大学

15

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16

西藏珠峰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17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18

浙江大学

1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21

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22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3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24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5

中国矿业大学

2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指挥学院

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3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2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33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单位会员缴费名单

序号

单位名称

1

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与股份有限公司

2

北京劳雷物理探测仪器有限公司

3

北京同度工程物探技术有限公司

4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5

贵州煤田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6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7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8

湖南奥成科技有限公司

9

湖南普奇地质勘探设备研究院(普通合伙)

10

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

11

江西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江西省地球物理勘察技术有限公司)

12

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综合普查有限责任公司

13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14

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15

清华大学

16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17

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

18

陕西地矿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有限公司

19

上海新地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21

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物探勘查院有限公司

22

四川中水成勘院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

23

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

24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5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

26

长江大学

27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

3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

31

中国地质科学院

32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4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35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3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院

37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大庆物探一公司

38

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有限公司

3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40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41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42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物探公司

43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普通单位会员缴费名单

序号

单位名称

1

安徽理工大学

2

北方卓越(北京)勘测技术有限公司

3

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

4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5

北京探创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6

北京一联科技有限公司

7

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8

北京中科吉奥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9

地球脉动(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10

东北石油大学

11

东华理工大学

12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甘肃工程地质研究院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

15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16

贵州省工程防震研究院

17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8

合肥工业大学

19

河北地质大学

20

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

21

河海大学

22

河南理工大学

23

恒达新创(北京)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24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5

湖南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

26

湖南五维地质科技有限公司

27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8

吉林建筑大学

29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

30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31

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32

三合(广州)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33

山东科技大学

34

山东理工大学

35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36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37

山西省地球物理学会

38

陕西地矿物化探队有限公司

39

上海艾都慧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40

上海湟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41

深圳市水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42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43

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天津华勘地球物理勘测有限责任公司)

44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45

无锡市海鹰加科海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46

武汉长大物探科技有限公司

47

西南石油大学

48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勘测分公司

49

英得赛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50

云南基建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51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52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53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54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55

中地装(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

56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57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58

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原武警黄金第十支队)

59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0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1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6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

6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64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65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6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6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68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6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70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物探事业部

71

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


202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个人会员交费名单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学会)

新会员

终身会费

刘 昭 张莹莹 何虎军 陈宣华 贾 科 丁伟翠 徐 超 郑晓雯 高春春 谷洪彪 范小兵 陶鹏飞 胡尊平 马 彪 陈建业 赵 宇 李 冰 段瑞锋 王 浩 张 良 王亚辉 晁会霞 刘富强

王明志 周维维 李春辉 刘 飞 刘汉奇 赵 冻 邓武兵 徐飞印 张学民 刘小鸽 房 鹏 苗中正 颜 蕊 周泓宇 庞孟强 杨艳艳 鲁凯亮 韩国胜 张 栋 宋晓燕 徐文豪 刘计洪 张振霞

梁 兴 张 琰 杨国锋 覃 谭 朱斗星 朱旭江 蒋立伟 杨 帆 胡 林 杨金海 吴克强 李 芳 裴健翔 刘仕友 黎孝璋 欧阳敏 孙万元 任 婷 于皓丞 姜 奎 王昱翔 吴 迪 张立军

章多荣 吴永国 安燕燕 韩春瑞 李文建 王永生 邱 宁 和文言 高 雪 胡天文 张 周 邢军辉 胡 丹 张海江 王兴臣 陈孝强 彭伍胥 张廷彦 郭 鹏 马德锡 杨贵才 王 斌 郭长安

陈 亮 袁士松 杨煜坤 孟银生 任 堃 岳航羽 常小鹏 范俊杰 王春生 张 翔 张保卫 郭天鹏 满恒妍 许卫卫 宋丽莉 许 鑫 李书平 袁松湧 刘 伟 吕 芬 周怀来 槐 楠 朱金宝

彭建堂 于彩霞 邹安祺 康仁东 曹自成 高 级 王 墩 王冬冬 柳清伙 李俊伦 蒋一鸣 魏 赟 聂志喜 张洪宙 王振杰 张雪冰 宋小刚 龚文瑜 刘云华 康 琳 晋凤明 杨良权 张迎峰

丁洪波 彭 刚 刘 姣 冯黔堃 徐 鹏 张中巧 秦德文 马汝鹏 周祥林 姚素丽 崔腾发 赵玉星 罗传根 马方正 何兵红 黄志洁 张 林 谭忠健 邓津辉 张向前 彭 超 袁亚东 李 辉

冯建伟 赵宏杰 黄海洋 黄江波 吴云海 张广利 刘群利 许 璐 侯思安 孔康乐 崔 月 闫媛媛 杨广广 吕 龑 魏 玮 戴隽成 熊晓军 彭浩天 周亚东 董泽君 潘元进 刘大鹏 须振华

王向鹏 杨 锐 王文强 王堃鹏 杨 扬 周 昊 张 赫 贾晓峰 秦雨松 李梦琦 李兴旺 沈佳刚 韦烈民 程远志 刘 震 刘达伟 张广智 张 达 刘立超 李 强 梁思维 陈昌昕 梁宏达

谢清惠 秦海旭 张永忠 季凇达 林荣智 龙 瀛 陈 瑛 张 拓 赵盼盼 韩 鹏 周振军 孙 磊 谢兴兵 王兰炜 李 美 杨 波 李 超 孙翔宇 赵 宁 王同利 姚 路 于建明 胡 景

盛 燊 高志钰 张平川 孙军和 刘起弘 张 孟 李成毅 郑 杰 刘丽华 林 强 张 祎 宋士吉 陈保国 白革学 焦轩凯 龙茂泽 丁国轩 燕强珍 韩兵兵 王丽梅 郁 文 安 宁 张武虎

李芳军 万宝峰 汪海洪 范兴利 贺茂勇 苏永军 陈儒军 靳志同 林 羿 商 磊 张 领 靳佳澎 温联星 王 耀 白起鹏 吴兴龙 王宇鹏 成磊磊 盖长城 李罗意 苏晓云 陈永凌 张宏萄

蒲小武 蒋首进 胡俊峰 郝 鹏 杨焱钧 孙海川 韩世礼 孔祥忠 刘 磊 袁振宇 徐秀力 刘华贵 石东阳 杨大兵 王韶鹏 段天柱 安哲立 苏利娜 张 翔 赵邦六

10年会费(2023-2032

牛恩宽 张科灯 王兴春 张小平

5年会费(2023-2027

陈可洋 李春麟 梁明亮 胡新露 雷万杉 薛玉山 沈晓丽 张亮亮 杨兴科 吕 阳 李金斗 王 磊 时文华 艾斯卡尔•吐尔逊 曹文强 李泽宇 李成先 陈安德 崔新龙 王 磊

马 骏 牛 辉 邓久帅 王义天 杨海磊 许亚青 胡宝群 吴 芳 周明岭 王宗秀 王殿良 杨人毅 商磊磊 陈柏林 王 冉 吕 国 祁世军 卢文昊 叶发栋 赵 亮 贾 波

米晓明 薛长军 乔衍溢 彭 欣 杨 飞 马策军 孙一男 邓晓果 许谱林 苗强军 王浩臣 邓晓华 甘之翔 李敏敏 王红才 王 超 董 鹏 代小强 杨 振 杨英杰 胡松涛

邱 峰 李 萌 刘 达 陈良捷 廖 铖 张海东 陈 敏 周小红 张乐乐 杨 林 顾观文 熊伊曲 王 运 龚 宇 吴 涛 宋 鹏 徐 涛 何小胡 廖 仪 薛红涛 王立锋

金秋月 邓 盾 周 杰 冯宏业 张琪彬 李 楠 符 伟 李瑞红 安茂国 王偲瑞 毕征峰 刘向东 华 北 张向飞 孙思辰 卜 林 李 月 俎 波 姚江凯 熊文兴 朱雯雯

隋吉雷 吕建永 张 扬 王金锋 安张辉 康元欣 张静静 吕景峰 孙旭东 张洪星 贺海洋 徐 彬 梁维天 冯家新 郑 妍 王 尧 张元刚 霍建建 俞红玉 彭 祥 张 烨

张 健 富福莲 周拥军 刘文龙 刘 琳 吴乐园 王国军 张 焱 王 猛 李淑玲 刘红伟 张春霞 姜博午 钟 宁 李元燮 李晓彤 李 静 郭宇航 范洋洋 高曙德 冯月丽

颜晓晔 倪 喆 李军峰 邓晓红 刘 勇 卓贤军 唐学远 张丽莉 杨福喜 宣 飞 罗国平 赵中伟 张 欣 郑博文 范斯腾 高海东 赵汉卿 胡 燮 郑强强 梁 媛 赖一铭

陈 曦 谢世亮 王宗永 曾 立 米振庆 王 河 姚学君 谢东山 祝家兵 潘 军 贺 雯 林 峰 安 鑫 黄玉辉 杨建国 朱金彪 吴仁学 王 涵 周险峰 巨 鑫 常威明

郑五星 任 珂 赵振峰 楼凯峰 熊志福 林红波 曾志文 乐 彪 伊 帆 刘文心 张梦雪 赵兴琦 江 睿 马 明 郭 中 刘 鑫 李元庆 王 铮 孙 超 管宏梓 夏 文

廉永彪 白述超 郑 志 李梅霞 占文锋 王瑟琳 林艳芹 闫 星 马林伟 张晓斌 武军杰

学生会员

王韵宁 陆彦楠 赵 苡 邵 丹 鲍维翔 马 越 柏 韩 王 鑫 张 蔓 宋 操 李 轩 王 泽 朱 叶 关云丹 宁宸辉 余晓彤 王轩同 王欣蕾 史鹏宇 邱小航 殷 瑛

林是聪 徐英杰 莫侗桐 宋元伟 张 璞 张 佳 赵桠松 孙天阳 陈欣怡 赵家斌 高 原 师嘉奇 张 远 刘伯蓉 宋舒昊 王晨光 马 骁 罗 鑫 林祎凌 邓超凡 汪无忌

熊 晨 王永浩 杨文杰 王文凯 李明隆 张博栋 程 明 时靖雪 李成林 叶俊琦 程朝辉 闫秀丽 贾安琪 杜 博 王妍艺 赵玲玲 李 舜 刘 犇 王梦洁 丁成艺 张小龙

朱清园 梅苹苹 耿煊赫 杨君陶 张新敏

老会员

终身会费

张 勇 李帝铨 纪铜鑫 杨 帅 刘昊培 赵 勇 徐 曦 田冬冬 李懿龙 鱼鹏亮 欧阳涛 李志伟 姚秋昌 王玲谦 刘 琳 马灵伟 谷明宣 刘杨洋 董世泰 李红兵 李晓明

卢明辉 葛 强 晏信飞 林 君 沈长明 李弘艳 张 庆 袁星虎 程广森 鹿 琪 刘四新 冯 晅 姜 雨 高顺莉 姚 刚 陈 华 崔乐宁 高振强 王槐仁 雒 聪 郭 强

胡光辉 张 文 杨 光 胡华锋 倪宇东 张克非 胡守旺 周 旸 杨金龙 林文龙 侯海龙 倪良健 禹金营 吴 玉 杨 威 张志军 苏 扬 贺剑波 陈宗刚 吴克凡 张明财

李兆祥 李 刚 周皓秋 饶 莹 周 衍 王 震 杨勤勇 赵振聪 王林海 李 坤 印兴耀 顾 雯 席继楼 张 吉 叶坤辉 祁晓雨 刘振明 张吉振 周学明 于立波 刘世奇

刘文才 赵广茂 洪德成 刘兴业 孟 俊 麻昌英 王佳敏 刘乃豪 佟啸鹏 王 俊 陈 康 赵 杨 余 年 孔凡圣 叶 英 周光裕 杨 剑 蒋旭东 徐基祥 郑洪标 李保辉

李 明 周 鹏 王雅君 白锦琳 高宝龙 杨 阳 王 桥 胡运兵 孔繁良 刘树才 张 明 李荣亮 焦彦杰 陆玉欢 谭 磊 田 健 李德伟 吕志强 安百州 石富强 赵志军

张国宏 胡 英 王春明 首 皓 张 才 崔 栋 曾同生 崔兴福 何 飞 耿建华 王志豪

10年会费(2023-2032

林年添 王军民 刘栋臣 王云宏

5年会费(2023-2027

张海珠 屈 挺 夏 辉 董美美 许崇宝 韦 欣 熊 俊 陈 芳 李 焱 胡碧辉 林太清 高江林 吴永风 熊焕淮 戴国强 邹晨阳 周成当 丁仁伟 张佳佳 庞 聪 张如伟

刘春生 李鸣远 唐 睿 刘 伍 李志华 毛小平 陈 强 王志勇 王英伟 张 盼 简世凯 柯 璇 黄亚平 张亚兵 姜振学 胡书凡 喻 波 张文鑫 刘 宇 林文彬 王蒙庆

徐慧茹 曹鹏涛 赵越顺 陈 程 汤 浩 包 勋 王绍彪 亓大千 马若龙 庞凯旋 杨道煌 周渲人 赵泉中 曹国栋 张 良 冯昌格

1年会费(2023-2023

吕东辉 林立祥 李 强 陈 刚 王仕伟 刘 磊 程晓龙 王晓萌 刘建军 郑 琳 刘焕明 屈社民 陈建江 崔 毅 吴 军 栾兆富 林林波 戴超超 李振海 倪宝玉 佟少杰

许建海 荣 鑫 邢恩达 李健民 张红纲 陈 楠 石海荣 郭佳豪 葛龙进 李俊杰 肖岳峰 何建设 李伯安 张承玉 高 雄 许丽云 孙玉晶 张向宇 甄云龙 霍印峰 李艳翔

辛秀峰 代颖涛 付雅静 纪名夺 杜志军 翟伟林 彭兴刚 杨占东 安 娜 李 彪 荆 彦 陈 冬 李 超 许峰明 赵佳祥 王一大 李 洁 田学军 赵海民 李永才 杨 柳

姬泰脉 贾小杰 魏 江 禹 斌 王 猛 白顺忠 姚学虎 孙凤舟 薛月芬 张 川 黄 旭 张贺然 卢俊丰 郭艳秋 李绍波 王 俊 田达志 赵品一 蔡勤波 司淑云 李正富

刘 娇 肖坤林 张连发 吴 博 刘媛媛 张 扬 张 健 郭玉峰 贺容华 闫国钰 朱向泰 刘彦红 张松根 任良良 张青杉 穆建强 杨 炎 张亚东 董根旺 高明程 韩艳军

习肖伟 白贵友 张文华 刘亚军 黄金辉 林曼曼 刘肖肖 郭 喆 周 玉 刘建霞 岳军民 杨 卫 薛有平 赵安宁 孟 磊 吴远洋 祁增云 李平宏 韩 松 陈卫东 张建成

学生会员

徐 睿 周珂珂 陈旭平 陈春美 刘智金吉 聪 陈 宇 罗建鸿 张 骥 刘淑君 王 尊 李 博 朱子杰 李卓阳 彭宏睿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

新会员

终身会费

卢茜茜 郭 帅 宋 洁 郝兴中 孙 斌常树旺 冯兴凯 焦叶红 路 光 殷岳萌 焦 静 刘 岩 郑梓强 马正乾 谢贵城 解秋红 邹奇峰 刘应启 高继雷

10年会费(2023-2032

刘德余 闫后振

5年会费(2023-2027

郑海涛 赵 波 张皓坤 吕小顺 张英梅 刘 伟 王 玉 毕海民 刘 凯 李鹏飞 王 伟 胡百功 孙丰树 朱钰涵 姜腾飞 惠 冰 冀鲁雪 陆建同 季 祥 支成龙 庄 科

宋 俊 宋月梅 张 伟 宋 杰 李宁波 鲍建泉 徐 琳 张 亮 安 悦 张 剑 迟乃杰 曹光明 陈怀鑫 张 帆 刘梦楠 刘宝鑫 范国庆 孙 黎 范伟顺 盛远东 孟宪法

张文强 王 冰 孔媛政 冯 宁 孔德洪 王振军 王子圣 韩 新 苗 鑫 靳立杰 王晓林 李 杨 李鸿钊 王雨辰 寇雅威 张庆洋 刘广波 刘 伟 陈 珂 赵 健 赵忠孝

田鹏飞 吴 晨 马明畅 张文俊 杨 帆 赵继丹 张 旭 江振国 宫玉鑫 苏怀瑞 李永祥 韩正昌 周 雷 李 博 王 冉 鲁宁宁 朱昭明 李 峰 方 磊 杨 冲 蓝信杰

刘凡婷 万豪豪 邵先奎 赵 莉 冯 娜 樊洪明

学生会员

丁冠涛 陈 红 葛峻恺 于永林 田云汉 张永力 周 正 李晓东 胡杉杉 刘 博 李新宇 张世榕 赵华亮

老会员

终身会费

柳尚斌 张 一 王润生 王 珣 李秀章 陈大磊 孙文斌 吴 霞 宗传攀 赵俐红 刘玉超 韦乖强

10年会费(2023-2032

牟 斌

5年会费(2023-2027

胡创业 徐秀刚 陈 琦 王 璐 耿祥峰 崔明飞 苏向群 王 晶 杨 楠 闫明磊 严根苗 时彦芳 李永胜 李成帅 张 超 张培培 张 哲

3年会费(2023-2025

刘永川

河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新会员

终身会费

康 敏 刘绍伟 周 韬 刘 卫 叶红军 张文轩 郭政学 付向科 高 俊 宋 豪 董 耀

老会员

终身会费

李士祥

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

新会员

终身会费

王小安 马 涛 陈 婷 李良泉 刘文韬 余常华 杨小明 常钰斌 程 斌 张海波

 

关于交纳 2024 年度会费的通知

 

根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及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有关决议,我会2024年度会费从即日起开始交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费标准

1、个人会员:

(1)会 员: 60/年;

(2)高级会员: 200/年;

(3)理事会员: 600/年;

(4)终身会员: 1200元。

2、单位会员

(1)普通单位会员: 3000/年;

(2)理事单位会员: 10000/年;

(3)常务理事单位会员:20000/年;

(4)副理事长单位会员:100000/年。

会费主要用于国内、国际学术活动及公益性活动、科普活动、刊物出版及会员服务等。会员交纳的会费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开具财政部监制的全国社团会费统一发票。

二、缴费方式

可面送或汇款,汇款时请注明交费姓名(或单位会员名称)并注明会费类型。

帐户信息:

帐 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帐 号:0200007609014454432

开 户 行:工商行北京紫竹院支行

三、交纳时间

请个人会员及单位会员于2024630日前办理会费交纳事宜。

四、联系方式

单位会员联系人:董老师,电话:010-82998024

个人会员联系人:倪老师,电话:010-82998257

邮箱: dqwlcw@163.com(账务);cgs60y@163.com(学会办)

财务电话:010-68729347

五、附单位会员名单(略,详见学会网站公告栏)

 

 

 

 

热烈祝贺我会科学传播专家杨志根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协2023年度“最美科技志愿者”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

(季 刊)

2024年    第1期   总第166

 

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编辑出版:《会讯》编辑部

 

 

主编:胡敏

本期责任编辑:董静

 

 

邮编:100029

发行:倪一超

 

 

地址:北京市9825信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编辑部

联系电话:010-82998024

 

 

学会网址:http://www.cgs.org.cn

电子信箱:zgdqw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