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第153

 

科协精神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科协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学会工作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党委及秘书处临时党支部参加中国科协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暨中国科协党校2021年开学典礼会议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内蒙古办事处揭牌仪式暨首届内蒙古地球物理发展论坛在呼和浩特召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定源极低频电磁法勘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送审稿通过评审

长江设计院3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成果完成科技成果评价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五届四次主任工作会纪要

学术交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36届学术年会分专题讨论会纪要“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南北地震带和我国东北地区深浅部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解剖地震”、“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区域地震构造与地震地质灾害”、“大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与预测方法和技术”、“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卫星重力测量技术及其科学应用”、“地震大地测量学”、“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地幔和地核:结构、动力过程、物质组成及和浅部的相互作用”、“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海洋地球物理”、“海啸及海啸预警研究”、“探地雷达新进展”(待续)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第一次学术报告会暨专委会工作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煤田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举办2021年学术年会

地方学会

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两届理事长送新春祝福——拜访中科院院士杨文采

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成果鉴定会纪要

通知

202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单位会员交费名单

202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个人会员交费名单

关于交纳2021年度会费的通知

关于推荐、申报2021年“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和“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通知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

经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同意,现将《中国科协2021年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抓好工作落实。

中国科协办公厅

202131

 

中国科协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科协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围绕隆重庆祝建党百年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工作品牌建设,围绕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深化科协系统改革,以“开放发展年”为主题,守正创新、开放合作,巩固拓展“1-9-6-1”工作布局,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坚定创新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而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1.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激发科技界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把牢思想之舵,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示范作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通过持续深入学习,在改造主观世界上达到新高度,在改造客观世界上取得新进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增强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的重要论述,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不断增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健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工作制度,系统联动、务求实效,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科协系统各级党组织年度重点任务,通过专题学习、集中培训、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我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活动等形式,使科协干部深刻理解建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增强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国学会组织知名科学家讲党课,用科学家话语体系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各级科协创新理论宣讲方式,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把讲“国之大者”与讲科技工作者利益关切结合起来,用党的创新理论在科技界凝心聚力铸魂。科协系统党校面向科技界开设党史专题研讨班和国情研修班,精心设计课程,用好各类教学资源,强化学习效果,切实增强科技界对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2.开展建党百年宣传教育,唱响科技界爱国奋斗主旋律

突出“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主基调,开展“众心向党、自立自强”主题实践活动,共绘庆祝建党百年宣传教育“科技篇”。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科技足迹,深入总书记曾考察过的高校、院所、企业等,展现他们牢记嘱托交出的“成绩单”,重温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英明领导、对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组织科技界代表报告会、座谈会,讲好典型科技人物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的生动故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家精神进入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编纂出版献礼建党百年系列主题图书。

坚持系统联动,全国学会举办“百年学会与党同行”、“百家学会老区行”等活动,回顾科技界在党领导下走过的百年历程,更加自信豪迈地踏上历史新征程。地方科协结合区域特点,广泛宣传党领导建设区域创新高地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励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重整行装再出发。

坚持协同合作,联合全国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组织“党领导下的中国科学家”主题展、“科创百年——建党100周年科技成就”、“百年百位科学家风采”联展,展示科技界众心向党、奋勇争先的生动群像。联合教育部门,开展“百校庆百年、奋进新时代”学风传承行动,结合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经典剧目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以优良学风共担时代重任。

3.做实“科技工作者之家”,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

各级科协和学会广泛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建家活动,通过“活动建家、组织强家、服务暖家、精神润家”,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中建功立业。隆重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全国杰出工程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大力宣传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开展“科协在身边”、“学会在身边”等活动,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科技工作者需求,通过人才举荐、学术交流、志愿服务、建言献策、国际合作等,助力科技工作者更好创新创业创造。打造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推动数字化组织赋能,实现网上“一站式”服务功能的有效集成,以业务应用场景广泛链接科技工作者,推动工作上网、服务上网、活动上网,打造开放融合、关心关爱、共建共享的温暖精神家园。

4.做强“科创中国”品牌,服务科技工作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奋发有为

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促进创新要素供需精准对接,启动实施《“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动“科创中国”数字化平台扩容增效,广泛吸纳创新资源,建设工程技术领域应用案例库,有机融合线上资源与线下服务,实现技术服务与交易量质齐升。有序扩大试点城市(园区)范围至50个左右,优选确立首批创新枢纽城市,推出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十大样板案例。做实一批新型协同创新组织,面向区域发展、产业集群等组建产业研究院、联合体,分层分类提供专业服务,探索融通创新新模式新机制。

5.做优“科普中国”品牌,服务科技工作者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中实现价值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发挥科普价值引领作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推动科普社会化、信息化、规范化、国际化建设,为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搭建平台,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和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能力,促进科普高质量发展。成立中国科技文化馆联合体,构建服务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实施学会科普能力提升工程。推动科幻生态发展。创新升级“科普中国”平台,推进全媒体传播。推动科普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青少年科技竞赛改革。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推动资源和服务向农村倾斜,开展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联合体服务乡村振兴公益行动。稳步推进全域科普工作,深入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完善平战结合应急科普联动协调机制,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应急科普工作。

6.做精“智汇中国”品牌,服务科技工作者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

创新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组织机制,构建跨界集智、开放融合的科协特色柔性智库体系。汇聚科技共同体智慧,组织发布相关领域“卡脖子”技术目录、重大科学问题与工程技术难题,促进学术成果向智库产品转化。构建科普中国百人会等柔性汇智平台,打造科普高端智库产品。协同会、地战略研究资源,打造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决策支撑力量。依托专业智库、区域智库、共建智库、全球智库合作机构等,适时发布智库系列产品。全国学会、地方科协探索创新智库组织机制,服务科学决策、支撑社会治理。

    7.深化高水平合作交流,建立开放信任团结的科技共同体

畅通中外科学家交流交往渠道,推动建立开放信任团结的科技共同体。围绕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为中外科学家分享抗疫经验搭建平台,及时跟踪国外抗疫信息,助力抗疫合作与经济复苏。围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做强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品牌,加大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工作力度,重点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围绕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提升世界公众科学素质搭建开放交流平台,实施科学素质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国际组织筹委会常态化开展工作。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大力支持我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履职,继续组织中外科学家交流对话,建立机制性交流平台,办好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办好一批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8推动科协改革向纵深拓展向基层延伸,把科协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总结评估“十三五”改革成效,形成制度成果。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科协工作体系,制定发布“十四五”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方案。

推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强化领军期刊示范引领,加强领军期刊梯队建设。开展卓越计划绩效评估和成果展示。推出集群化试点支持政策,促进出版资源优化整合。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推动中外期刊同质等效认定。推进临床案例数据库在临床医生评价中的应用,在重点工程技术与实验仪器设备管理领域建设案例库,支撑人才分类评价改革。

    深化学会治理改革。分解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举措。出台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标准。建设一批基础研究、产学服务和交叉类特色学会,探索在重大战略领域设立新学会。开展学会综合能力评估,设立开放合作专项,强化分类指导,形成“一会一案”服务模式。完善全国学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学会理事会党委职责清单,加快学会分支机构党组织覆盖,深入实施“党建强会计划”,以党建引领学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科普服务全链条,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提升,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

稳妥有序推动国际科技组织及其分支机构在华落地、在我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外籍科学家在我国科技组织任职。

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坚持党建带群建,构建省域统筹、市域枢纽、县域重点的组织协同和联动机制,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基层组织建设与业务赋能一体推进,健全“三长”吸纳进入、履职尽责、考核评价、典型选树、激励保障等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深化科技志愿服务成果,融入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升覆盖面和实效性。

做好中国科协机关机构优化设置、职能细化配置工作,研究推进直属单位改革。

9.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组织科技工作者为服务“三农”争先担当

聚焦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有关全国学会围绕现代种业发展、黑土地保护、农业重要装备等,组织科技工作者加强学术交流和决策咨询,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好服务“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级科协和学会在定点扶贫任务完成后,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接续开展重点帮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基层“三长”作用,依托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科技系统培训、文明健康科普等活动,倡导科学生活、移风易俗,反对邪教和伪科学,促进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培育优质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开展全国科协系统东西协作和对口支援,持续做好对口援藏和援疆工作。

10.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建设,推进科协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抓实“灯下黑”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中央巡视整改成果,开展基层党建责任落实专项检查。严肃党的纪律,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21年,中国科协将围绕主责主业,办好一批重大会议活动(见附件1),支持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聚焦靶心、服务中心,围绕庆祝建党百年、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等举办一批重要会议活动(见附件2、附件3),通过活动强组织、搭平台、建机制、筑生态,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把个人价值实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附件:1.2021年中国科协重大会议活动一览表

2.2021年全国学会重要会议活动一览表

3.2021年地方科协重要会议活动一览表

(附件略)

     (中国科协办公厅)


 

 

2021315日上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党委及秘书处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在线参加了中国科协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暨科协系统党校2021年开学典礼。学会党委委员、临时党支部委员及党员干部分别在不同岗位上进行了收看学习。
   
参会党员干部聆听了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同志作动员讲话和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党委、秘书处临时党支部将以主
题党日等形式开展学习党史系列教育活动,将学习教育与自身工作紧密结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投入党史学习教育,要学深悟透,学出对党忠诚、学出坚定信念、学出责任担当、学出能力水平,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建设好学会的网上会史馆,努力搭建一体两翼自主展示风采亮点的平台。


 

(秘书处临时党支部)


 

 

325日,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内蒙古办事处揭牌仪式暨首届内蒙古地球物理发展论坛”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赵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副秘书长胡敏、副秘书长薛国强以及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李中军、总工程师沈存利、副总经理李伟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区内外80余家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管理部门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综合普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张宝山主持。

    会上,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沈存利致欢迎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代表学会讲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胡敏宣读了对办事处的任命文件,办事处主任张宝山作了表态发言。最后在广大代表的见证下,由郭建秘书长、李中军书记和赵吉主席先后对内蒙古办事处和科技推广单位进行揭牌,标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内蒙古办事处正式成立。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综合普查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办事处挂靠单位。

在下半程的地球物理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薛国强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宋克柱教授、中南大学李帝铨教授、内蒙古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曹金虎高级工程师、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综合普查有限责任公司牛兴国副总经理等14位业界专家学者围绕瞬变电磁、广域电磁法最新研究动态,地震勘探、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新进展,北山地区物探方法技术及应用,矿产、能源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及应用,地热、环境、城市地下空间等地球物理专业问题,工程综合检测、探测技术创新发展与应用等内容作主题报告。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内蒙古办事处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区内外各地勘单位、科研院校、学术团体等在地球物理勘查方面的技术交流、沟通和合作,对内蒙古地球物理技术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成立大会结束后,内蒙古科协主席赵吉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副秘书长胡敏,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沈存利、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综合普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张宝山对下一步深度合作方面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座谈交流。

 

 (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内蒙古办事处)


 

 

202123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会议,对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编的《固定源极低频电磁法勘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进行了评审,评审会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该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底青云、王妙月、王若、薛国强、付长民、雷达、安志国、卓贤军。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主任李貅教授担任评审专家委员会组长并主持了评审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郭建秘书长首先对莅临会议的评审专家和标准编制团队表示了感谢,祝贺编制组顺利完成了团体标准送审稿的制订工作。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元生研究员向各位专家介绍了本标准的推进环节,肯定了专家对本标准的贡献。
  本次会议共邀请13位专家参加了评审,由于疫情原因,会议采取现场与腾讯会议同时进行的形式。受邀的13位专家中,3位专家现场参会,10位专家线上参会。主编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若副研究员首先汇报了送审稿内容,介绍了本标准的编制流程、编制组组成及主要内容,并重点汇报了编制组对于征求意见的反馈与采纳修改情况。与会专家详细审阅了送审稿内容,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一致认为送审稿符合团体标准的相关要求,可操作性强,经与会专家讨论,该团体标准通过技术审查,同意完善后报批。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元生研究员总结时强调,希望编制组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送审稿内容,确保按期保质的完成团体标准制订工作。


 

(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


 
 

 

2021323日、325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分别组织专家对由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完成的《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的3个专题——“南水北调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检测技术标准”、“线性工程无人机载智能化快速巡检技术及装备研发”、“输水涵隧水下综合检测装备研究”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会议均以远程视频方式召开。

参加评价会的专家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教高司富安、中水成勘院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教高沙椿、山东大学教授常发亮、长江大学教授胡明毅、南京大学教授唐朝生、武汉大学教授吴志军、常州大学教授王洪元、北京工业大学教授范立峰、陆军工程大学教授熊自明、长江大学教授王军民、中水北方教高刘康和。

会上,专家们认真审阅了成果的相关资料,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过质询、讨论,对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研究水平、经济及社会效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评审,给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一致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检测技术标准”为国内外首个大型调水工程运行检测标准,“线性工程无人机载智能化快速巡检技术及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输水涵隧水下综合检测装备研究”完成项目要求,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水下图像清晰化、双目视觉缺陷检测与尺寸测量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次参加评价的科研成果是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即将结题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评价会上,专家对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改进建议。各项目组将根据评价会上专家意见,进一步加强凝练总结,完善技术报告等材料。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五届四次主任工作会议于202135日以“北京现场+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会议应到50人,实到40人,请假10人。

专委会主任、专家委主任底青云,副主任委员肖西卫、秘书长徐佩芬,专家委员薛国强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郭建秘书长、胡敏副秘书长出席现场会议,副主任委员、专家委员会委员邢文宝、米晓利、郭勇洪、田连义、李貅、徐涛、陈昌彦、王怀洪、吕庆田、李怀渊,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坚、沙椿、韩永琦、谢昭晖、黄世强、程久龙、于景邨、殷长春、李志华、程建远、刘铁、熊彬、杨镜明、方慧、胡绕、蔡红柱、李学文、姚金、林志清、刘斌、张华、李怀良、王超凡等出席网络视频会议。中铁二院地勘院赵思为、甄大勇列席会议。

本次主任工作会以“总结审议2020年度工作,讨论安排2021年度工作计划与活动”为主题,并就代表们提出的其他事项及建议进行了讨论。

会议由专委会秘书长徐佩芬研究员主持,专委会主任底青云研究员作“2020年度专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2020年度专委会的各项工作,包括:按计划主办2020年度学术年会;申报并组织了地球科学联合会第52专题——“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成功组织“院士专家深圳行”活动,活动邀请了国内著名院士、专家一行30余人,活动聚焦“5G、人工智能、地球科学大数据与工程地球物理”的前沿研究课题、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等问题。赴华为总部基地、大亚湾核电站,共同探讨交流“5G、人工智能、地球科学大数据与工程地球物理”的新理念、新技术,促进行业优势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发展。总结还就参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20年工作会议、获得202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增补专委会班子成员、经费使用情况等做了详细总结汇报。

与会委员一致认为,尽管2020年度受到疫情影响,但专委会各项工作仍卓有成效,组织了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为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创建了学术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对行业交流、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与引领作用。专委会圆满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大家一致同意通过主任工作报告。

在充分讨论基础上,会议就2021年度的工作计划达成如下共识。

一、举办“2021年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

2021年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计划于202142-6日在西藏林芝举行,活动联合中铁二院和中铁一院,以川藏铁路工程地质问题与地球物理解决方案、处置对策为主题,开展川藏线地质超前预报、航空物探技术研讨、专家咨询、现场考察等交流活动。

二、协办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学术会议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全域地球物理探测与智能感知学术研讨会”将于2021521-23日在武汉举办,会议设立深地地球物理技术、深海地球物理技术、深空地球物理技术、近地表地下空间地球物理精细探测技术、地球物理传感与智能感知技术、光纤传感与探测技术、地球物理仪器专用芯片开发技术、地球物理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地震前兆观测和预警技术、岩石物理实验仪器及方法、地球物理实验与检测仪器、学科交叉地球物理前沿技术、创新性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研究等专题。专委会将积极宣传并组织参会。

三、2021年学术年会

学术年会以“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为主题,聚焦但不限于五个专题:城市地质安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球物理关键技术,黄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与地球物理,大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地球物理探测、检测新方法新技术,地球物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新能源探测、开发建设中的地球物理方法技术与应用。年会举办地点和协办单位暂时待定,举办时间:20218月底-9月初。

四、积极申办、组织“2021年度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

由专委会专家委员蔡红柱教授牵头申报“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组织论文及专场口头报告、展板报告。做好在校研究生、年轻学者的论文投稿、参会交流的组织动员工作,让更多的学者、学生参会交流。

五、策划筹办全国“构建高质量城市地质安全体系”高峰论坛

地点暂定深圳,时间待定。

六、职称评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每年第四季度进行中、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专委会协助做好高级职称推荐、中级职称报送的工作,把职称评审作为会员服务的实事,抓好做好。

七、配合学会开展“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的推荐、考试、考评工作

专委会将配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做好2021年“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的推荐、考试、考评等工作。做好宣传与推荐工作,争取更多专委会成员参加评选。

八、继续做好技术培训与会员服务工作

1、组织专委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等工作,提升工程物探和工程检测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服务。

2、继续做好优秀论文评选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吸引更多年轻技术人员参与专委会学术交流活动。

3、利用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广泛征求会员意见,及时发布专委会学术活动、技术培训等信息,为会员提供更多资讯。

会上,专家委副主任委员李貅教授特别建议,专委会可进一步挖掘、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协助大学会开展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工程实例的讲解与培训,编制、出版系列培训教材,为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培训新人做出更多贡献。这两年大学会在团体标准建设方面开展了很好的工作,已完成多部团标编制,专委会可在团标宣贯推广方面发挥专家作用。这些建议都得到与会委员的积极响应,专委会将充分采纳,丰富今年的工作计划。


 

(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

召集人:刘青松 杨天水 黄宝春 潘永信 杨振宇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48篇,年刊录用篇数47篇;年会做报告人数47人,其中口头报告38人,张贴报告9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传统古地磁方面,包括了晚埃迪卡拉纪西冈瓦纳古地理重建,古生代和中生代东亚造山带、古亚洲洋、古特提斯洋等的构造演化,拉萨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古地磁数据的原生性与否、大印度、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及高原东北部的远程响应等提供了新的古地磁证据和认识;为云南始新世地层、河北泥河湾第四纪地层等提供了新的磁性地层年代限定;利用断层泥磁组构分析地震震源机制;黄土高原红黏土古气候环境记录对季风和内陆干旱化提供新的认识,等。首次将原位磁测方法应用到磁性地层学中,介绍了一种自动化高精度地磁矢量观测系统的研制思路并在理论上分析了其可行性;

2.海洋磁学:包括了黑海高精度系列钻孔记录揭示的地磁场倒转特征及模拟地磁场发生机制,磁学参数揭示南海深水环流演化过程及物质搬运作用、珠江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古环境、亚北极太平洋沉积物的岩石磁学等其它气候指标揭示的高低纬度气候耦合、菲律宾板块晚始新世-中新世构造演化特征,辽东湾第四纪沉积新的磁性地层年代约束等;

3.生物磁学:从微生物学、基因组学、电子显微学、古地磁学和微磁模拟等多个领域,介绍了在趋磁细菌多样性、生物矿物机制、磁学和古地磁学应用方面取得了最新成果;

  4.行星磁学:对德罗尼诺铁陨石的研究为铁陨石的行星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5.岩石磁学:包括超静磁带的古强度记录;提出新的方法手段,如应用TFT法,提出岩石磁学曲线差值处理方法,利用温度区间的选择获得更准确的古强度数据方法;对玄武岩玻璃各向异性研究为获取更准确的绝对古强度提供了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两方面的新思路。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新的学术观点:黄土高原红黏土详细的古气候环境研究揭示,早上新统的增温事件,是造成夏季风增强、西部内陆干旱化加剧的主要原因;

2.海洋磁学和行星磁学的系列相关磁学研究成正在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趋磁细菌和磁小体化石研究已经成为生物地磁学研究的基础内容,有望成为纳米古地磁学和海洋磁学新的增长点;

3.结合模拟与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清晰将地球磁场偶极子场和非偶极子场信息分离出来,对于我们认识地球动力学及预测未来磁场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4.在热退磁方法方面,利用热扰动成像技术对于Thellier系列双加热过程中热物理学及化学变化,可以做到很好地印证。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加强学科内部交流,定期开展线上学术交流,在继续保持传统古地磁学研究的基础上,适当加强新的学术生长点青年人才的培养;

随着中国大洋钻探技术的逐步深入,一方面古地磁学与环境磁学可以发挥其海洋沉积学中独特优势,积极地参与到海洋地质学研究当中。同时,面对更加复杂的海洋环境,需要对复杂海洋沉积物中岩石磁学进行细致的方法和指标学的突破,一方面需要将磁学指标精细化研究,另一方面需要博采众长,多指标交叉,相互印证,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

 

南北地震带和我国东北地区深浅部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召集人:雷建设 陈棋福 梁春涛 艾印双 何宏林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31篇,年刊录用篇数31篇;年会做报告人数31人,其中口头报告25人,张贴报告6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清华大学杨顶辉教授发展了全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华北地区和南北地震带地区地壳上地幔细结构模型,分析了速度结构与强震之间的关系以及蕴含的动力学过程;2.背景噪声成像研究。利用喜马拉雅计划密集地震台阵资料、华北地区超密集流动地震观测,通过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研究了地壳速度与各向异性结构特征,分析了南北地震带下方的下地壳流通道的几何形态以及郯庐地震带深部细结构特征。高分辨率的地壳结构特征,揭示出郯庐地震带内部结构以及边界分界线,提出了昌乐古火山下方存在高波速异常,可能为地幔热物质上涌至地壳浅部岩浆固结所致。另外,还揭示出辽东五龙和青城矿区成矿机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地震学依据。3.东北地区深部结构研究。利用接收函数技术、Pn波成像、背景噪声成像、结合重力资料的背景噪声成像,研究了我国东北地区与火山活动相关的地幔转换带深度变化特征、上地幔顶部速度与各向异性结构特征,为认识中国东北火山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思路。4.活动构造研究。重点介绍了我国地震构造分区原则、分区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活动性参数,主干活动断层滑动速率、地表破裂型地震复发模型及其力学机理,讨论了不同分区之间相互作用、最新构造运动时序的证据和可能的发生地表破裂型地震的危险区,最后分析中国大陆地震构造分区特征的动力环境问题,对于推动有物理意义的地震预测预报理论。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通过多种地震学资料多种成像方法,综合研究龙门山断裂带结构以及我国东北火山深部起源动力学过程。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未来工作中,应加强地震学的研究与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大地构造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交叉融合,提出特殊构造动力学过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解剖地震

召集人:吴忠良  张晓东  任金卫  江在森  齐  诚  徐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9篇,年刊录用篇数19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9人,其中口头报告12人,张贴报告7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2021-2030年中国大陆地震高风险区域研究;

构造形变特征及地震危险性研究;

地震活动和震源特征研究;

中国大陆强震孕育深处的变形模式;

地震前动态触发的时间演化特征;

钻孔应变仪在多次强震前的观测结果;

地震分级统计的日周期性研究。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日本地震在统计意义上与太阳存在某种关系,且这种机制很可能不受万有引力的支配。月球对地球影响更多的体现在万有引力上,与月球不同的是,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太空中释放电磁波和太阳风等,而这些已知的因素已经导致地面温度的日周期变化和季节性周期变化。因此,推测某些来自太阳的因素可能是使得地震呈现日周期的主要原因,也有可能是地球内部日变化或者自转在不同时间触发了不同数量的地震。具体是哪种机制站主导作用,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

召集人:赵连锋 裴顺平 王  志 严红勇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8篇,年刊录用篇数28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5人,其中口头报告人数19人,张贴报告6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地震波衰减理论和方法研究。南方科技大学包雪阳教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震源和台站项对衰减成像的影响,以及全球尺度面波速度与衰减联合成像方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薛雅娟教授发展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结合互信息理论的时频域Q值估计方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袁三一教授将震源技术与深度学习方法相结合,假定不同震源按照相同的时间激发,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震源编码全波形反演方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浩洋博士基于L1-2范数进行Q值估计并给出了高分辨率处理技术,解决了固有衰减和视衰减之间的耦合串扰问题,通过稀疏准则将不同深度不同频宽时变子波压缩成了更宽频带不随深度变化的稳态子波,确保了地震资料深浅分辨率的一致性;东北石油大学金子奇教授通过搭建实验设备,测量了在压力变化下相应液体中所包含的微型气泡形状的变化,得出WIGED衰减机制是客观存在的,证明了由于气体的溶解和扩散效应将导致地震波能量衰减作用;

2.地震Lg波、Pn波衰减成像及应用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连锋研究员发展了一种基于朝鲜核爆资料、用于大陆路径的PnQ值层析成像方法,建立了日本海域岩石圈上地幔顶部的Pn波几何扩展函数和衰减模型;博士生朱威谋利用单-双台-双事件联合层析成像方法,建立了安纳托利亚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 Lg 波衰减 Q 值模型,认为安纳托利亚高原隆升的动力学机制是滴状构造而不是简单的拆沉;何熹基于已有的高分辨率宽频带Lg波衰减Q值模型的约束,反演得到了201788号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及其余震的震源谱函数,通过计算应力降,研究了震源区域构造变形;沈琳利用宽频带高分辨率Lg波衰减模型得到了2019617日长宁地震及其余震的Lg波震源谱,测量Lg波源谱函数获得应力降,发现应力降与距离采盐区域无明显关系,与震级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长宁背斜可能在长期注水影响下整体处于高孔隙水压力状态;罗毅建立了东南亚地区的Lg波衰减,提出衰减特征可能与板块的形成年龄相关;

3.体波P波、SQ值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江苏省地震局何奕成利用格罗宁根KNMI浅井台网的近震数据,反演了该地区四个层位的平均Qs-1值;南方科技大学的博士后戴启立利用衰减算子t*方法反演出川滇地区的三维Q值模型,获得了该地区的地壳动态变形过程;中国科学院广州南海海洋研究所王志研究员利用三维多参数联合反演表明,在日本北海道俯冲带,同时存在洋-陆和弧-弧碰撞两种模式,解释了震源区的高速低泊松比块体为脆性地壳下沉

4.爆炸地震事件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马潇测定了中国西北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的化学爆炸、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的核试验和邻近地震事件的Lg波和Rayleigh波震级,估计了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的当量,证明了基于P/S振幅谱比值法能够识别中国西北地区和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的地震和地下爆炸震源属性;杨庚基于多震相的相对定位方法,获得了六次朝鲜核爆的埋深,并重新估算了核爆当量,建立了朝鲜核试验场的地下通道和埋藏方式的三维模型;刘真介绍了20204月上海市某烂尾楼爆破事件的震源机制,根据垂直地震波形资料,利用二维粘弹性有限差分模拟方法,反演垂直应力叠加的震源过程;宋怡杉将爆炸事件与天然地震的垂直分量波形进行比较,测定了江苏响水爆炸的Lg波震级和核爆当量,同时利用爆坑直径大小与当量的关系

5.岩石圈电性结构和深部物质研究。重庆大学余年教授通过测定青藏高原侧向碰撞带深部电性结构,认为该区域存在两条弱物质流通道,也可能存在地幔上升流,建立了滇东南地区深部结构与物质流动模型。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利用体波和面波开展全球尺度的Q值成像;

2.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结合互信息理论的时频域Q值估计方法;

3.区域地壳Lg波和上地幔PnSnQ值成像。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地震波衰减与深部成像是地震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年会的会议室太小,建议提供较大报告和讨论的空间。

 

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

召集人:宁杰远 杨宏峰 刘丽军 车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8篇,年刊录用篇数18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2人,其中口头报告11人,张贴报告1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对中国大震巨灾应急形势进行了总结,认为地震预测工作亟待加强;进行了关于地震社会学现状的介绍,并探讨了地震危机管控策略,尤其指出应该加强人工智能应用;介绍了页岩气开采等工业活动中相伴随的地震灾害问题,并介绍了应对方案;介绍了实际地震的震源模拟结果,为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提供了参考资料;介绍了关于矩震级的快速估算方法,为地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参考资料;关于人工智能方法进行地震监测的实践,充分展示了其优越性;介绍了滑坡检测的观测系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和经验;介绍了小型节点地震仪进行震后检测的情况,展示了良好前景;介绍了构造线陆架的沉积体系演化,为海底灾害防治提供了背景资料;介绍了基层防震减灾工作,分析了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从会议报告情况来看,大家对这个专题比较关注,参与度很高。会议论文涉及很多方面,但都有很强的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意识,也从各个角度提供了参考资料。种种迹象表明,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将来是一个会受到大家普遍关注的科学问题;

会议报告展示了地球动力学模拟在认识大陆动力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明了其在地震预测及灾害防治中的潜力,是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的基础,需要予以特别的关注;

会议报告展示海底演化、滑坡、工业致震等涉及的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问题开始受到更多重视,表明中国科学家的灾害意识已大大增强;

人工智能是热点。有的报告充分展示了其价值;有的报告指出是今后重要手段。所以,人工智能是重要的学科生长点,其作用是值得期待的;

地震社会学是交叉学科,是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会议,有人介绍了这方面的工作,并受到了关注;

基层是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前哨阵地,他们的积极参与极为重要。这次,基础单位的研究人员表现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参与热情,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专题是根据地震减灾需要而设立的专题,涉及地震监测能力评估及对策,中长期与短临地震预测的衔接,科学的地震预报策略,地震预测与工程地震的衔接,地震救援能力的评估及合理分配,地震社会学及危机管控,现代信息技术在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地震相关法规制定等方面的学术问题;

本专题期待打造一个平台,深入探讨与地震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相关的自然及社会科学问题,帮助提升地震应急管理能力,形成全套的科学应对策略。今年初设,已受到很大关注,说明大家都对此问题十分重视。长期坚持,一定能凝聚队伍,取得系列学术成果,在地震减灾方面做出贡献。建议学会予以持续支持。

 

区域地震构造与地震地质灾害

召集人:程  佳  鲁人齐  许  冲  谭锡斌    琪  陈桂华  张世民  袁仁茂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39篇,年刊录用篇数39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9人,其中口头报告22人,张贴报告7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地震灾害方面:钻孔等多种资料在地震危险性模型中的应用;

2.地质灾害方面:滑坡信息提取,多因素成因分析;

3.活动构造方面:综合地貌演化来研究地震破裂特征成因、地震地表破裂特征、滑动速率和古地震记录等;

4.长宁诱发地震方面:基于大地测量数据、地表破裂特征、区域精细地质构造和石油剖面资料对长宁地震构造特征和破裂机制的探讨;

5.其它方面:包括渤海地区地壳稳定性的研究、余震反映的应力场转换特征、地震预测趋势研究等。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在地震破裂与活动构造方面,基于无人机对于田地震整个破裂面的研究,使得高原地区地表破裂的研究更加精细化;

2.大地测量尤其是卫星影像数据、InSAR和其它卫星观测数据的精度提高,使得对于地震震前、震中和震后的观测更加准确,并被用在地震灾害预测和机理研究更加科学可靠;

3.基于地壳形变、地震剖面、小震数据、地表破裂特征等对长宁诱发地震的研究成为我国地球科学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手段与减灾目的结合地更加精密。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基于地球物理观测网络,包括地震台网、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卫星大地测量数据等手段来研究区域地震构造与地震地质灾害已成为本学科的热点,模型的精细化和研究手段的多元化在未来更加明显;地震地质灾害室是地球科学中少数直面自然灾害预测预防的学科,也希望在这一方面有所侧重,在大会报告和专题设置上有所加强。

 

大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与预测方法和技术

召集人:王海涛  黄辅琼  陈界宏  刘    高永新    鹏  师皓宇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7篇,年刊录用篇数27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9人,其中口头报告17人,张贴报告2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大地震孕育(准备)和发生的过程:假说、实验、物理与数值模拟;

2.观测资料的解译与地震前兆信息的识别及提取方法;

3.库伦破裂应力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关系;

4.用于捕获地震前兆的立体观测。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基于实验室小样本的岩石破坏及其数值模拟的过程所展示的破坏发生过程中的岩石物性变化与实际观测中出现的异常变化具有统一性,即实验结果可以用于解释实际观测结果;

2.实现了把小样本的岩石试件变形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应用于实地的场地变形破坏模拟,数值地震问题基本可实现。而这个过程中,岩石变形致空袭/孔隙/裂隙空间的改变是最为重要的过程;

3.多种地球物理观测参数的同化分析亟须建立并应用于地震预报实践。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地震前兆的认定依旧是突破地震预报的瓶颈问题,每一次地震前兆异常的认定过程都是地震预报科学问题的一个表现形式,应深入解剖每一个在地震发生前被认定的地震前兆的认定过程。这比单纯的做一次震后的异常收集汇总统计这样的工作会更有助于推进地震预报研究。

 

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

召集人:单新建  许才军  何建坤  吴立新 孟庆岩  李振洪  屈春燕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53篇,年刊录用篇数53篇;年会做报告人数51人,其中口头报告35人,张贴报告16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基于InSAR技术的地震同震形变场和震源破裂特征研究;

2.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震后-震间形变观测、模拟研究;

3.联合InSARGPS的三维地震形变场及三维震间断层形变场观测研究;

4.基于InSAR技术的冰川跃动、火山形变及滑坡形变监测研究;

5.GNSS大尺度区域地壳形变观测研究。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基于InSARGPS大地测量数据的震源参数反演研究仍是主题;

2.基于InSAR的大范围断层形变场及闭锁耦合程度反演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3.联合InSARGPS优势互补的三维地表形变场解算方法及其应用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希望在应用InSAR技术解决地学问题的同时,能够有学者对InSAR技术本身开展深入研究,开发国产版权的InSAR工具软件。

 

卫星重力测量技术及其科学应用

召集人:冯  伟  罗志才  肖  云  申旭辉  冉将军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7篇,年刊录用篇数17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7人,其中口头报告12人,张贴报告5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该专题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成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在卫星重力原始重力数据处理方面发展迅速:我国在空间惯性传感器、星间测距系统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为我国自主重力卫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于再分析大气海洋模型,我国研究人员实现了大气去混频产品的独立研制,相关精度与国际水平相当。同济大学、中科院精密测量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实现了高精度时变卫星重力场建模,提出的基于动力学方法、点质量mascon方法等获取的GRACEGRACE-FO时变重力场模型与国际水平相当。

2.国内在卫星重力的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通过联合卫星测高、卫星重力和海洋资料,成功揭示了大尺度海洋深海热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与深海海洋剖面船测数据较为吻合,表明了卫星重力在海洋学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卫星重力手段成功监测到8.4级及以上的大地震引起的重力变化,该重力变化在研究区域海水质量变化时需要予以考虑和扣除。通过联合不同的卫星观测数据,可实现全球和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冰川质量变化的监测,成功揭示区域地下水时空变化。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近年来卫星重力学快速发展,揭示了全球和区域高空间分辨率静态重力场和大尺度时变重力场变化信息,但是其时空分辨率仍难以满足科学需求。近年,国内外相继在开展下一代重力卫星的数值模拟工作。未来基于下一代双轨道的重力卫星计划,有望在大地测量学、地震学、水文学、海洋学和冰冻圈科学等学科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进展,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卫星重力的长远发展需要硬件突破、理论创新、软件工程化与科学应用等共同促进。国内近年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进展迅速,未来冷原子技术、量子技术、光钟等新技术的突破,有望对卫星重力科学带来突破性的革命,实现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球重力场观测,满足全球变化科学领域对重力场观测的需求。

 

地震大地测量学

召集人:孙文科  许才军    琪  申文斌 熊     付广裕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30篇;年刊录用篇数30篇;年会做报告人数30人,其中口头报告22人,张贴报告8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利用大地测量观测手段(InSARGNSS

监测和研究地壳变形、应变率分布等,以及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变形、反演断层的滑动分布和物性参数。

2.研究地震的重力信号在同震和震后的变化与分离,时间参数选取和地形改正等因素对重力变化的影响,以及重力Mascon产品应用于地震研究中的尝试和新认识。

3.位错理论研究地震的内外部变形,以及利用大地观测数据反演位错LOVE数,调整地球模型参数。

4.重力两代卫星GRACEGRACE-FO在全球海平面的一致性分析、利用重力卫星在青藏高原水文负荷、华北陆地水储量、亚洲高山冰川变化等相关应用和评估。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多源的大地测量手段监测地表变形、地震变形等应用研究;

2.利用观测数据反演断层参数、地壳以上地幔结构等;

3.重力Mascon产品应用于地震研究中的尝试和新认识。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现代大地测量学的发展为研究地震引起的滑动变形、重力变化等提供很好的监测和研究手段,同时理论模型也为计算地震的各项物理量提供了有力支撑。这将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必将成为一个重点发展的新兴研究领域。

 

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

召集人:于常青  魏  斌  尹宏伟  李  明 邹长春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1篇,年刊录用篇数20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1人,其中口头报告17人(正式注册16人,临时增加报告1人),张贴报告4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沉积盆地铀矿资源探测及综合研究(6篇);

2.常规油气及页岩气勘探及研究分析(12篇);

3.盆地深部结构综合探测分析(2篇)。

报告针对盆地砂岩型铀矿进行的分析研究,为盆地综合矿产资源勘察提出了思路和研究方向,同时,针对国内外盆地中的常规油气勘探和页岩气提出了构造综合分析和油气关系和页岩气勘探中电阻率和物性对页岩气勘探的一些思路,这些对盆地综合矿产资源的勘察都非常有利,值得在今后的盆地勘探予以借鉴。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提出了砂岩型铀矿探测与油气和煤层关系的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这对今后在盆地中开展砂岩型铀矿和油气探测具有实用意义;

2.页岩气探测除了应该注意构造等因素外,魏斌(邀请报告)对页岩气探测中的电阻率和物性与页岩气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这对今后的页岩气探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从本次报告中可以看出,盆地的综合矿产资源勘探是今后盆地探测的一个发展方向,如此可以事半功倍,提高勘探的效率和经济价值。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地球物理研究的是地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这对深部构造和矿产资源的探测研究非常有利,特别是要分析研究构造和不同矿产资源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这些对地球物理和矿产资源勘查都非常重要,也是今后深部探测的重要方向。

 

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

召集人:琚宜文  曹代勇  何登发  卢双舫  方维萱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62篇,年刊录用篇数62篇;年会做报告人数50人,其中口头报告39人,张贴报告11 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 专题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六个方面,分别为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成岩作用、煤系、成矿、碳酸盐岩储层。

常规油气主要成果涉及东北、华北及西北盆地圈闭等的形成演化与动力机制以及勘探前景,包括东北地区侏罗系构造演化与勘探前景,华北新生代裂谷系形成演化与动力机制,坳陷湖盆中砾岩成岩圈闭的特征与形成机制-以后玛湖凹陷为例等。主要成果为砾岩成岩圈闭大面积成藏新模式、华北新生代裂谷系形成演化与动力机制等。

非常规油气包括页岩油气及致密油煤层气等。包括页岩的岩相、有机质组分、孔隙类型成因等,页岩气不同运移形式的临界条件和差异富集模式,页岩气不同运移形式的临界条件和差异富集模式,中美典型常压页岩气赋存机理与含气性差异等。主要成果为准噶尔盆地南部二叠系混积岩孔隙类型及其成因、页岩气不同运移形式的临界条件和差异富集模式等。

成岩作用主要包括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如东濮凹陷上二叠统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主要成果为新疆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其对页岩储集性能的影响。

煤系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煤田构造特征、煤储层及孔隙特征、煤与瓦斯突出等。主要成果为沁水盆地中北部煤田构造特征及其矿产资源意义、煤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及其对甲烷吸附能力影响研究、煤与瓦斯突出微观机理研究进展。

成矿内容包括金矿、石墨、岩溶风化壳成矿成藏以及地热等。主要成果为南盘江-右江盆地构造演化与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论岩溶风化壳成岩机制与成矿成藏、湖南新化无烟煤煤系石墨结构演化研究、青海共和盆地东北部新生代地层沉积特征及其对干热岩地热藏成藏的控制。

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内容较为集中,主要涉及孔喉结构特征及其成因及有效性评价。主要成果为英西地区湖相混积型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及有效性评价、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孔喉结构特征及其对孔渗关系的控制作用等。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 专题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一下新的学术观点,以页岩油气新的学术观点较多,主要新的学术观点如下:

1.页岩气在地下主要存在渗流和扩散25种运移形式:具体包括达西渗流、滑脱流动、菲克扩散、克努森扩散、吸附气表面扩散。通过建立扩散和渗流模型,结合现今焦石坝页岩气藏特征,礁石坝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发生各种运移的孔径范围:表面吸附扩散(0~0.6nm)、克努森扩散(0.6~1.0nm)、菲克扩散(1.0~25.0nm)、滑脱流动(25.0~225.0nm)、达西流动(> 225.0nm)。随地层埋深增加,压力增高,渗流及扩散运移能力降低;随孔径减小,不同类型渗流能力全部减小,克努森扩散能力降低,其他扩散类型能力升高;

2.微波加热可以使泥页岩快速升温,使得孔隙和裂缝较常规加热更加发育;微波加热泥页岩有机质能降低有机质裂解所需温度(降低活化能),从而实现在较低温度情况下泥页岩有机质生油;研究表明该项技术有望成为页岩油革命颠覆性技术;

3.随着模拟温度的改变、烃和衍生物及矿物学特征的变化,可划分出三个生烃阶段:在200-300℃阶段,Sm-OA中斜长石的形成以及蒙脱石缓慢地向无序的伊/蒙混层矿物转化以及蒙脱石层间域吸附的硬脂酸逐渐地解吸附,液态烃含量较高,且非烃丰富;I-OA中矿物成分不变,但伊利石有序度急剧增加,液态烃含量较高,且非烃丰富。在350-450℃阶段,Sm-OA中斜长石和菱铁矿的形成以及蒙脱石快速地由无序向有序的伊/蒙混层矿物转化,黏土矿物结构和元素含量急剧变化,液态烃含量最高,且饱和烃与非烃等最丰富,气态烃缓慢增长;I-OA中钾长石逐渐降低,斜长石逐渐增加,伊利石结构基本不变,液态烃含量最高,且沥青质含量最高,气态烃与甲烷含量都快速增加。在500℃以上阶段,Sm-OA中斜长石和菱铁矿含量高及有序伊利石大量出现,黏土矿物结构和元素含量变化达到峰值,液态烃含量降低,气态烃和甲烷含量最高;I-OA中斜长石消失和菱铁矿出现及伊利石结构基本不变,液态烃含量降低,气态烃和甲烷最丰富。

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科技动向如下:

1.中、低成熟度页岩油革命的颠覆性技术探索——微波加热技术,该技术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王民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改变中、低成熟度页岩油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2.岩溶风化壳成岩机制与成矿成藏也是较为重要的新的学术增长点,方维萱研究员从地球化学岩相学和构造岩相学角度,对岩溶系统成岩作用、成岩相、成岩机制与成矿成藏作用关系进行研究,提升对岩溶系统(岩溶不整合面构造系统)与成岩相、成岩机制和成矿成藏作用相互关系的认识水平。

3.华北新生代裂谷系形成演化与动力机制也是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池英柳根据华北新生代裂谷系构造特征、演化过程以及裂谷系发育的地质基础(基底)、板块构造背景、深部构造演化、外围隆起区造山作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池英柳建立了扭张造盆与扭压造山新模式。这一模式,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局部与区域、浅部与深部、盆与山相协调的华北裂谷系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也较好地解释了裂谷系北北东-北东向和北西西-东西向两个不同方向复合-系的形成机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推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远场应力场是华北裂谷系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认为华北裂谷系属于被动裂谷,地幔异常隆起是地壳及岩石圈减薄的被动响应。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以纳米科技与地球科学为依托,运用纳米技术工具与地学工具,对地球不同圈层中已知或有待探知的纳米颗粒和纳米孔隙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揭示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过程中纳米尺度信息与地学现象关系及其成因规律。

 

地幔和地核:结构、动力过程、物质组成及和浅部的相互作用

召集人:宋晓东  孙新蕾  孙道远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22篇,年刊录用篇数22篇;年会做报告人数22人,其中口头报告18人,张贴报告4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专题录用论文的研究内容覆盖了从上地幔到内核的几乎整个地球深部,涉及矿物岩石物理学,地震学,大地测量学和地球化学等学科领域。其中汇报人员主要展示了矿物岩石物理学最新的成果和地震学最新的观测,以及二者的结合。具体包括:

1.对地球深部的重要矿物和岩石的物理性质进行探究。专题展示了金刚石压砧法等技术下的高温高压实验成果和基于第一性原理等理论的计算推导,对文石,秋本石,铁白云石,翡翠,氧化铝,铁及铁合金的物性进行深入探究。例如,对铁及铁合金的热演化的分析,可以推导出地球内核的年龄。最新的理论和实验结果为地球深部的物质组分和性质提供了更好的约束,也为地震学观测的解释提供了更清晰的思路。

2.地震学的新观测也取得了进展。研究人员利用不同地震震相对不同深度的结构进行探测,主要采用地震波的到时分析,震相识别,接收函数和波形拟合等技术手段,进行了对局部速度剖面的反演,对转换带上下界面的深度和横向变化的检测,对下地幔不连续面和散射体的探测,以及对内核时变信号的监测等。依赖于永久台站的数据积累,最近临时台站的布置,以及新的处理方法,这些新的观测相较以往研究利用了更多的高质量数据,也取得了更好的及更可靠的观测结果。

3.矿物岩石物理学和地震学的结合。地震学的观测结果为深部的物质的物性提供了强力的约束,而矿物岩石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也有助于地震学观测的合理解释。例如,何小波分析了位于俯冲带的深源地震的波形数据,发现了滞留在上地幔中俯冲带,并且深入讨论了橄榄石在此环境下可能存在的相变。两个学科的结合,更有利于深入理解地球内部的动力学系统和形成演化机制。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利用重复地震的地震学研究确认了内核在几年至十年尺度上的时变性,最近研究表明内核以每年0.05°0.1°的速率相对于地幔超速旋转,并有变速旋转的可能性,使得其横向不均一结构发生横移。相关成果于2020年发表在EPSLJGR上(杨翼和宋晓东)。

2.研究者们首次利用地震噪声互相关方法发现了源自下地幔散射体的反射波。打破了传统的小尺度深部地幔探测局限于俯冲地区的限制,为全面认识全球下地幔不均匀性结构,进而理解地幔物质储库及特性、地幔混合效率等重要的地球动力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成果于2020年发表在GRL上(张理蒙等)。

3.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分析铁及铁合金热导率,改进了对地球固态内核年龄的估计,认为其形成年代在10亿到13亿年前之间,是非常年轻的内核。相关成果于20208月发表在PRL上(张友君等)。

4.本专题就涌现了一些勇于质疑或推翻前人观点的研究。例如,对前人观测到的下地幔的785公里的不连续面的存在提出了合理的质疑,相关成果于2020年发表在SRL(张宝龙等)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 坚持鼓励多学科的交叉。地震学,矿物岩石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深部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紧密结合,对深部地球的复杂物理化学性质有综合的认识。新先人工智能和信息等技术的应用,对来自各方面的愈来愈多的数据的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2. 促进地球深内部研究方向的学术组织的建立和学术会议的召开,以推动学术合作。国内研究地球深部的科研工作者日益增多,因而及时了解同行的最新研究动态,不仅可以避免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也能互相学习,形成学科互补,更好的推进学科的整体发展。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召集人:杨顶辉 刘伊克 李小凡 赵志新 符力耘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85篇,年刊录用篇数82篇;年会做报告人数82人,其中口头报告53 人,张贴报告29 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本专题为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学和勘探地球物理学,主要包含地震波传播理论与模拟、地震成像方法和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从今年年会的投稿内容和报告情况来看,其主要的热点内容及主要成果包括:

1.地震波传播理论及高效数值模拟方法,主要包括:高阶有限差分黏弹双相介质正演方法研究、起伏海底条件下的声-各向异性耦合介质波场模拟、基于共轭梯度法的有限差分系数优化、采用局部等效策略的复杂裂缝介质的波场模拟、采用空间滤波法突破显式有限差分的稳定性条件限制、Birkhoffian系统下求解粘声波方程的保辛算法研究等;

2.地震全波形反演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声波与弹性波二阶优化反射波形反演、OBC 数据中考虑多次波的波动方程转换波反射走时反演、利用棱柱波的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基于最佳频率选择策略的频率域全波形反演、联合包络反演与多尺度方法的全波形反演初始模型构建策略等;

3.地震偏移理论及方法研究,主要包括:基于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的地表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黏声介质自适应聚焦束偏移方法、VTI 介质转换波动态聚焦束偏移成像、基于 T 分布目标函数的编码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等;

4.地震学理论方法研究,包括大震破裂过程反演的三维 SEM 格林函数计算与分析、基于二次走时插值的高精度射线追踪方法、基于非结构三角网格的各向异性程函方程的迭代快速扫描法等。

5.地震学新方法的应用研究,包括利用蒙特卡洛抽样方法研究鄂尔多斯块体地壳结构的初步结果、贝叶斯克里金方法在 BJT 幅值比识别中的应用、基于 MCA 的自适应地震数据重建方法等。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本专题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国际前沿热点领域。求解地震学反问题的声波与弹性波二阶优化反射波形反演、采用空间滤波法突破显式有限差分的稳定性条件限制、起伏地表条件下的波场模拟及其反演是本次年会的创新点,涌现出了一批新的方法和成果,如:基于最佳输运距离的弹性波全波形反演研究、基于频率域染色策略的全波形反演、时空域自适应聚焦束偏移方法、起伏地表声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硬海底条件下 Scholte 波数值模拟、海底冷泉羽状流地震波数值模拟及成像等。

全波形反演的研究在本次年会中占了较大比例,也取得了很多新进展,如声波与弹性波二阶优化反射波形反演及深层地震成像应用、基于区域分解的弹性波波形反演并行策略、基于层剥离的三维层析速度反演方法研究、基于最佳频率选择策略的频率域全波形反演、用于提高地震反演成像分辨率的预处理 LSQR 方法等等。这些研究针对全波形反演面临的难题,提出了很多新的方法,以减少正演过程的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和反演的精度。这些研究展示了全波形反演这一领域的热点问题和作为探索地下复杂构造方法的应用前景。

地震偏移成像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果,如粘声多次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研究、基于奇异值谱分析去噪的平面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海底节点地震镜像偏移、时空域自适应聚焦束偏移方法等等。这些研究致力于将偏移方法应用于更复杂的介质,同时应用先进的自适应技术,以提高计算速度及提高偏移成像的质量。

此外,为了提高地震反问题的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走时插值的高精度射线追踪方法、基于非结构三角网格的各向异性程函方程的迭代快速扫描法等方法,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这些方法相对于传统数值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较好的射线追踪效果;在地震学研究方面,对大震破裂过程反演的三维 SEM 格林函数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是计算地球物理学的基石,应不断进行相关理论探索,拓展新的高效高精度正演、反演和偏移成像方法以及与这几大环节相关的计算方法,并关注和引入国际前沿热点方法——例如人工智能、概率统计等方法,同时积极拓展这些方法的应用研究。

 

海洋地球物理

召集人:徐  亚 夏少红 童思友 高金耀 宋海斌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03篇,年刊录用篇数103篇;年会做报告人数71人,其中口头报告46人,张贴报告25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及系列图编制方面,通过最新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形成我国海域、西太平洋地区1500万,1300万等不同比例尺系列图研究成果,是我国海洋地球科学研究新的里程碑;

2.大陆边缘及俯冲带研究是海洋科学研究的两大重点问题,在大陆边缘构造特征、岩浆活动、俯冲带构造等方面开展地球物理探测、地质综合研究、动力学模拟等研究取得重要认识;基于南海及西太地区近年地球物理探测及天然地震数据,在深部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流变结构、热流等方面取得重要工作进展;

3.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在岩石物性分析、储层特征描述、开采过程数值模拟等多方面取得进展;

4.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应用。发展了海底地震OBNOBS探测,海洋拖缆地震探测等有关处理与解释技术,在去噪、去多次波、数据重构、井震联合分析等方面取得多项进展,在提高我国海域古老残留盆地油气探测方面有良好应用;

5.地震海洋学通过反射地震、水文数据等在刻画海域水体、内孤立波、气涡旋等方面取得成功应用;

6.在印度洋、北极等地区我国近年来开展多项地球物理调查工作,并在海洋矿产、海洋划界等方面提供科学成果支撑。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机器学习技术在海洋地质、地貌、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中得到新的发展和应用;

2.在马里亚纳海沟、卡罗琳海脊等重点地区已开展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工作,在该热点地区的研究已逐渐形成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对俯冲带研究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3.我国海洋研究随着海洋科考能力增强,已由传统的南海海域向南海南部、西太平洋地区、印度洋及两极地区拓展,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我国海洋地球科学研究已从中国近海研究为主转变为中国近海及深远海兼顾,海洋地球物理工作向南海南部、西太平洋等地区扩展;

2.对全球性海洋科学研究热点如俯冲带、洋中脊、两极地区的研究有所增长,并呈良好发展态势;

3.海洋地球物理技术方法研究日益收到重视,机器学习、天然地震及勘探地震等相关技术在海洋数据处理与解释中取得较大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

 

海啸及海啸预警研究

召集人:安  超 岳  汉 任智源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2篇,年刊录用篇数12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0人,其中口头报告7人,张贴报告3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本专题共录用论文12篇,按原计划分配为6个口头报告、6个张贴报告。实际中1人选择不参与报告、1个邀请报告因临时有重要任务而无法到场,因此调整为7个口头报告、3个张贴报告。按照海啸科学的研究方向,本专题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如下。

1.地震海啸。这部分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使用海啸数据反演海啸波波源。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对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海啸的14个地震震源模型进行海啸的数值模拟,比较这些模型对海啸波预测的准确度;对2011年日本海啸进行研究,分析使用海啸数据反演地震断层位置、并改善数据拟合程度的可能性;以马尼拉俯冲带为例,探讨海啸的数据同化方法在反推海啸波源时的准确度。

2.滑坡海啸。这部分的研究内容都集中在南海海底的滑坡。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南海海底滑坡的辨识、认定、特征及滑坡历史;大滑坡发生滑动时产生的海啸对我国及周边国家的威胁等。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新的学术观点:通过海啸数据反演海啸波波源是较为通用的方法,本专题的一些研究涉及到对这种方法的改进,例如除了震源参数外,也将断层位置作为反演参数,从而可以探讨并比较海啸数据对震源参数及断层位置的敏感性。

新的学术生长点:地震海啸的发展研究已相对成熟;新的生长点出现在滑坡海啸方面。滑坡海啸的研究瓶颈有两个方面:一是海底滑坡的具体参数难以预测;二是有关实际滑坡海啸的定量观测数据很少,多数数据来自于实验室实验。如果能在这两方面有所进步,对滑坡海啸的研究将会出现较多的成果。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对本学科的发展有两个建议。

1.需要加强地球科学研究人员和流体力学研究人员的合作。海啸属于地球物理和流体力学的交叉学科,需要两方面的研究经验,但多数的研究人员通常只对一个领域较为熟悉。例如本次会议的参会者大多为地球科学研究者,对地球科学非常熟悉,但是对于海啸的数值模拟等涉及到流体力学的部分则相对生疏。本人也参加过很多流体力学的会议,与会者大多熟稔流体、波浪等理论,但对于地学概念相对陌生。这种现象在国际上的海啸研究中也普遍存在。加强两个领域的研究人员的交流、并对跨界研究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鼓励支持会促进海啸研究的发展。

2.数值模拟程序的自主化。与会中可以看到,多数海啸模拟使用了国外现有的、通用的数值模拟程序。如果能开发出自主的模拟程序,并且逐渐推广,将来也有助于扩大国内海啸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

随着国内推进海底观测网的建设,地震海啸的研究将会有一定的进步。但总的来说,国内因为没有面对大的俯冲带地震海啸的直接威胁,相关研究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南海的马尼拉海沟、台湾岛北部的琉球海沟是两个研究热区。

南海底部有很多的滑坡构造,为保护南海的岛礁、设施等,滑坡海啸的研究需求较高。另外,长江等河流两旁的滑坡也会在河内产生涌浪,广义上也属于滑坡海啸,也是将来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探地雷达新进展

召集人:刘四新 钱荣毅 冯德山 冯 

 

提交会议的论文篇数16篇,年刊录用篇数16篇;年会做报告人数16人,其中口头报告12人,张贴报告4人。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极地探测;

2.月球及火行探测,与常娥探月以天文一号相关的研究成为未来热点;

3.土木工程;

4.地质调查;

5.数据处理,包括去噪以及各种成像方法。

二、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极地探测、月球火星探测成为关注点;

2.雷达数据需要实时、智能处理,满足工程需求。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随着探月工程的推进以及火星探测的开展,相关研究会变得更加吸引人。

工程探测中实时化,智能化成为未来热点。

(待续)

(年会组委会)


 

202113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召开了2021年度第一次学术报告会暨专委会工作会议。本次会议采用现场加视频两种形式举行。

专委会名誉主任赵文津院士、滕吉文院士、杨文采院士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研究员以及专委会几位副主任、秘书处成员等共15人参加了现场会议;专委会其他委员通过腾讯会议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有40多位。会议由专委会常务副主任高原研究员主持。

本次会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第六届专委会主任陈晓非院士通过远程视频向与会委员代表致新年贺辞,对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本次会议的委员表示了热烈欢迎,对各位委员对专委会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了感谢,肯定了专委会2020年工作成绩并展望了2021年的工作方向。

2.专委会委员党亚民研究员和常晓涛研究员对2020珠峰高程测量以及珠峰地区地壳运动变化作了精彩的口头报告,对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及其在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过程研究中的作用和参会委员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现场讨论热烈。

3.李惠民常务副秘书长对2020年专委会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2020年共开展7项工作,包括5次正式学术会议、1次拜访老院士并汇报专委会工作和1次增补新委员活动。具体包括:

1)“大陆动力学前沿-演化的岩石圈底界”会议(20191229日,与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共同主办,参会人数55人);

2)“中国大陆动力学专委会2020年第一次学术报告会暨专委会工作会议”(2020113日地大(北京),参会人数32人);

3)“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研讨会”(20201018-21日,重庆。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期间,参会人数约120人,达到历届最多);

42020917-24日期间通过腾讯会议APP网络平台召开系列的多学科综合报告与交流,共计超过2000人次参加;

5)“京沪地球物理联盟2020学术研讨会”(20201013-16日,西藏林芝与北京、上海两市学会协办,参会人数60余人);

61226日组织看望赵文津院士,向赵院士进行工作汇报,听取了赵院士对专委会的工作指导;

7)组织了增补专委会新委员的工作。

4.秘书长于常青研究员详细报告了2020年专委会新委员扩充遴选情况和2021年拟开展的学术活动安排:

1)新委员增补:为加强专委会工作,本着“年轻化+代表性”的原则,2020年共提名新增委员共55位,经专委会讨论,认为其中54位符合新增委员要求。经提交本次专委会工作会议,现场一致通过。

22021年拟计划开展5次学术会议。

5.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郭建秘书长在会上对本专委会的工作进行了肯定,认为专委会2020年工作内容丰富,2021年工作安排详实。并指出学会及下设的各专业委员会是党和国家联系科技创新的桥梁,希望专委会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加强委员和会员的发展工作,进一步促进学会的良好发展。

6.专委会名誉主任赵文津院士、滕吉文院士和杨文采院士分别发表讲话。

赵文津院士指出这次五中全会强调从2021年开始要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其中特别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们要从学会和专委会的角度做好科技自立自强,针对青藏高原及重要的地震区等重要地区的重大科技问题,通过多学科合作,实现突破,提高认知水平。

滕吉文院士从“地球物理如何独立于地球科学之林”这一话题对近年来地球物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并结合《Nature百年经典》遴选代表性成果的经历,提出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认真研究和探索,依靠高精度的观测求得物理的认知、厘定科学问题的内涵,从而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追求发展进步,最终才能为整体地球科学的进步做出真正的贡献。

杨文采院士进一步明确了专委会的研究主体,即研究大陆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运动。指出地震、资源、环境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都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并提出要打破板块学说基于刚体运动理论研究地球动力学的思路,要从粘弹性体的碰撞挤压出发研究,这将是二十一世纪地球科学研究的新思路。

7.高原研究员向与会委员展示了专委会徽标的几种设计方案,希望大家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并尽快确定最终方案。

8.自由发言阶段,丁志峰研究员、常晓涛研究员、赵俊猛研究员、蔡永恩教授等从地震预测和地震试验场建设、科学与经济的关系、地球介质的静态模型与动态演化、发震断层的同震应力‐应变研究等方面做了发言。吴庆举研究员、金胜教授、张永谦副研究员参加了讨论。

最后,高原研究员代表会议组织者感谢克服困难参会的院士们和委员们,对本次专委会工作会议进行了小结,并祝所有委员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220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煤田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2021年学术年会成功在济南举办,本次年会是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举办的“科创地质”学术沙龙首场活动,以“地质找矿与深地探测”为主题,通过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探讨。煤田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王怀洪,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科技处副处长陈辉出席并讲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刘元生、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总工程师李秀章及研究院学术委员受邀作为专家参加会议并点评,共28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春节期间,煤田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积极响应国家有关疫情防控号召,做到少流动、不聚集,创新工作方式,在假期时间采用居家办公的方式积极准备本次学术年会。实验室成员分专业共作了13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涵盖深部探测关键技术、富铁矿成矿理论、地质编录注意事项、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煤层气勘探开发、财务及项目信息化管理、地勘预算标准解读及预决算注意事项等方面,与会专家给予了精彩点评和指导。

  本次学术年会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进一步夯实了专业知识,开拓了地质找矿和深部探测的视野和思路,对提高实验室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重要作用。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五勘探队等驻济单位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煤田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


 

    2021120日,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在杭州物探大楼成功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本次会议采用钉钉视频会议,设立1个主会场——支撑单位(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15个分会场(会员单位),参加会议代表57人。

  虽然是视频会议,但主会场严格遵守会议流程。第四届理事长何良军进行了工作报告;会员代表审议通过了学会章程修改草案、财务报告、会费收取标准;选举产生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和监事会,随即召开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本届学会理事长(省物化院姜贤斌副院长)、副理事长(王仲达、石树中、李立胜、张祖国、徐义贤、高金耀)、监事长(严国英)。新一届理事长姜贤斌发表讲话,将继续发扬学会的优良传统,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会影响力,并宣布第五届理事会决议:聘任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文采两位院士为名誉理事长,授予上届15位理事为荣誉会员,聘任本届秘书长(石红)。

这次大会的胜利召开,是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发展历程中又一个新的起点。学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广大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挥学会的技术和学术优势,为浙江省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


 

 

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两届理事长送新春祝福

——拜访中科院院士杨文采

 

2021129日上午,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新老理事长姜贤斌、何良军到浙大玉泉校区拜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文采,为他送上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的聘书。

杨院士虽然年近八十高龄,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不仅谈到地球物理专业的发展方向,还谈到地球物理在资源、矿产与环境中的应用,以及锗这种稀有元素在工业与生活的应用前景。杨院士几次提出科研计划要有长远目标,不能只看眼前的经济利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团队是一定要由科研团队来指引,言谈中,能感受到一位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杨院士对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的工作也非常关心,计划在今年10月左右为学会做一场专题报告,这也是所有会员最期待的。第五届理事长姜贤斌送上聘书,并代表学会表达了新春祝福,祝杨院士身体健康、新年快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

 

    2021330日,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在浙大玉泉校区组织召开成果鉴定会。

    本次鉴定成果为浙江大学和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面向城市复杂地表勘探需求的随机分布式高密度电法勘探设计与应用研究”。专家组成员为浙江大学杨文采院士(组长)、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何良军(副组长)、浙江省地震局杨福平、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李广场、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王建历。专家组听取了浙江大学王帮兵副教授的课题成果汇报,审查了相关技术文件,王副教授对专家的提问逐条进行了解答。杨院士和各位专家对该成果给予一致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鉴定最终结论为:“课题技术方案先进,属国际首次提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该成果鉴定的通过,标志着城市等复杂环境勘探增添了新的解决方案,将引领和带动电法勘探方法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提高中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

 中国地震局

 自然资源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9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10  自然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11  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12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13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14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

15  北方卓越(北京)勘测技术有限公司

16  北京多分量地震技术研究院

17  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

18  北京勘察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19  北京劳雷物理探测仪器有限公司

20  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

21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22  北京探创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23  北京同度工程物探技术有限公司

24  北京中科吉奥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5  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

26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27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8  东北石油大学

29  东华理工大学

30  甘肃省地震局

31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

32  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

33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34  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

3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

36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37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38  广州市天驰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39  贵州省工程防震研究院

40  桂林理工大学

41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42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

43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44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45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46  恒达新创(北京)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47  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

48  湖南奥成科技有限公司

49  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50  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51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52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3  火箭军指挥学院

54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55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56  江苏地球物理学会

57  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

58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0二地质大队(江西省地球物理勘察技术院)

59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60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61  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综合普查有限责任公司

62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63  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64  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65  山东大学

66  山东科技大学

67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

68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69  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

70  山西省地球物理学会

71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探院

72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

73  陕西地矿物化探队有限公司

74  陕西九腾勘测有限公司

75  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

76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77  陕西省煤田物探测绘有限公司

78  陕西中能起航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79  上海艾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80  上海新地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81  上海元易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82  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83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84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5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86  四川中成煤田物探工程院有限公司

87  四川中水成勘院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

88  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天津华勘地球物理勘测有限责任公司)

89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90  武汉力博物探有限公司

91  武汉长大物探科技有限公司

92  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公司

93  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

94  西藏珠峰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95  西南石油大学

96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化学探矿大队

97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8  英得赛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99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

100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101 长江大学

102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103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104 浙江大学

105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06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107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8 中地装(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

109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110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11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

1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115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6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7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8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20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21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1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123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12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125 中国矿业大学

1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2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

1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131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132 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

13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34 中国铁路工程物探与工程检测科技信息网

135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

136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137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138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139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40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

141 中石化南京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142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143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144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45 中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146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147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物探公司

148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9 中油勘探监理涿州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新会员交费名单

终身会费

曹晓迁 丁肇伟 封崇德 冯洋洋 关 伟 韩宏伟 胡 峰 胡 蕾 黄天其 贾建超 贾曙光 蒋生武 李 斌 李怀良 李巧灵 李 维 李彦生 梁红艺 刘浩杰 刘金辉 

柳 畅 罗 强 莫亚军 区小毅 宋 雷 谭章坤 唐 河 王安平 王劲东 王 强 魏国华 杨 飞 杨宇宁 叶 恒 尹雪波 于光明 余长恒 岳明鑫 张富明 张光明 

张旭林 周 斌 周大伟 周慧莹 邹忠平 张艺腾 李 磊 刘国庆 梁光河 陶 然 刘军省 王峣钧 蔡涵鹏 韩思旭 徐兴旺 陈 辉 冯 俊 胡 英 田红军 王景德 

钟吉太 朱杰君 易 磊 蔡生顺 刘洪海 王宇杰 姚 金 李世豪 凌甦群 刘卫强 闫伟超 赵 盼 周 军 马修刚 刘成明 姜兆霞 刘青松 雍 鹏 唐 甫 师虎峰 

翁敦贤 石君华 程 强 丁浩江 郑杰元 何 峰 王小六 陶 鑫 汤正江 徐 敏 罗嗣慧 王中鹏 谭 静 熊强青 廖 欣 徐 珊 刘兴达 张 鹏 梁 虹 杜中东 

高 强 段 杰 刘属闵 唐 进 李成香 王斌战 刘光强 梁龙飞 余文杰 徐元璋 刁永波 史庆阳 王 华 姚宗惠 邹雪峰 焦振华 李彦川 崔子健 王华沛 滕尚纯 

张显文 高云峰 范廷恩 胡光义 刘倪纲 赵家福 徐小明 于长澎 许文斌 吴红红 孔彦龙 郑立夫 王仰华 叶 涛 欧阳新艳 赵庶凡 游 超 马知途 杨 晓 巫芙蓉 

李国辉 徐长仪 叶玲玲 王玲玲 程裕斌 张会平 冯旭亮 俞春泉 王 勤 

 

15年会费(2020-2034

庞恒昌 王恩强

 

10年会费(2020-2029

何展翔 刘雪军 许永忠 蔡志东 常 雁 陈 谋 陈 强 程炳钧 程家龙 程文康 崔来运 崔子良 付奉甜 郜周全 郭 旭 胡 雁 贾 霆 焦紫晗 雷永裕 李光波 

李 俊 李小明 刘国峰 刘红云 刘 宁 龙兴跃 陆 炎 罗泽雄 马振波 孟富军 钱嘉才 沈 辉 谭建秋 滕民强 王大波 王金辉 王泽传 吴 涛 吴西全 吴晓寒 

徐天吉 许 权 张乐天 张宇鹏 张云龙 赵茂春 赵文超 郑红蕾 朱传庆 骆 斌 刘文华 罗凤强 陈浩国 胡正旺 杜劲松 高红波 李后蜀 赵思俭 唐晨皓 贺柏景 

翁成翰 薛永亮 沈洪垒 冯永勇 李 晋 张晋言 许孝凯 狄帮让 孔凡圣 孙志峰 李 尧 张志军 吴 尧 明 君 徐德奎 朱振宇 张建峰 周 恒 吴 奎 郭 凯 

孙启良 孙高远 李 帅 牛 璞 周 瑞 李 凯 严加永 郑 拓 李 广 李洪嘉 刘华建 赵文学 王家平 冯 杰 陈笑蔚 雷小琼 张 敏 徐 维 张代磊 沈 超 

黄志侠 吴桂元 陈锐杰 高 彬 康世海 张银松 任 杰 崔小明 姜光政 宓彬彬 杨坤平 

 

5年会费(2020-2024

罗银河 郭善力 骆 飞 梁晓峰 刘进宝 尚永生 夏 颖 张翊孟 全浩理 王建军 王坤坤 李 义 胡 悦 付代光 张 杨 周华敏 王法刚 陈志学 徐 伟 段智星 

杨小斌 王以姣 任建平 周家喜 韩将军 江启双 周 维 张隆城 耿洪辉 施红雲 杜泽林 黄键军 李始棠 郑启炳 李伟干 安平利 陈爱怀 杨永清 刘紫龙 彭安然 

曹连宇 冯永来 王小冬 刘 东 周琦杰 张 波 周志杰 汪添福 张 磊 朱林奇 

 

1年会费(2020

陈俊安 陈 群 程晓军 邓 锋 邓光校 刁新东 丁立明 杜伟维 范伟峰 费建博 高 洁 高利君 葛 星 郭 辉 郭 忻 郭 鑫 韩 博 韩 勇 侯海龙 胡金祥 

胡鹏飞 黄 超 黄崇春 黄 苇 姜忠正 兰明杰 李鼎民 李海英 李 浩 李弘艳 李 伟 李新华 李玉兰 李宗继 李宗杰 廖茂辉 刘成芳 刘 军 刘 群 刘 瑞 

刘文奎 刘 遥 卢志强 罗少辉 骆福嵩 马海陇 马乃拜 马学军 尼加提·艾比布拉 倪良健 漆立新 任丽丹 沈向存 孙 力 汪 洋 王保才 王 超 王来源 王 明 

王 谦 王胜利 王 震 魏 丹 魏华动 文 欢 徐 浩 徐中祥 闫 娥 杨春琴 杨 林 杨 敏 杨 威 杨玉杰 杨子川 于静芳 禹金营 云 露 张春福 张 昆 

张 庆 张 荣 张生龙 张艳红 张永升 张长建 周 刚 朱 定 朱允辉 张文科 何 胜 胡 强 张秉来 范延彬 曹荣泰 刘宇平 朱金军 胡云瑞 祁兆鑫 梁小龙 

肖何平 甘 彬 黎艺明 陆才昆 陈 耿 曾晓波 黄杰炯 程 澍 吴延强 唐 搏 高 颖 何灿高 赵雪锋 吕志斌 

 

学生会员

曹 婷 刘 夕 李晓琴 陈 扬 李 蕊 方玉霞 陈旭平 伍翰文 杨 超 薛俊杰 武 洋 温 琛 罗建鸿 蒋学龙 缪君翔 胡劭琛 李国桂 丁柏蓉 李梦媛 李 毅 

梁开亮 刘 笛 罗 丽 彭 露 肖 瑶 杨述梅 周宏霖 周玉柱 付小念 何一鸣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老会员交费名单

终身会费

施良骐 刘 洋 谢然红 兰学毅 汪启年 马富安 黄尚俊 孙 渊 曹静杰 曹云勇 陈文辉 付喜春 高树全 葛雪钦 龚 飞 郭江峰 和芬芬 胡敏章 李 超 马国凯 

牟元存 苏彦丁 陶 龙 王树栋 颜晓霞 杨仁虎 叶建超 虞永征 臧殿光 张光跃 张 磊 张莎莎 张玉军 张致付 章丹贵 赵思为 赵文举 甄大勇 周东红 朱自串 

邹 鹏 祖绍环 

 

10年会费(2020-2029

李自红 张焱孙 王备战 陈青松 褚宏宪 范 涛 高文利 郭 凯 郭振宇 贺艳晓 康建强 李桂卿 李鹏飞 李仁和 刘恩良 刘 涛 马玉龙 慕 倩 申有义 王超凡 

王 军 温建亮 温晓东 谢穆武 辛中华 杨积忠 杨晓东 赵晓鹏 赵煊煊 周 超 周江存 陈晓东 

 

5年会费(2020-2024

赵云生 秦喜林 蒋 康 张慕刚 肖国强 崔尚贵 代金芝 高 雄 郭 超 郭胜军 哈连金 李传辉 李 亮 刘宝柱 刘文权 孟庆国 牛兴国 邱卫忠 沈存利 宋俊威 

孙晓东 陶 城 田玉敏 王凯达 王永涛 王月强 肖 顺 邢瑞龙 杨发亭 张宝山 张天平 赵 亮 朱绍伟 

 

1年会费(2020

陆 超 刘 成 王国滢 蔡昌春 曹 杰 陈传辉 陈 芳 陈 刚 陈建江 陈 楠 陈思宇 程慧慧 程纪星 程晓龙 崔 毅 戴超超 戴国强 戴卫力 单鸣雷 单 威 

杜爱明 段书新 段新力 冯延强 傅琼华 高江林 郭佳豪 郭建伟 何继革 何建设 何坤金 何世聪 侯伯男 侯明利 胡碧辉 胡英才 黄军学 黄 瑞 黄昱丞 霍冠英 

江 冰 姜学平 蒋俊锋 焦苍文 焦显江 寇水晶 雷芬丽 李必红 李钢在 李 建 李 娟 李莲英 李 敏 李 强 李庆武 李维耿 李 焱 李永年 李振海 李子伟 

梁 栋 梁 缘 林立祥 林林波 林太清 刘 亮 刘 诚 刘 祜 刘焕明 刘建军 刘 杰 刘 景 刘 磊 刘 艳 刘 义 刘 寅 卢 超 卢 泳 栾兆富 吕东辉 

苗 军 倪宝玉 倪昕旭 潘德仁 彭 望 乔宝平 乔宝强 屈社民 荣 鑫 尚 铮 史朋飞 宋利春 孙启星 唐 力 田忠斌 佟少杰 万汉平 汪 硕 王国新 王 俊 

王连涛 王仕伟 王晓萌 文红伟 吴 军 吴曲波 吴永风 夏 辉 肖 锐 邢恩达 熊焕淮 熊 俊 徐成强 徐 杨 许海燕 许建海 杨东伟 杨怀杰 杨文府 腰善丛 

姚 伟 姚 潇 余灿林 张海珠 张红纲 张金波 张濡亮 张淑婷 张胤彬 张志勇 赵 丹 赵鸿涛 郑 琳 郑晓伟 郑 勇 周俊杰 周 权 周 妍 朱金秀 邹晨阳 

 

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

新会员

终身会费

聂利超 张文艳 苗庆杰 董腾超 张春鹏 

 

5年会费(2020-2024

薛良方 郑丰收 李 正 陈洪年 秦志强 叶俊麟 张立川 朱世芳 任恩明 张 斌 李金辉 肖凤荣 张启生 常 松 许新骥 刘桐源 刘征宇 肖晴侠 高 群 刘继光 

刘西状 王 斌 杨锡海 朱盼盼 苏媛媛 朱钊锐 毕 浩 褚志远 范振生 贾志斌 李新凤 刘成帅 栾腾飞 仝永庆 王玉峰 温殿刚 李风华 智云宝 程刚建 李 健 

王 涛 赵诚亮 王 霞 石 翔 杨 辉 赵杰民 崔 巍 纪晓阳 孔令军 李 华 李 静 刘婧婧 卢 娜 孙相宇 夏晓新 郑兆伟 刘兆坤 马 青 孟 洋 苏向群 

尹桂博 赵建勇 郑 鹏 郑志宏 刘红梅 曹其琛 高 升 韩进国 胡兆国 魏正宇 徐广东 张保涛 邵彩新 毛粉梅 张怀风 张治峰 单景义 徐丽娜 左 前 郭 谦 

 

4年会费(2020-2023

周长宇 郑梓强 李雪峰 

 

3年会费(2020-2022

董 昭 赵友超 王用鑫 

 

学生会员

杨森林 岳景杭 王佳兴 任玉晓 刘本超 王亚旭 范克睿 姜雨辰 张凤凯 王成坤 陈安东 张灵莉 巴兴之 张永恒 

 

老会员

终身会费

李忠平 

 

5年会费(2020-2024

赵宪堂 刘 彦 曾爱平 王 荣 林全章 朱金华 鹿子林 罗有春 窦文童 郭璟鑫 胡安顺 李兆令 孟庆鲁 刘宝江 王 石 岳 超 王如喜 李 超 刘红达 许博文 

王继明 

 

学生会员

李广坤 

河南省地球物理学会

老会员

10年会费(2020-2029

谢向文 

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

新会员

终身会费

李世维 康杰杰 王宏宇 杨文刚 

 

5年会费(2020-2024

刘 敏 刘银爱 罗 娇 


 

 

 

关于交纳2021年度会费的通知

 

根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及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有关决议,我会2021年度会费从即日起开始交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费标准

1、个人会员:

(1)会   员: 60/年;

(2)高级会员: 200/年;

(3)理事会员: 600/年;

(4)终身会员: 1200元。

2、单位会员

(1)普通单位会员:   3000/年;

(2)理事单位会员:   10000/年;

(3)常务理事单位会员:20000/年;

(4)副理事长单位会员:100000/年。

会费主要用于国内、国际学术活动及公益性活动、科普活动、刊物出版及会员服务等。会员交纳的会费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开具财政部监制的全国社团会费统一发票。

二、缴费方式

 可面送或汇款,汇款时请注明交费姓名(或单位会员名称)并注明会费类型。

帐户信息:

帐  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帐  号:0200007609014454432

开 户 行:工商行北京紫竹院支行

三、交纳时间

请个人会员及单位会员于2021630日前办理会费交纳事宜。

四、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胡 敏

电  话:010-8299802418611692120

邮  箱:cgs60y@163.com

财务电话:010-68729347

五、附单位会员名单(略,详见学会网站公告栏)

 

 

关于推荐、申报2021年“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和“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通知


 

2021年度“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和“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已开始推荐和报名。其宗旨、原则及实施细则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网站。请各专业委员会、各地方学会、各位理事积极组织推荐,各位会员积极申请。

推荐和申请工作截止日期为731日(以邮戳为准)。请将有关材料报送到学会办公室。两奖实施细则、候选人推荐表等均可在网上查询和下载。

学会网址: http://www.cgs.org.cn (表彰奖励栏目)。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29

联 系 人:乔忠梅

电  话:010-8299825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

(季 刊)

2021年    第1期    总第153

  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编辑出版:《会讯》编辑部
  主编:胡敏 本期责任编辑:董静
  邮编:100029 发行:董静
  地址:北京市9825信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讯》编辑部 联系电话:010-82998024
  学会网址:http://www.cgs.org.cn 电子信箱:zgdqwl@163.com
北京内部报刊准印证第(Z)1567-98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