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总结报告


  (四)主要经验做法、工作亮点
  1.人才的选拔采用学会专家、二级分支机构和单位会员推荐的方式,两轮评审;
  2.2+4+1托举模式的建立,建立个性化定向培养方案,与被托举单位联合帮助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职业生涯科研发展规划,采用“指路子”、“架梯子”的培养方式;
  3.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办法和长效的监督机制是项目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五)社会反响
  被托举人所在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对2016-2018年度青托项目表示了高度的认可。他们认为“青托”项目不仅是让两位青年人才受益匪浅,更是让东方物探获益良多。使公司更多青年技术骨干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和更多发展空间。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了更好的研发平台。加快助力东方物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地球物理技术服务公司。
  学会理事长、陈晓非院士(第三届、第四届导师)寄语: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发挥学会“小同行”学术大师聚集的专业优势,强化了对青年人才苗子的发现举荐作用,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迅速成长,有利于青年人才施展才华,为国家高层次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学会也将继续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机会,进一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鼓励年轻人的发展。
  学会副理事长、党委书记赵殿栋寄语:希望青托工程人才传承和弘扬老一辈中国科学家精神,守正创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等方面潜心研究,为推动经济技术融合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虚心向老专家、国内外同行学习,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坚实青年科技工作者。
  姚振兴院士(郭振波、岳玉波专家导师)寄语:青托作为支撑32岁青年科学家的重要项目,其意义超越项目价值本身,真正达到了科研起步中雪中送炭的效果,特别是其灵活探索,经费自控的新模式的探索,更是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借鉴价值。
  李培明教授(郭振波第一责任导师)作为国家现有人才梯队的重要补充,青托项目切实解决了优秀青年科学家的燃眉之需,而非锦上添花,自主选题积极探索有力支撑了原有研究的继续深入推进,为获取可能的更大发现和发明创造提供了有效支持,不可或缺。
  钱忠平教授(岳玉波第一责任导师):非常感谢中国科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搭建的青年人才成长的平台,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依托这个平台,逐步成长为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也希望中国科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持续支持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高端人才的培养,助力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地球物理服务公司。
  徐礼贵教授(郭振波、岳玉波导师):这次由学会在东方公司实施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非常成功,项目选题聚集技术前沿,研究工作贴近生产需求,研究及学术成果丰富,在海洋节点OBN资料成像和复杂地表静校正等重大技术上有重大技术进步,两位被托举博士成长迅速,托举示范作用已显现。建议在今后的托举工程中,坚持由学会和大型企业合作,为行业和国家培养更多杰出人才。
  王一博研究员(青工委主任):出青年托举人才项目是针对青年科技工作者职业生涯初期,助力成长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人才资助项目,特别设置导师团队,打造学会支撑平台,为青年科技人才的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致力于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
  第二届被托举人才岳玉波表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他科研成长中的助推剂,使他有机会得到了更多知名专家的悉心指导,让他跃上更高的舞台,他相信青托工程会越办越好!怀揣梦想,与青托同成长,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第二届被托举人才郭振波衷心感谢中国科协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为他提供的这个平台,他认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针对32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精准扶持,极大的帮助其由小人物向领军人物的过渡。祝愿项目越办越好,帮助更多的青年人成长为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们要认真总结本届托举项目的成功经验,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支持下,继续为后续项目搭建平台,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青年人才培养跟踪服务的长效机制,依托青托平台,将更多的小人物造就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和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