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八届学术 会议——智能地球物理技术与透明地球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2018年11月9日—11日在长沙召开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智能地球物理技术与透明地球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有关科研院所、高校、石油、地震、地质调查、航天、船舶、煤炭、电建等系统和仪器企业的92个单位近300人参加了会议和仪器展览。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八个单位主办,中南大学承办,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等11个企业协办,较全面地展示了近两年来地球物理方法技术与仪器研发的最新成果,诠释了改革开放40年来地球物理科学的飞跃发展。
  11月10日,“智能地球物理技术与透明地球学术研讨会”在热烈掌声中开幕。开幕式由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主任孙进忠教授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介绍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换届情况,并针对当前地球物理仪器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三点建议;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院长柳建新在会上致辞,他介绍了中南大学的历史沿革,并热忱地邀请专家们到校参观与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郭进义副巡视员在会上致辞,他从“四深”(深地、深空、深海、深时)基础研究角度强调了仪器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作用,今后基金委将加强对人才项目、技术项目、硬指标项目、交叉项目的评价,积极支持国家科技创新的探索与科技创新项目,希望地学界的朋友们积极申请自然科学基金。
  简短的开幕式后,会议进入特邀专家大会报告阶段。何继善院士、滕吉文院士、彭苏萍院士(由杜文凤教授代表)、林君教授、蔡自兴教授、雷军教授、吕庆田研究员、程光华研究员、吴书清研究员、底青云研究员、王暾研究员、高文利研究员、陈儒军副教授以及罗延钟教授的代表王寒冰等14位顶级专家、教授与国家重大项目负责人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何继善院士第一个登台报告,他依然精神矍铄、风度翩翩。在“电磁法由粗放到精细的跨越”报告中,他回顾了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相信西方电法方法和仪器的神话,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地球物理勘探仪器的时期;在认真学习研究了西方的电磁法技术后,何院士认识到了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本质弱点——粗放。据此他创新提出了超越西方的“广域电磁法”。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与实践,如今广域电磁法已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成了电磁法仪器“粗放—跟踪—创新研发—精细”的研制历程,结束了我国依靠引进西方电磁法仪器的历史。近年来广域电磁法仪器已在我国页岩气、地热、固体矿产、常规油气勘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对西方电磁法的第四次跨越,国际同行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广域电磁法”这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物探技术正在深地勘探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何继善院士作报告“电磁法由粗放到精细的跨越”

  滕吉文院士作第二个报告。他快步登上讲台,精神饱满、睿智真诚。他在以“近地表地球物理探测与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潜能分析”为题的报告中高瞻远瞩地指出深地、深空、深海探查与开发乃国家之发展的必然路线图,而强化对近地表深部空间的研究与探索,科学、合理、有序地建设和利用地下空间,构筑地下建设,集中分析和讨论近地表(0~300m)地下空间研究和利用的重要性与潜力则是我国建设的当务之急。针对这一重大决策,他拟定了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并从“地下空间探查与利用的发展状况”、“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急待精准的探测理论与技术创新”、“地下空间利用的需求和趋势”、“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的立体模式与智能化管控”等五个方面发表了真知灼见。在报告结束时他动情地说道:让我们在共筑地下空间利用中,充分发挥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作用,形成近地表与海域地球物理探查的“利器链”,为中华民族营造良好的生活与生存空间奋发前进!为创新未来中华做出贡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杜文凤教授代表彭苏萍院士所作报告的题目为:“煤矿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加大,影响煤矿高效开采的地质制约也越来越大,为此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矿业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结合我国煤矿特点,针对煤矿小构造、煤岩层结构和厚度进行了长期攻关,在煤矿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取得了“初步建立了以能量为基础的煤矿高分辨地震探测理论”、“建立了以聚焦分析技术为基础的地震野外数据采集技术”、“开发出96个处理模块组成的煤田地震数据处理系统(EMS),其中虚共炮点射线追踪动态静校正方法获得了发明专利”、“建立了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再处理技术—连片处理”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煤矿三维地震勘探精度。目前煤矿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先进技术,在煤炭工业中得到全面推广应用,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吉林大学林君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直升机时间域电磁探测系统研究进展”。2008年吉林大学与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成都理工大学合作开始研发直升机时间域电磁探测系统。十一五期间研制成功了我国首套直升机TEM系统并首次获得有效数据;十二五期间对系统实用化开展研究,攻克了运动噪声处理技术难题;十三五期间继续开发大勘探深度(650米)直升机TEM系统。林老师在报告中主要讲述了硬支架直升机TEM系统和软支架直升机TEM系统的研究进展,目前硬支架CHTEM-II系统已完成大量的生产飞行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软支架系统已完成原理样机研制,实现了验证飞行,正在进一步完善使其实用化。
  被誉为“中国智能控制学科的奠基者”和“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第一人”的中南大学教授蔡自兴到会作了“人工智能及其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应用”的报告。蔡教授的报告涉及了“智能自动化的由来与含义”、“人工智能的相关应用领域”、“地球物理探测智能化的进展”、“地球物理智能化的建议”等内容。他说,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地球物理智能化也离不开机器人的参与,如:探矿机器人、地震监控与预测机器人、海底探测机器人等。针对智能化地球物理,他提出了抓实地球物理的计算智能和核心软件的开发等几点建议。最后,他说“智慧的地球”正在成为现实。
  北京大学教授雷军的报告题目是“地震应力预报新进展——观测台站下方介质应力大小的连续监测和对比”。通过对地震横波一系列的分析计算与连续监测,雷教授认为利用横波监测地球内部应力及其时间变化已经成为现实。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吕庆田的报告题目为 “勘探地球物理技术新进展——863计划重大项目成果介绍”。吕研究员在报告中详述了勘探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与863计划重大勘探项目取得的重要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程光华的报告题目为“城市国土空间全要素探测与全功能评价”。程研究员首先讲到我国成立自然资源部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全国‘一张图’的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国土空间保护和利用格局”。随后他依次介绍了国土空间和城市国土空间的全要素探测与全功能评价。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吴书清博士的报告题目为“第十届全球绝对重力仪国际比对”。吴博士汇报了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办,中、美、法、德、日、韩等14个国家参与的“第十届全球绝对重力仪国际比对”情况与初步结果,以及构建国家重力计量基准的设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底青云的报告题目为“电法勘探在雄安新区应用展望”。她的报告分为“透明雄安计划”、“高密度电阻率法与MTEM法比较”、“多通道瞬变电磁法(MTEM)”、“雄安新区电法应用展望”四个部分。通过大量的数据与翔实的资料分析对比与野外工作实践,底研究员认为透明雄安计划为电法勘探提供了新机遇:按照雄安建设需求,高密度电阻率法可应用于浅层勘探;M-TEM方法可用于3000m深度的精细探测;自主研制的MTEM系统和创新的MTEM大地脉冲响应弱信号提取方法能高分辨探测目标体,完全可以实现深度大于3000m的地质探测。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究员王暾在“全球减灾背景下的中国地震预警进账及展望”报告中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近十年来在川、滇等地区地震预警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宝贵的经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究员高文利作了“地下及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应用”报告;中南大学陈儒军副教授作了“大规模分布式电磁法仪器原理及应用”的报告。
  11月11日是专题报告会议。大会共分成“智能地球物理技术”、“地球物理技术发展及趋势分析”、“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及应用”三个分会场,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与仪器企业的51位专家、教授与研究人员围绕近几年在地球物理领域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仪器创新方面的探索与取得的成果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新颖充实,不同学术观点尽情阐述、讨论、沟通,令人兴奋、耳目一新。
  地球物理仪器展览是每届研讨会的亮点,这次会议也不例外。在宽敞的大厅里共有20个单位设有21个展台,每一个展台的创新产品都深深地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只要是会议间隙,展厅便是人头攒动、各个展台前都围满了参观、讨论的人群。面对着这些迅速转化为勘探利器的科研成果,滕院士、何院士高兴地与仪器研发人员进行着亲切的交谈。更可喜的是参展单位中75%是民营企业,这里的每一位企业家都是地球物理技术专家,他们十分了解当前我国大规模建设工程所需,迅速转化科研成果已成为企业的不断追求。“仪器”是科技创新的成果,“仪器”支撑着科学技术发展。


滕吉文院士、郭建秘书长参观仪器展览

  经过2天紧张而又热烈的研讨交流,与会者们意犹未尽。这次会议是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成立38年来参会人数最多、学术讨论涉及面最广、科技创新成果最丰富的一次大会,“仪器”是这次会议的主角,标志着我国地球物理仪器技术及装备发展进入了自主创新研发的新时代。38年来,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不仅见证了我国地球物理仪器“引进——跟跑——创新——部分领先”的发展过程,同时也为这个过程搭建了一座座交流、学习的平台。成功的会议如同加油站鼓励着人们参与其中,会议期间又有人提出了参加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的要求。


何继善院士、滕吉文院士、郭建秘书长与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部分委员合影

大会合影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 何贤明
2018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