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七届学术会议——国际地球物理仪器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2016年9月22日—24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七届学术会议—国际地球物理仪器及应用学术研讨会”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如期召开。会议主题为“推动地球物理方法创新,引领探测仪器技术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滕吉文、石耀霖应邀到会并作了精彩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14个科研院所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15所大学的教授、学者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加拿大Geotech公司、法国IRIS公司、加拿大Sensors&Software公司、恒达新创(北京)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的专家与仪器研发人员等共55个单位的17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60人在大会和专题会议作了报告。在宽敞的会议楼大厅东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着中国科学家兼书法家美称的何继善院士和中国地球物理学家滕吉文院士为祝贺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成立三十五周年的题词。何院士的题词遒劲有力、潇洒大方,他写道“历史风采令人坚信地球物理技术的未来巅峰一定在中国”;滕院士摘自《论语》的经典名句“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道出了仪器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3日上午在简短的开幕式上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主任孙进忠教授致开幕辞,并传达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发来的书面致辞,郭建秘书长在致辞中代表地球物理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祝各位专家通过本次学术交流和研讨,均有所收获。在谈到学会工作时他写道:“近几年,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把国际地球物理仪器及应用学术研讨会办得有声有色,一届比一届好,成为了中国地球物理界的一个品牌。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的各位专家的辛勤工作,特别感谢在座各位专家、学者、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周元泽教授致辞:他简单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教学、师资以及学科专业的情况,表示很荣幸能参与主办此次会议,他认为会议为师生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他代表学院衷心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23日全天为大会报告,滕吉文院士和石耀霖院士与其他10位中外地球物理学家做了精彩报告。滕吉文院士的报告题目是“创新第二深度空间资源、能源探测—催生地球物理新型仪器研发”。滕院士说:“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之际,必须强化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金属矿产资源探查,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油、气能源的探查与大型、超大型矿床和矿田的发现。为适应这一战略需求,则必催生地球物理新型仪器与设备的自主研发”。报告中他强调了地球物理观测仪器和设备创新研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他认为在金属矿产资源探查方面要研发大深度、高分辨率、稳定性能良好、可操作性与轻便化的新型仪器设备;对研究壳、幔结构反射地震仪器设备提出了具有自动进行静校正和动校正的适时装置、探测动态范围的数字传感器—数字地震检波器等的约束条件;记录仪应具有进行常规、实时数据处理的功能;在空中和海上观测与探测仪器方面要拥有航空重力梯度仪、航空磁力梯度仪和航空电磁波场观测仪器设备; 海域异常目标物体的检测、发现与跟踪仪器设备;空中探测地下大型掩体和大型特殊物质库的高精度仪器设备。他呼吁为了实现深地探测我们奋力创新研发大深度、高精度、稳定性能良好、且抗干扰能力强的仪器设备和与其相匹配的软件系统。为在我国建国100周年时步入世界地球物理强国而努力奋斗!
      石耀霖院士在“漫谈地震预报及地应力测量仪器”的报告中,以天气预报从数值预报的提出到数值预报的应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实例讲述了地震预报与地应力测量问题。他说没有理由说地震不能预报,地震预报应该由经验预报向物理预报迈进,现在应该吹响地震数值预报的起床号。地应力是实现地震数值预报的关键物理量之一,需精确测量与监测;地应力绝对测量的方法需要改进和提高;地应力随时间变化的相对测量仪器和探头井下安装需要改进;要解决体积应变的蠕变和漂移问题、同震阶变问题、深孔长期稳定工作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罗延钟教授在“相关辨识的抗干扰性”的报告中对伪随机信号电法仪器的抗干扰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仿真模拟和野外试验罗教授得出利用全周期“相关值”计算大地(系统)时间响应和频率响应的伪随机相关辨识,不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的结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底青云研究员做了题为“M-TEM系统及在钼矿勘探中的应用”的报告。2013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合作单位开始研制新型多通道大功率电法勘探仪器系统(M-TEM),该系统主要包括伪随机编码大功率发射机、低噪声数据采集站,以及信号提取与数据正反演软件等。数据采集系统动态范围达160dB、最小可检测电压为50nV、同步精度5μs、采样率最高16ksps,同时具有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在河北省张北和内蒙古曹四夭等地区开展的多次系统集成与野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TEM系统稳定可靠,对探测目标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实现了最大偏移距6000米的脉冲响应提取,有望为深部探矿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林君教授在“地空时频域电磁探测系统研究与实践”的报告中介绍了吉林大学电磁探测团队研发的地空时频域电磁探测系统,通过在海陆交互带、盐碱荒漠区和山区煤矿老空区等复杂地质环境开展了地质构造勘探、老空水探查和水资源探测等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工程与环境、地球资源探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尚存在飞行器续航时间短、蔽障能力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发与推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邓明作了“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仪器的原理及试验”报告。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仪器数次在海上试验结果与可燃冰勘探的成果表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主研发的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仪器已经取得了以下效果:1.为目前海洋资源探测提供了高技术支撑;2.海洋电磁仪器技术指标部分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3.若忽略尾标,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数据处理结果容易出错;4.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已成功应用于南海可燃冰的探测;5.海洋电磁仪器与水下机器人(ROV)协同作业,可确保设备成功回收;6.海洋可控源电磁方法前景光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方广有的报告题目为:“瞬变电磁勘探技术及应用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在科学探测装备、资源勘探装备、浅层探测装备的研发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为国家探月工程、南极科考工程等做出了突出贡献。报告重点介绍了半航空时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半航空时域电磁勘探系统是一种分离式、变收发距系统,相比于地面系统更加灵活、高效、可以到达地面人员较难到达的地方;比全航空系统信噪比高,从而探测深度更大。经过近年多次野外实地验证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已在实际勘探工程中的得到了应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雷军教授作了题为“矢量分析在消除干扰波上的应用” 的报告。他认为地震矢量分析的优势为:1.可以从三分量观测记录上提取比较完整的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提供了途径;2. 为减少地震观测、解释多解性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和约束;3.为地球物理其它矢量场信息的提取提供了可能;4.有待解决的问题:从观测记录矢量分析中提取偏振信息的精度尚有待提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综合物化探处总工程师何展翔的报告题目是“时频电磁勘探技术发展及应用”。他认为电磁-地震联合勘探是油气勘探的发展方向。此外三位分别来自法国和加拿大的技术人员作了报告:1.用于深部矿产勘探的分布式电阻率和激发极化三维成像系统;2.南非弗力德堡穹窿构造直升机ZTEM重磁联合探测成果;3. GPR 数据解析。精彩的大会报告突出的是“创新”二字,体现的是科学求异,技术求同,共享科研成果的开放思想。
      9月24日全天会议分为电磁技术、地震探测技术、重磁及环境技术三个大专题作了报告与交流。48位来自研究所、高校、仪器制造等企业的教授、专家、科研人员及学生在会上作了报告,相互学习、相互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