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九届二次工作会暨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九届二次工作会暨技术研讨会于2014年7月11-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颙院士、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高级顾问滕吉文院士、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任王小牧、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河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殷会祥及第九届委员会顾问、正副秘书长、委员和委员代表等50余人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由专委会副主任陈海弟主持。陈颙院士、郭建秘书长、殷会祥理事长、会议承办单位领导陈海聪、协办单位领导赵育刚分别讲话致辞,对九届二次工作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希望通过学会活动搭建的平台,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技术研讨,促进各项工作。
      王小牧主任做了工作报告,从五个方面总结了2013年工作:1.及时召开工作会议,不断完善学会组织建设;2.认真做好日常工作,为完成各项任务奠定基础;3.根据科研攻关需求,广泛开展学术交流;4.根据会员单位生产、科研攻关需要,开展技术培训;5.注重发挥优势,拓展、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和质量。
      专委会所属各学科、各单位,组织了大量有益的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百强科技期刊”光荣称号。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及找矿效果》、《河南祁雨沟金矿构造叠加晕研究预测》分别获得中国黄金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2013年度科技二等奖。
      推荐的《复杂地表建模及静校正技术》、凌云分别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
      工作报告对2014年专委会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做了安排: 1.积极主动完成上级学会部署的工作任务;2.密切与兄弟学会、专业委员会的联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共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3.继续支持各委员单位及各专业学科组的活动,共同推进地球物理技术进步;4.继续做好相关奖项的推荐工作,为科技人员服务;5.根据改革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转变工作思路;6.充分发挥专委会优势,办好各类学术活动。
      会议还进行了以下各项议程:
      中国科学院滕吉文院士做了《对地球内部物理学和大陆动力学在发展进程中几个科学问题的思考》主旨报告,滕院士从“科学研究与创新取决于前瞻性思维的卓识”、“最新高精度数据重组和观测、实验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遵循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方针促进地球内部物理学和大陆动力学的跨跌式发展”三个角度,分享自己最新研究成果和思考,极大地拓展了与会人员科研攻关、科研管理的思路。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监测检测分院总工程师张志清、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副院长朱向泰,分別代表水利电力物探科技信息网、金属、非金属勘探专业学科组作了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工作计划汇报。
      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王小牧主任的工作报告。
      会议讨论形成了如下几个决议:
      1.水利系统华东院增加委员一事由曾宪强负责落实。
      2.对于连续三次不参加活动的委员,按照九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专委会工作细则要求处理。
      3.2015年工作会最好安排在4~5月份,便于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技术研讨会是一个不错的形式,要坚持搞,规模不要很大,几十人即可,最好能结合学科特点分专题,每个学组一篇论文,且要突出新方法、新技术。地点在北京或大同。
      4.网站最好能实现互动,要有内容,可向“自建设”探索。
      会议还组织了学术交流:专委会高级顾问、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原副总地质师吕友生做了题为《地震、测井在研究沉积微相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中铁二院地勘岩土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坚做了题为《西南地区铁路物探技术概述及问题思考》的技术报告;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处长张青杉做了题为《航空瞬变电磁系统简介》的技术报告。
      工作会最后,王小牧主任做了总结讲话。要求进一步认清形势、勇挑重担,根据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的整体布局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部署与安排,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履行好学会工作职能,搭建好学术交流平台,为广大物探科技工作者服好务,为行业技术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7月12日举办了为期一天的技术研讨。发表16篇论文,并对发布论文进行了评奖,获奖论文专委会将向2014联合年会推荐。
借助工作会的机会,举办技术研讨会,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赞成,希望专委会继续坚持这一好的做法,不断提升研讨会的学术水平。
      两天的会议,在友好、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