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纪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一年一度的天灾预测例会——2011年全国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于2011年4月22 - 24日,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地震、气象、水利、海洋、科研院所、有关院校、企业单位等共39个单位的56名专家、学者,其中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顾问32人。

会前共收到学术论文、预测总结、预测方法介绍等59篇文章,编印了《2011 天灾预测研讨学术会议文集》。

会前共收到专家们填报的预测意见26份,汇编为《二O一一年天灾预测意见汇编》(《黄皮书》)。

4月23日上午简短的开幕式上,耿庆国主任致开幕词。“人民的安危重于泰山,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一个几十年从事地震预报事业科学工作者的肺腑之言,也是天灾预测工作者的共同心声。他以“3.11”巨震给日本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再次强调必须搞好预测预报,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美国学者盖勒1997年在东京鼓吹地震无法预测的论点,给地震预报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本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郭增建、副主任李均之、顾问王涌泉、个体企业家、本次会议的资助者中和先生等应邀在开幕式上讲话或作学术报告。

许绍燮院士报告中再次表示很愿意与有共同语言的学者、专家面对面交流。他着重就日本“3.11”巨震后,对地震预报的重要性、迫切性谈了进一步的认识,他强调“3.11”地震引起海啸、核辐射,造成巨大损失,必须加速推进地震预报研究,这应是地震对策中的重中之重。他还对日本地震后我国可能面临的震情谈了自己的看法。

郭秘书长讲话中指出,全国、全球灾害频发,预测会很有意义,作为学术讨论,把问题讲出来,集中精力做好一两件事,搞好研究,有了科学的预测和相应的防御,民众才能得以安居乐业。

年届84岁高龄的王涌泉顾问,仍对灾害预测钻研不辍,从郑州赶来参加会议,拄着拐杖莅临会场,向与会代表报告了他的研究成果。他指出2007 - 2010年太阳活动异常活跃。1841 - 1843年西太平洋地区接连发生7次7.5级以上地震,而当前已在新西兰、日本接连发生大震、巨震,本地区是否还会发生巨震?此外许多专家提出了长江大水的问题,均应引起警惕。

“3.11”日本东部9级巨震,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从“3.11”地震中汲取什么教训,总结出什么经验,是天灾预测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会议特别安排了“日本9级巨震前兆分析和日本地震对我国震情的影响研究”专题报告,郭增建、耿庆国、夏雅琴、陈维升(代徐秀登)、岳中琦、高建国、李志永等7位专家分别就“3.11”巨震的特点、地震前兆信息分析、成因以及对我国特别是华北地震影响做了报告。与会代表对此十分关注。

会议紧紧围绕2011年全国灾害的预测,进行了报告并展开了热烈讨论,先后有50余人次报告或发言。在此基础上耿庆国主任综合与会代表和《黄皮书》中的预测意见,提出了“2011年全国重大天灾综合预测意见”,经与会代表反复讨论修改定稿。按惯例,会后由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尽快正式上报中国科协、国家减灾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以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参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李德威教授应邀在会上做了“东亚强震动力学背景及其未来强震分析”的报告。

李教授近两年参与国家“623项目”的筹划,对我国地震预报工作进行了大量调研,为使与会者了解“623项目”,参与“623项目”的实施,李教授在其学术报告之后,专门介绍了“623项目”概况,重点介绍了与与会代表关系密切的第四组——地震组的较详细安排,使与会者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鼓舞。

会议期间——4月23日晚,耿庆国主任主持召开了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会议,出席天灾预测会议的高建国、李均之、张启文、高发金、蔡尔诚等18位常委、委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就重大的、突出的地震前兆信息、预测意见、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加强短临预测工作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认为今年要特别注意几个干旱地区的旱情趋势,及时交流前兆信息,加强会商;根据耿庆国的推荐,会议一致通过增选香港大学岳中琦副教授为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议通报了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筹划的有关灾害预测的重大项目。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闻名于世,然而近一时期国内某些人借奥地利学者雷利伯之言论,否定“候风地动仪”,称其为科学的“泡沫”。作为有“良知”的中国学者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为此,荣誉主任郭增建研究员等为会议撰写了《张衡地动仪是科学的》、《关于张衡地动仪记到的陇西地震》、《再论公元138年金城陇西大震就是张衡候风地动仪所记到的地震》等文章,并在会上做了报告,从学术的角度肯定“候风地动仪”的科学性和其所记到的地震的真实性,以正视听。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一至三届委员、第四届名誉委员赵得秀教授,为会议赠送了他的专著:《地震探源与地震预报》、《治河初探》、《中国农历》。86岁高龄的赵先生不顾年迈仍孜孜不倦,著书立说,并每年提供预测意见,他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

常务副主任高建国、副主任张启文、常委任振球、高发金、蔡尔诚、徐道一、曾小苹、黄相宁等分别主持了开幕式、闭幕式和各单元的学术报告,耿庆国主任做了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除翁文波基金给予常规的资助外,还得到私人企业家中和先生的资助,与会代表深表谢意!对一如既往、积极筹办会议的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深表谢意!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