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行星科学大会在南京举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2024年10月6—12日,“2024年全国行星科学大会”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共同承办,协办单位包括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在内的多家单位机构。大会邀请到了底青云院士等二十余位院士参会,吸引了包括来自港澳台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机构代表、青年学生等约170家单位近1500位代表参会。
  近些年来,特别是随着“嫦娥探月”和“天问探火”任务的顺利实施,我国科学家在深空探测和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带动了一大批青年行星科学人才的茁壮成长。本次大会旨在推动我国行星科学相关科研机构、广大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教育人员的广泛交流,展示最新科研成果,交流科研新思路,探索我国未来行星科学学科建设道路,促进我国行星科学青年人才的培养。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潘永信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史生才院士共同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底青云院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赵长印研究员先后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作致辞讲话。开幕式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吴福元院士做了题为“嫦娥月球样品研究与展望”的报告,并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和未来方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院士做了题为“太阳系外行星与系外生命”的报告;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张荣桥院士做了题为“我国行星探测发展及有关思考”的报告。此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凌研究员做了题为“火星长期水活动的探测证据”的报告,展示了基于“天问一号”数据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毓明教授做了题为“行星的磁场与测量”的报告,南京大学周济林教授做了题为“系外行星统计研究与宜居行星搜寻”的报告,而北京大学胡永云教授则做了题为“系外行星气候与宜居性”的报告。
  大会共设有39个专题,共收集到论文报告825份(含展板报告163份),其中研究生的报告数量为400份。报告内容涵盖行星地质、行星化学、陨石与早期太阳系、行星及小天体探测、系外行星、行星内部、天体生物、行星大气、行星磁层、日球层、探测技术、实验模拟等多个行星科学研究领域。此外大会还设有“行星女科学家论坛”“天问一号任务科学研究”“基于大口径空间望远镜的行星观测”“月球科研站地质环境”等专题研讨论坛。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在各个专题领域开展了热烈的学术交流讨论,展示了我国行星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了未来行星探测的可能计划和可行方案。另外,大会还特别邀请了叶永烜、赵丰、翁玉林、林潮等资深华人学者给广大青年学者们分别带来了“追寻太阳系的遥远过去及未来”“Gravity-Its five W's”“金星——从桃花源到火焰山的警示之变”“行星的起源和演化”等学术讲座,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讨论氛围非常热烈。
  会议期间,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专委会工作会议,就专委会未来工作、未来行星科学大会的组织和筹办、以及下一届行星科学大会举办等诸多工作事宜与专委会委员代表进行了沟通和讨论,并确定了下一届全国行星科学大会将于2026年由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来共同承办。
  大会闭幕式由中山大学教授、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崔峻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毓明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林扬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孔大力研究员、中山大学李荐扬教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秦礼萍分别作了题为《载人探月相关的科学问题》《行星的自转与内部对流运动》《小天体研究的机遇与挑战》《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利用空间天体测量法寻找下一个“地球”》《火星生命痕迹探寻要素》的闭幕式大会特邀报告。
  会议结束之际,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宋玉环代表大会主办方向大会志愿者颁发了志愿者纪念证书。


大会开幕式现场

潘永信院士主持会议

底青云院士代表地球物理学会致辞

大会开幕式:吴福元院士作报告(上左);赵刚院士作报告(上中);张荣桥院士作报告(上右);陈凌研究员作报告(下左一);汪毓明教授作报告(下左二);周济林教授作报告(下右二);胡永云教授作报告(下右一)

资深学者讲座论坛:叶永烜作报告(上左),赵丰作报告(上右),翁玉林作讲座(下左),林潮作讲座(下右)

行星女科学家论坛(左)和小行星探测专题研讨现场(右)

大会闭幕式:崔峻教授作大会会议总结(上左);林扬挺研究员作报告(上中);孔大力研究员作报告(上右);李荐扬教授作报告(下左);季江徽研究员作报告(下中);秦礼萍教授作报告(下右)
(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