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六届二次主任工作会议于2023年1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采取现场和网络视频会议形式。本次会议应到人数26人,实到24人,请假2人。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专委会名誉主任、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底青云院士,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郭建,莅临会议现场并致辞。专委会主任委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佩芬,副主任委员吕庆田、叶英、薛国强、王永国、肖西卫,秘书长安志国,副秘书长陈卫营等8人出席现场会议,学会副秘书长胡敏,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王怀洪、张建清,副主任委员殷长春、田连义、张胤彬(田忠斌代)、郭文波、郭勇洪、徐涛,专家委副主任委员沙椿、刘铁、蔡红柱和胡绕,副秘书长甄大勇、朱裕振和方成等16人出席网络视频会议。特邀嘉宾蒋良文、徐正宣、李怀良和谭晓梅列席网络视频会议。
本次主任工作会以“听取、审议2022年度工作报告和讨论2023年度工作计划”为主题,并就院士专家基层行、学术年会、工程地球物理技术创新高层论坛以及其他事项进行了讨论。会议由秘书长安志国主持,专委会主任徐佩芬作“2022年度专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2022年度专委会的各项工作,并提出了2023年度的各项工作计划。
2022年度,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专委会克服困难,按计划完成了各项活动。一是召开了专委会五届五次主任工作会议,总结专委会2021年度工作,安排2022年度活动。二是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院、海南省地球物理学会成功组织了“院士专家三亚行”活动,活动采用线下+视频会议相结合、学术研讨会与工程实验室考察并举方式,60余人参加了活动。研讨会聚焦深海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围绕深海科学中的地球物理前沿理论方法技术与装备,吴时国、殷长春、汪贵锋、蔡红柱、王中兴和万晓明6位专家做了特邀报告。三是在福建泉州成功举办2022年度学术年会暨换届(扩大)会议,会上选举产生了专委会第六届委员会,并为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章和荣誉证书,评选了“2022年中国工程地球物理优秀论文奖(重仪科技奖)”11篇,有56个报告(含6个特邀报告)交流,230余人参加会议。四是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学术报告会。五是参加“铁道分会第四次学术大会暨中国铁路工程物探与检测新技术第二十届年会”并做特邀报告。六是申报并组织中国地球科学联合会第21专题——“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委会委员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任职及获得荣誉方面,名誉主任底青云当选第十一届理事长,4人当选荣誉理事,9人当选常务理事,3人当选副秘书长,专委会荣获先进集体称号,9人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3人荣获优秀分支机构主任称号,2人荣获优秀分支机构秘书长称号;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1项、工程奖金奖1项、工程奖银奖4项,陈宗器优秀论文奖2项,傅承义青年科技奖1项。
与会委员一致认为,专委会2022年度工作卓有成效,即使是在疫情影响下仍组织完成了换届工作以及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创造、搭建了学术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对行业交流、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与引领作用。专委会圆满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大家一致同意通过主任工作报告。在充分讨论基础上,会议就2023年度的工作计划达成如下共识。
一、“2023年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由成都理工大学和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围绕“川藏铁路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难题与地球物理解决方案”开展学术研讨与工程考察,计划9月或10月在四川康定举行。
二、初步拟定于8月在青海西宁召开2023年度学术年会。与会委员建议,结合国家重点工程或者重要战略部署,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邀请国内相关专家作报告,让工程地球物理走进、关注西部地区,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助力。
三、创办“工程地球物理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初步商定今年举办首届活动,由水电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研究院协办。依托白鹤滩水电站、围绕地质难点及工程地球物理成果,探讨工程需求与行业痛点,凝练科学、技术问题,探讨突破方向和技术途径。
四、不定期举办“名师讲坛”。旨在提升物探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及业务能力,期望为物探从业人员提供专业、规范的继续教育方式与途径。
与会委员充分肯定创办“工程地球物理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与“名师讲坛”对专委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建议在创办过程中逐渐摸索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