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为促进核地球物理专业学科发展,拓展核地球物理应用,首届核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1月25—27日在河北正定成功召开。来自30余家会员单位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26日,核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程纪星、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总工程师武朝辉、中核地质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秦明宽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大会开幕式由核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祜主持。中国工程院李宁院士受邀做报告《万米特深地球物理测井:一项极具挑战的“反向探月”工程》,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熊盛青教授级高工、中国地质大学王南萍教授、南华大学叶勇军教授和成都理工大学张庆贤教授受邀分别做了5??个主题报告。此外,来自大学、企事业等12家单位的16位专家学者,围绕核地球物理方法、技术、仪器和应用等方面做了16个专题汇报。特邀报告和专题汇报均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主任委员们为16个专题报告人颁发了纪念证书。
27日,核地球物理专委会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会议由专委会主任程纪星主持。会议就核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应用拓展、会员发展、科普宣传和委员增补等事宜进行了详细讨论,委员们热烈响应,献言献策。
首届核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为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开阔了与会者的学术眼界,对切实推动核地球物理科技进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11月27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新疆办事处(物化探大队)承办的“地球物理新技术交流”专题培训班在物化探大队顺利开班。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基金中心、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工程学院、新疆地质局局属单位的相关领导及物探技术骨干8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邀请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付志红,重庆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博士、讲师鲁兴林和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吴牧阳分别就《实用化航空电磁系统及应用》《地面电磁装备新技术》《工程地震精细化探测新进展》等课题进行授课。三位专家以典型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我国地球物理勘查装备研发前沿和应用成效,使培训学员进一步熟悉掌握地球物理探测新技术在开辟深部找矿空间方面的应用,为创新地球物理技术、拓展地质勘查服务领域,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工程建设和能源资源保障的现实需要夯实基础。培训会后,参会人员围绕“地球物理新技术”进行了研讨交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2023年10月11日,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指导下,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在济南组织完成了2023年度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
根据《关于开展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奖工作的通知》(鲁地物会字(2023)07号)文件的要求,在申报期间共收到20家会员单位申报项目64项,经学会初审,符合评奖要求。经过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评选出获奖项目34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0项。
根据《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版)和《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2021年修订版)的要求,一等奖奖励比例不超过15%,二等奖奖励比例不超过35%,三等奖奖励比例不超过30%。2023年度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示公布后,学会将召开会议表彰并发奖金,鼓励科技人员积极为地球物理事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做出新贡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2023年10月24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自然灾害防御与韧性城市建设”研讨会在广东深圳举行。会议探讨了地球物理技术在城市自然灾害监测、检测中的应用。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南方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共同筹办。共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市政勘查单位等行业系统9家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会议由吉林大学曾昭发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地空系主任陈晓非院士致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颁奖典礼于2023年10月15日下午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学会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及地方学会的理事、会员代表和负责人共计约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两部分内容进行,首先由学会副理事长黄清华主持了学会第十一届第二次理事扩大会,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 郭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做学会1-9月份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会建设
1、根据中国科协科协函学字〔2014〕36号《关于全国学会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经十届十四次常务理事会审议并通过,我会依法依规成立了以下分支机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倪四道研究员。
2、2023年1-9月学会受理了普通单位会员16个,理事单位会员6个,常务理事单位会员1个,普通会员单位9个。截止到9月底我会单位会员总数共计263家。截止2023年9月30日我会会员总数为25382人,新入会822人,其中女会员136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2023年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推荐申报工作在我会各副理事长单位、常务理事及理事单位、学会所属各分支机构、各单位会员及各地方学会等有关单位积极响应下顺利完成。截止6月20日,受理奖项申请31项,有效申请31项,其中,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创新奖奖项有效申请5项,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项26项。根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试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和《关于申报和推荐2023年度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的通知等有关要求,于7月23日至25日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初评,遴选出《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进步奖》13项,《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创新奖》初评入选2项,7月27号-8月2号在学会网站进行了公示,公示结果无异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2023年10月28日上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下空间智能探测与监测”重点实验室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举行,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郭建,副秘书长胡敏、薛国强,以及科技推广中心秘书长王超凡出席,挂牌仪式由中国矿业大学岳建华教授主持。
挂牌仪式上,岳建华教授详细介绍了自2021年6月重点实验室通过现场考察以来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规划。郭建秘书长回顾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成立历史和发展现状,介绍了目前学会建立的六个重点实验室的总体情况,对“地下空间智能探测与监测”重点实验室下一步建设任务和发展方向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
“地下空间智能探测与监测”重点实验室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现场考察,该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而组建。实验室针对国家深地能源资源开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国防防护工程等重大地下工程选址、建设与运维过程中的安全地质保障需求,以突水灾害、岩体动力灾害地球物理探(监)测理论、技术与装备开发为重点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地球物理学、矿山安全、通信与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打造地下空间智能探测与监测理论技术的创新发展平台,汇聚人才,服务国家深地发展战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深秋时节,山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参加了山西省科技社团党委组织的以“从文化学校到革命熔炉”为主题的红色讲堂活动,到山西国民师范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
山西国民师范,始建于1919年,从1926年起,即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山西传播马列主义、发展革命组织、从事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重要基地。1936年冬至1937年秋,在中共山西省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牺牲救国同盟会在这里设置了培训机构,举办了“军政训练班” “民训干部教练团”等,先后培养了四千余名优秀干部,同时还建立了“青年抗敌决死队”,成为山西新军的策源地,为促进和坚持山西乃至华北的统一战线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19年创建,到1936年停办,在短短的17年时间里,国民师范的进步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他们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向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统治发起了顽强的抗争,成为太原学生运动的中心,培育了以徐向前、薄一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革命精英。在无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战较量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重要革命阵地,是山西进步青年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的红色堡垒,见证了中华儿女爱国奋进、不屈抗争的革命精神。如今,国民师范的峥嵘岁月已成为历史,但青年学生抗日救亡的呐喊仿佛犹在耳畔,这里永远是传播红色精神之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
中国大陆动力学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2023年8月和10月分别召开了两次工作会议。
8月22日,专委会在举办学术年会(即11-WTGTP)期间,在安庆召开了2023年第二次工作会议,讨论2023年下半年的专委会工作安排。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及副秘书长共计9人出席了会议。
受专委会主任高锐院士委托,高原研究员在会上介绍了专委会1月底第一次工作会议制定的计划安排和上半年工作计划落实情况。与会成员对专委会发展和下半年工作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10月13日,专委会在珠海(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了2023年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委会工作组11人出席了会议。
主任委员高锐院士指出,中国大陆动力学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希望本届专委会在全体委员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需要,根据学术发展动态,保障专委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专委会的学术交流活动,建议每位副主任在本届任期内能够组织一次学术活动。建议两位调任地方大学任职的副主任充分利用新的环境,依托专委会的优势,结合地方特色,为促进地方的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及大陆动力学的研究和发展,帮助地方在培养人才和推进科普工作等方面,贡献专委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