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球物理创新发展研讨会2025纪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2025年6月20日-22日,工程地球物理创新发展研讨会2025在宝鸡建国大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长安大学、防灾科技学院及铁路、公路、水利、电建、煤炭、冶金、地矿、核工业、有色等38家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专委会秘书长安志国主持开幕式,专委会主任委员徐佩芬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辞,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郭文波,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长安大学邵广周分别代表承办方致辞。
  研讨会以“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球物理技术创新发展”主题,旨在探讨国家找矿突破行动中的技术挑战与创新实践,关注国家相关政策、需求对工程地球物理行业发展的引领与影响,分享前沿创新理念与成功经验,推动工程地球物理技术在金属矿资源勘查领域的创新发展。研讨会分为专题报告和讨论、实地考察两大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探讨金属矿勘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专题报告环节,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长安大学李貅提出“多辐射源、多分辨地空瞬变电磁深部探测偏移成像理论与方法”,通过创新性的理论模型和算法优化,显著提升了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的精度和效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雷达深入解析了“CSAMT在金属矿勘查中的技术难点与应用”,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查难题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李勇分享了“全区多源电磁探测技术及应用”,体现了大数据时代地球物理技术的集成化发展趋势,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安徽省勘查技术院汪青松通过“覆盖区找矿综合勘查技术路线与应用案例”,通过长江中下游覆盖区找矿的实践案例,展示了多方法协同创新的显著成效;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郭文波作了“金属矿地球物理科技创新及应用”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西北特殊景观区当前金属矿勘查中的技术创新成果及实践应用。
  在讨论环节,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陈伟就“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及应用”作专题分享,详细介绍了航空电磁在金属矿勘探中的实例及应用效果。与会专家围绕研讨会主题、专题分享内容,结合各领域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了多方位、深层次的讨论交流,尤其是围绕深部找矿技术突破、智能化勘查方法创新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形成了多项行业共识,实现了前沿理论与实践需求的深度对接,为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
  在秦岭腹地实地考察环节,专家们深入陕西凤县四方金矿,系统性调研现代化矿山建设进程。重点参观了矿山信息化平台、井下生产系统和选矿工艺流程,实地观摩了从原矿石到精金粉的生产过程,全面了解现代化矿山建设及技术创新情况。随后,专家们前往中国秦岭地质矿产科技展览馆,通过沙盘模型、矿石标本、金属矿产探采选等模块,深入了解了秦岭地区矿产分布特征及绿色矿山建设成果,并就勘查技术应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议题展开现场交流,碰撞出许多创新思路。此次实地考察为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
  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郭文波作总结发言,本次研讨会报告精彩,内容丰富,讨论交流凝聚众智,碰撞出许多思想的火花,为后续成果落地、行业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在国家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大背景下,工程地球物理技术作为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手段,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工程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技术进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与会专家期待通过持续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工程地球物理技术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参会专家合影

交流讨论

实地考察
(工程地球物理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