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团体标准《油气勘探装备智能导钻仪器振动试验方法》等2项团体标准初稿通过评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2025年4月9日-10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持编制的《油气勘探装备智能导钻仪器振动试验方法》和《油气勘探装备智能导钻仪器三轴振动试验方法》2项团体标准的初稿(下文简称“初稿”)进行了评审,评审会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胡敏介绍了参会的评审专家和编制组成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讲话,他指出,标准化工作已经日益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团体标准相对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言,是走向国际的有效技术方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将继续发挥学会优势,坚持高质高效开展标准化工作,为完善地球物理学会团体标准建设做出贡献,助力团体标准走向国际,发展成国际标准。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主任李貅教授主持了评审会议,首先他对与会专家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和感谢,他讲道,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标准化工作,学会对标准的制定过程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专家们层层把关,对标准提出更高、更好的意见,共同努力做好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他表示,感谢编制组对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信任,希望编制组在制定团体标准的同时,提高政治意识,做出更强标准,跟随国家“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部署,引领中国技术走向世界,占领学术高地。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研讨会纪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研讨会2025年4月11至14日在杭州浙江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事业等110家单位的630余名专家、学者及学生参会,年龄跨越1940-2000七个年代,其中学生参会人数达300余名,大会收到论文近340篇,240名代表做口头报告。会议以“智能勘查与监测地球”为主题,以提高地球电磁学理论研究和应用水平为目标,鼓励新方法、新技术、新思想的碰撞与交流,鼓励与新兴技术和产业,以及国家重大战略的紧密结合,鼓励多学科、多方法的深入交叉融合,鼓励我国地球电磁研究成果通过广泛的交流取得更大的国际影响力。会议围绕地球电磁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电磁法在资源环境勘探、工程探查和地震等灾害监测、深地深空深海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先进技术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的进展分十三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徐义贤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教授代表学校致开幕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研究员代表学会发言。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黄清华教授详细介绍了专委会以及此项会议的发展历史,并对地球电磁学领域的年轻学者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希望电磁学界同行齐心协力,为办成一流的专委会和一流的学术研讨会继续努力,促进中国地球电磁学的蓬勃发展。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于2025年4月12至14日召开“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研讨会”期间,于4月13日在杭州召开了专委会工作会议,会议由专委会秘书长汤吉主持。
  首先,第17届研讨会承办单位浙江大学代表介绍了会议筹备和参会情况,与会委员一致认为这次会议组委会准备细致且充分,给电磁界同行提供了一个环境优良、气氛活跃、学术浓厚的交流平台。
  然后,第十八届研讨会承办单位中国科技大学代表介绍了会议筹备和会议场地及相关费用的情况,并回答了参会委员的相关提问,参会委员也提出了办好下届学术会议的建议。
  随后,按照惯例,在本次工作会议上,遴选出2029年第19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研讨会的主办地。山东大学团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河北地质大学联合团队、成都理工大学与重庆大学联合团队的申办代表分别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申办诉求、办会优势和现场解答委员的质疑。最终全体与会委员投票,选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河北地质大学联合团队作为第19届地球电磁学研讨会承办单位,地点为河北正定。

内蒙古地球物理学会开展第56个世界地球日特色活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内蒙古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内蒙古办事处积极组织、动员和协调各会员单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 "科普教育 + 党建融合" 双轨模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活动。
  4月22日,内蒙古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内蒙古办事处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走进赛罕区乌兰小学,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宣传活动。讲解员为同学们作了主题为《地球,你好吗》的科普讲座,开展了地球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并捐赠了《秒懂未来科技》丛书及地球仪等教学物资,助力构建校园科普教育长效机制。此次活动吸引100 余名师生参与,有效激发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的探索热情,推动环保理念从 "知" 向 "行" 转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袁星研究员荣获2025年“前沿地球科学奖”中国国家冠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第三届“前沿地球科学奖”国家冠军评选结果于2025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揭晓,来自不同国家的19位代表摘得桂冠。由中国科协提名推荐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袁星研究员获得2025年度中国国家冠军。

 袁星研究员参选论文为《气候变化下全球将面临骤旱风险》(A global transition to flash droughts under climate change)。论文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未来预估,提出了关于全球骤旱变化趋势的深刻见解,并探讨了这些变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指导。该文章将干旱研究从季节尺度和年代际尺度扩展到次季节时间尺度,并强调了适应这种快速加剧的骤旱的紧迫性,对改进干旱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气候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前沿地球科学奖”是一项面向科学家和研究机构的全球性竞赛,其由100位顶尖可持续发展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评选,旨在表彰最有潜质能够维持地球安全边界的科学突破。迄今为止,该奖项已吸引数百名科学家、23个国家科学院、600多所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角逐。今年是该奖项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冠军将晋级决赛,三位国际冠军将于六月中旬揭晓,国际冠军奖金为每人100万美元。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矿产测井分会2025 年学术年会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高级研修班 会议纪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为积极践行国家在能源勘探技术创新与地质勘查智能化发展方面的战略部署,促进固体矿产地球物理领域新成果、新技术与新方法的交流互鉴,全力推动行业创新与科技进步,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素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矿产测井分会于 2025 年 4 月 1 日至 3 日在山东省泰安市举办了 2025 年学术年会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高级研修班。
  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矿产测井分会主办,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承办,兰州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地质学会、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五勘探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察研究所协办,会议期间得到了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和泰安市科技协会的支持。年会紧密围绕地球物理行业前沿,聚焦新技术、新方法,以测井、井中物探、地面物探、非常规能源、仪器研制、野外试验等六大专题为核心,展开深度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的 126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踊跃参与了活动,为促进行业创新发展、从容应对新挑战筑牢了坚实基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届青年地球物理大会在青岛召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2月28日至3月2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届青年地球物理大会在青岛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科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企事业单位相关研究院所等国内外70余家单位的800余名专家和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地球物理学领域理论方法与技术装备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本届大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中国委员会(YESChina)、《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编辑部协办。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届青年地球物理大会举办

  开幕式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三处副处长程惠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戴彩丽、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王一博分别致辞,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宗兆云主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第七届(2024-2025)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以及“油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于2025年3月29日至31日在西安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油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石油大学等单位承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协办。本届年会吸引了来自三大石油公司、科研院所、高校及技术服务公司的400余位代表参会,收到学术论文259篇。本届年会包含9个大会特邀报告,192个分会场口头报告、50个张贴报告。大家带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汇聚于此,为中国地球物理的发展带来一场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学术盛宴,充分展现了我国油气地球物理领域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水利电力分会二届二次常务理事工作会议纪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一、会议概况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水利电力分会(以下简称水电分会)二届二次常务理事工作(扩大)会议于2025年3月10-12日在吉林延吉召开。会议由水电分会主办,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北院)承办,35家会员单位的常务理事、专家委员、顾问委员及特邀代表70余人参会,涵盖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高校及设备企业。
  会议分别由水电分会会长张建清、专家委员会主任沙椿、秘书长李电波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建,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司富安、东北院副总经理张殿双莅临会议现场,分别代表上级单位、兄弟学会、承办方致辞,水电分会会长张建清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对东北院的倾力承办和鼎力支持,以及全体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致以衷心的感谢!
  二、工作报告与计划部署

同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