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33届学术年会分专题研讨会剪影讨论会纪要

53-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


召集人: 高原 王赟 吴庆举 艾双印 杨顶辉
提交论文20篇,口头报告15篇,张贴报告5篇。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利用观测资料得到的S波分裂结果,进行断层带周边的三维各向异性结构成像研究。报告通过波形互相关及到时差与深度关系的分析,开展了S波分裂的层析成像,并介绍了在美国圣安德烈斯断层和土耳其北安纳托利亚断层的研究结果,同时重点报告了2013年芦山地震震源区的研究结果。
      2、针对具有强各向异性的页岩,进行页岩气储层等效介质模型构建,报告介绍了尺度递增与影响因素,对不同成分的含量高低进行了介质物性的分析,特别讨论了脆性页岩、富干酪根页岩、裂缝发育页岩与含气性和裂缝参数的关系,介绍了页岩储层地震响应模式。开展了薄互层的各向同性等效和VTI近似对首波走时的影响的分析,进行了观测结果与模型测试的初步分析。
      3、专题上开展了川西及龙门山断裂带、海原断裂带、中国中东部地区、青藏高原青藏中部、青藏东北缘、青藏南部和青藏东南缘等地区的地壳、上地幔的体波各向异性、面波各向异性及方位各向异性和径向各向异性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4、专题上报告了南海深水OBS地震资料处理及地震勘探和海底被动源地震观测。
二、新的学术观点、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1、中国大陆重要构造带和典型断裂带的地震各向异性研究需要推进,特别是不同资料不同方法结果的综合分析,地震各向异性是认识深部构造及深部介质动态性质的重要手段。
      2、断层带及周边区域的三维各向异性结构成像研究非常重要,还在初步发展阶段。目前的研究还不能适应复杂介质的实际情况,还需进一步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及与实际资料的比较。
      3、页岩的各向异性及所包含流体对各向异性性质的影响和动态变化具有现实应用价值,页岩气储层模型构建与不同介质环境、流体含量与分布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值得推进。
      4、海洋地壳及地幔各向异性的研究还很薄弱,需要增强。

55-智慧地球物理


召集人: 蔡晋安 沈萍 陈会忠 胡天跃 孙进忠
提交论文22篇,口头报告11篇,张贴报告3篇。本专题11个口头报告的一半为人工智能Al技术在地球物理应用。会场挤满了听报告的专家和青年学生,讨论异常热烈。
一、研讨报告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中的引入和应用:信息技术专委会主任蔡晋安报告了“人工智能与地球物理”介绍了国内外AI技术发展的前沿和在地球物理中应用的展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双教授的《群智能与位场反演》报告了他的团队在人工智能探索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鹏报告《基于TensorFlow进行测井岩性自动识别》把深度学习应用到测井技术上,获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引起会者的热烈的交流。中国地震局陈会忠研究员报告了《智慧地球和智慧地震》,指出人工智能是智慧地震的重要内容,应该加大力度推进智慧地震服务。谢玮的《人工智能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应用研究综述》,介绍了AI技术在物探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姚志祥博士介绍了《余震AI捕捉大赛》,此次大赛促进了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处理和IT行业的跨界创新,引起国际地学界的关注。北京大学的蒋一然做了《支持向量机识别地震P波和S波》的报告,在借鉴人工智能方法基础上实现对地震波震相的自动识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彭丰林做《大数据互联网在智慧也球物理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介绍了地球物理大数据产生的历史和互联网、移动网在智慧地球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2、地球物理信息处理方法与应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阮爱国研究员的《多学科融合的南海秘密》,综述南海各种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结果,揭示了南海深部构造和海底构造的关系。辽河油田桑雨的《非下采样Shearlet域的地震随机噪声衰減》在对石油勘探信号噪声抑制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3、地球物理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进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郑秀芬研究员的《地震波形数据质量评估与运行质量监控平台建设》,介绍了地震数据质量的评估与服务;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邹立晔副研究员报告了《新一代测震台网应急数据产品产出服务系统的构想与设计》,该系统即将投入使用,同时还展示了《F-E全球地震地理分区在国内地名检索中的推广》,介绍了中文版的全球地震地理分区的地名检索,同时实现了国内地震地理分区的标准化。
      总之,此次年会55专题研究成果丰富,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新的学术观点、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紧跟目前国内外信息科学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地球物理学的研究相结合是本专题的亮点,也是未来地球物理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特别要提出的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经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中,在人工智能与地球物理结合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本专题报告会已经显示了它在地球物理领域应用前景和带来的巨大变革。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地球物理学领域已经迎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

56-海洋地球物理


集人:高金耀 丘学林 郝天珧 宋海斌
提交论文52篇,口头报告33篇,张贴报告8篇。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果
      1、海洋深部壳幔结构与岩浆作用:以印度洋洋中脊、马里亚纳深海沟以及南海等地区开展的主、被动源OBS和多道地震数据为基础,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波形模拟、远震分析以及广角地震成像等方法对印度洋超慢速核杂岩、洋脊与热点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壳幔结构的变化、海底岩浆与微震活动等开展了详细研究,提出了印度洋超慢速洋中脊地壳异常厚度与克洛泽热点之间的成因联系;勾画了马里亚纳深海沟地壳结构特征;揭示了南海西北部壳内低速结构;阐述了岩浆活动与核杂岩之间的耦合关系等。报告涉及到的范围广泛,覆盖了印度洋、西太平洋、南海以及海陆过渡带等区域;揭示的构造信息丰富,包括地壳低速构造、岩浆构造、地幔结构、地幔转换带异常等等。
      2、海洋地球物理新方法技术:海底地震仪数据深挖掘、多次波识别与应用、波形模拟和海洋微震模拟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数据处理的新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洋中脊核杂岩区的地震数据开展了全波形模拟,揭示了岩浆与核杂岩之间很好的耦合关系;利用波形模拟分析了海底高速层的特征;解析了海底界面反射与透射系数;识别和模拟了海底微震活动;海底地震仪远震接收函数模拟;海底地震仪主动源多次波的处理和识别等。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成果为未来海底地球物理的探测提供了更好的思路。
      3、海底能源与沉积结构:海洋盆地油气资源和海底流体活动的研究也是本专题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如对南海中建南盆地海底流体活动特征开展了深入研究、利用组合式海底地震仪对渤海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研究等。
二、新的学术观点、学术生长点和科技动向
      从本年度会议的专题报告可以看到,海洋地质的研究逐渐从中国边缘海走向了深渊大洋,实现了向深远大洋进军的国家步伐;海底地震仪的勘探逐渐从广角地震走向了天然地震,使得海底构造的研究尺度从地壳层面扩展到了更深的地幔层面,揭示了全新的海底深部构造信息;数据处理从走时成像向波形模拟过渡,利用的地震波信息更加丰富。
三、对本学科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海洋是我国的战略重点,海上丝绸之路、第二岛链防御等国策都表明,海洋地球物理将大有作为,做出更大贡献。作为地球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应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