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33届学术年会分专题研讨会剪影讨论会纪要

25-南北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深浅部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召集人: 雷建设 谢富仁 陈棋福 梁春涛 何宏林
提交论文24篇,口头报告24篇,其中邀请报告4个。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1、利用喜马拉雅I期和II期地震资料开展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展示出其深部细结构,揭示出其动力学过程;
      2、噪音成像方法开展龙门山断裂带、天山造山带与我国东北火山区,获得了有意义研究结果;
      3、Pn波成像开展东北火山区与郯庐断裂带上地幔顶部结构与各向异性结构;
      4、利用双差定位法和Pg及Pn波资料我国西南地区芦山、汶川和呼图壁地震及红河断裂带上地震的地震精定位,获得了有意义研究成果。
      二、新的学术观点、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涉及与地震深部结构和地表地质特征等方面内容,因此,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多学科融合式发展是目前发展一个重要方向,例如利用多种地震学手段和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认识我国南北地震带深部结构与动力学,获得了有意义的科学认识。

28-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召集人: 万永革 唐啓家 蒋长胜 张勇
提交论文29篇,口头报告22篇,张贴报告5篇。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主要聚焦与强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基础理论、观测现象分析和应用实践,探寻孕震环境相关的应力场、构造特征、深部条件和变形机制等关键信息,对实际地震观测中的地震活动性进行数理分析、预测建模和发生机理研究。上述问题,属对地震过程认识的三个重要的、相互关联的方面:
      1、强震机理相关动力学和运动学研究。探讨的问题包括:转换断层地震触发机制对比研究:以东太平洋脊和圣安德列斯断层为例、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地震震源参数反演、联合远场体波与InSAR数据的2016年新西兰凯库拉Mw 7.8地震破裂复杂性分析、海沟三维结构对地震波波形复杂性及震源参数测定的影响研究:以2015年Illapel中强余震为例、利用W-Phase方法测定2017年1月22日所罗门群岛M7.9级地震震源机制解、2013年通辽5.3级地震及余震的破裂特征讨论、2015年山东平邑塌陷事件产生的位移场与应力场、2014云南鲁甸Ms6.5地震序列研究、台湾南部早期余震活动的潮汐调制。其中重点是对震源的复杂破裂特征、影响地震触发和孕育的机制的物理过程的讨论。
      2、关于强震孕震环境的分析。探讨的问题包括:米亚罗断裂的动力学成因探讨、2015年尼泊尔地震相关几何构造及后续地震危险性、新丰江水库中上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特征及库水的渗透影响、2016年新疆呼图壁MS6.2地震的发震构造研究、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特征初步分析、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构造应力场反演初步结果、2013年新丰江Ms 4.8级地震后库区及周围应力场反演的初步结果。上述研究关注的重点是,与强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应力场、深部结构和物性条件、构造的几何特征和发震条件等。
      3、对地震活动性的模拟和地震危险性研究。探讨的问题包括:意大利地区2006至2016年期间地震活动的丛集特征研究、地下6.8km深部地质空洞的坍缩地震——2016 年 12 月 27日荣昌 ML4.8 级地震、中国大陆Mw地震目录的编译、小江断裂带地震动经验关系及断层首波研究、龙门山断裂带上“破裂空段”发震概率研究、2014年云南景谷6.6级强震前中短临异常特征和短临预测、川滇构造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关系分析。其中重点是对区域的丛集地震和背景性地震总体特征描述和模拟、余震序列活动的描述、长期地震危险性和短临前兆现象等问题的讨论。
      二、新的学术观点、学术增长点和科技动向:
      强震的孕震机理和孕育发生环境、地震活动性分析,由于涉及到地震过程和发生条件相关的复杂系统和复杂现象,始终是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专题的交流展示了新的学术增长点,诸多研究进展对丰富上述问题的深入理解提供了新的线索:
      1、在强震机理研究中关注强震孕育过程的新特性。在地震触发机制研究中,特别关注了转换断层上地震触发现象的新的规律性,对东太平洋脊和圣安德列斯断层的地震触发机制的对比研究,获得了转换断层的走滑地震有利于触发正断层地震,并与洋脊地震的张裂性质有关的新发现。此外,还考虑了潮汐应力对震源区应力场剧烈变化的余震早期活动阶段的调制作用,并进行了统计检验。
      2、在强震孕育发生环境研究中关注流体的作用、构造复杂的几何特征、应力场的演化规律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中,提出了新问题、揭示了复杂因素对强震孕育过程的影响极其效应。
      3、对地震活动性模型的改进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可靠的特征性描述。考虑有限断层、深度分布特征等因素对时空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的改进研究,对复杂的地震活动的接近真实的模拟和地震危险性应用建模更近一步,获得了更为科学可靠的特征性描述。